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6 道试题
1 . 如图是两个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________ 进行的吗?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强弱是否与________ 有关?
(3)实验(一)中,在两个锥形瓶内的水面上滴植物油,让油滴铺满液面,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分从植物体内散失的“门户”________
(5)实验(二)的结果: A、B、C 三个塑料袋中的水珠数分别是A 袋壁内水珠最多;B 袋壁内水珠较少;C 袋壁内没有水珠。则实验(二)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南昌市多以樟树作为行道树,行道树的作用不包括(  )
A.维持碳—氧平衡B.减少硫化物的排放
C.提高空气湿度D.防尘、降噪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
3 . 蕨类植物利用_______行繁殖,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利用________行繁殖。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B.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在生物圈中充当分解者的角色
D.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2024年4月25日,搭乘“神十八”进入中国空间站的斑马鱼和金鱼藻,在一个密闭的系统中开始了它们的太空生活。斑马鱼所需食物主要由系统自动投喂,金鱼藻则主要为其提供(       

A.氧B.水分C.无机盐D.有机物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6 . 由于“荷”与“和”“合”谐音、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等的象征。对下列有关荷花的古诗词生物学解释错误的是(       
A.接天莲叶无穷“碧”——荷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B.映日荷花别样“红”——花瓣细胞的细胞膜中有色素
C.中“通”外直——叶柄长直,内有气腔
D.藕断“丝”连——“丝”是茎中的输导组织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7 . 小潘在物理课上学习了“光的色散”后,对不同光照的颜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将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分成5组,每组10株,分别照以白光、白光+蓝光、白光+红光、白光+绿光、白光+红光+蓝光来探究不同光照对番茄结果时间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表:

组别

光照的颜色

始果时间/天

1

白光

38

2

白光+蓝光

33

3

白光+红光

35

4

白光+绿光

38

5

白光+红光+蓝光

2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由表可知第______组的光照促进番茄结果效果最好。
(2)实验过程中所有光照的强度和时间必须相同,这是为了______
(3)第4组与第1组的番茄结始果的时间相同,说明绿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
(4)番茄的果实在发育时会经历绿果期,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果皮中含有叶绿体,因此推测:番茄绿果期果实和种子的营养来自叶和______的光合作用。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8 . 《黄帝内经》里针对饮食养生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体现了绿色植物(  )
A.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能调节气候,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C.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无机盐
D.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和能量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 年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9 . 下列做法中可以促进呼吸作用的是(  )
A.遇到连绵阴雨天在农田挖沟排水B.采摘的新鲜水蜜桃需低温储藏
C.超市中销售的新鲜蔬菜用保鲜膜包裹D.移栽番茄幼苗时根部保留土坨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适应性测试生物学试题(二模)
10 . 建立月球基地、开发月球资源是人类深空探测的重要内容。为实现在月球基地“种菜”,科学家做了大量探索和实验。
实验一:科研团队利用月壤进行植物栽培实验
Ⅰ.材料、装置:不同批次的真实月壤A、B、C,模拟月壤(模拟真实月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火山灰);底面积仅为1cm2的圆柱容器(如右图)。
Ⅱ.过程、结果:将等量的拟南芥种子分别播种在真实月壤A、B、C和模拟月壤中。通过测量叶尖最宽展距,了解拟南芥生长状况。每组实验重复4次。

(1)由于真实月壤样本数量少,实验中节约用量的做法是______
(2)绘制曲线应采用每组数据的________,目的是减小误差。
(3)研究发现,各组拟南芥种子萌发率都是100%,且幼苗初始阶段生长状况相近。一段时间后,真实月壤中拟南芥的生长状况较差(如下图),据图分析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

真实月壤中可种出植物,但生长不良,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肥力不足。由于真实月壤稀缺,科研团队尝试用模拟月壤进行改良实验。
实验二:科研团队利用固氮蓝藻开展模拟月壤氮含量的改良实验
Ⅰ.过程:称取适量的模拟月壤于三角瓶中,加入无氮培养基,无菌处理后分别接种固氮蓝藻A和B,并设置对照组,置于适宜的环境进行培养,重复3次。
Ⅱ.结果:测定为期50天的各组模拟月壤中氮含量的动态变化(如下图)。

(4)对照组应设置为________
(5)分析曲线,得出结论:______
(6)运用实验二的研究结果,可进一步探究的是:________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中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