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电影《流浪地球2》中韩朵朵因为辐射得了癌症,而现在地球的臭氧层有助于保护我们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下列关于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B.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变化
C.癌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
D.大量燃烧含硫高的煤能够破坏臭氧层,皮肤癌等患病几率增加
2023-08-18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2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图一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二为其中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中生物因素对生物是有影响的,鹰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_____营养级,鹰与蛇是____关系。
(2)丁代表的生物是_____,它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
(3)____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4)为了尽快实现“碳中和”的奋斗目标,作为中学生,你认为该怎么做?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023-08-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3 .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
B.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C.砍伐树木进行烧火供暖
D.推广使用低能耗车辆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4 . 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是其重点任务之一。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B.污水直接排入区内湖泊自然净化
C.中小降雨自然积存净化D.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2023-06-27更新 | 1151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博宇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污染时,引发水体中微囊藻暴发,产生难以降解的藻毒素,不仅造成浮游藻类污染,影响水体安全,而且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回答下列问题:
(1)相比于藻类植物,原核生物微囊藻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
(2)据表可知,鲤鱼与石螺的关系是______,处于该水域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别的生物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某水域水生动物种类水体分布食性爆发期藻毒素含量(微克/克干重)
石螺底栖有机碎屑、浮游藻类3.69
鲢鱼上层浮游藻类12.936
翘嘴鱼中上层鱼、虾35.91
鲤鱼下层有机碎屑、螺、藻类11.07
(3)为探究浮游动物棕鞭毛虫对微囊藻的影响。模拟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实验:
①取一定体积处于生长暴发期的微囊藻,均等分成两组,对照组微囊藻单独培养,实验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
②每隔一天取样,测定单位体积微囊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问题:棕鞭毛虫是如何对微囊藻产生影响的?
作出假设: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3-06-27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6 . 某生物兴趣小组按下表的设计进行了“水体污染对蟾蜍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组员分工合作,先将采集到的100粒蟾蜍卵随机平均放于A、B两个鱼缸中,然后将A、B两个鱼缸放置在温度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孵化,每天定时观察,待蟾蜍卵孵化后,比较A、B鱼缸中蟾蜍卵孵化的数量。请分析回答:
组别水(2升)洗洁精水温(℃)卵的数量孵出的蝌蚪数
A组河水未添加2250个
B组自来水添加少量2250个
(1)蟾蜍的发育会经历“受精卵→蝌蚪→幼体蟾蜍→成体蟾蜍”这样的过程,其幼体蝌蚪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体差异较大,这样的发育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目前不能形成对照实验,为什么?如何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蟾蜍卵孵化后,如果A鱼缸中的蟾蜍卵孵化率远大于B鱼缸,则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该实验结论,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6-2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7 . 微塑料污染是备受关注的新型污染之一、研究人员选用大小、生长状况等均相同的幼鲫鱼,分组饲养在不同浓度微塑料水体中,在相同条件下养殖60天后,记录体长及体重的增长量,计算增幅平均值,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浓度微塑料水体中应饲养数量相同的多条鲫鱼
B.微塑料浓度为0的一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微塑料浓度高于0.18克/升时,鲫鱼体长不再增长
D.微塑料浓度越高对鲫鱼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
2023-06-23更新 | 71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真题
8 . 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消耗之间达到平衡。下列做法中能够加快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是(  )
A.植树造林B.绿色出行C.光盘行动D.随手关灯
2023-06-20更新 | 9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费县6月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真题
9 . 以下行为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节约使用水电资源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学习宣传环保知识D.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2023-06-20更新 | 479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育青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10 .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图是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
   
(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       ______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呼吸作用(或分解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可以维持碳氧—平衡。通常情况下为美化环境,适度地引种外来绿化苗木,并不会造成该生态系统的动态失衡,原因是______
(2)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周而复始的特点,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以______形式进行循环。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活动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碳的含量迅速增加,现在倡导的“碳中和”就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实现碳的排放和吸收正负抵消,请列举两项可行性措施______
(3)物质循环总是伴随能量流动进行的,不同的生物扮演者不同的角色,该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为______
(4)为做好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现在社会上使用的部分专用餐具加入微生物后可直接被降解,参与此过程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进入土壤后会被植物吸收,沿食物链逐级积累而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废旧电池应投入______(填“可回收垃圾”或“不可回收垃圾”或“有害垃圾”)垃圾回收箱内,然后进行集中处理。
2023-06-16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