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古诗对青蛙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作了生动的描述。然而现在许多稻田里已经听不到蛙声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过度使用农药破坏了青蛙的栖息环境B.青蛙由水陆两栖进化成为完全的陆生生活
C.人类大量捕杀和食用野生青蛙D.水域污染影响了青蛙种群的繁殖
2023-03-06更新 | 55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初中2018届九年级生物学业水平考试 八年级下册·阶段检测题
2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下做法与此要求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B.荒漠绿化C.净化污水D.滥用化肥
3 .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中主要是绿色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B.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就要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改用清洁型新能源
C.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生物的呼吸作用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酸雨现象
4 . 随着生活的改善,环境和生态问题也层出不穷,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是(  )
A.用除草剂代替人工除草B.尽量坐公交车或者骑自行车外出
C.吃饭时使用一次性方便筷D.夏天睡觉时开空调盖棉被舒服
5 . 近年我国某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取32只体重为3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组别

镉浓度(mg/mL)

生理盐水用量

24小时死亡率

A

0

10mL

0

B

0.015

10mL

2

C

0.030

10mL

3

D

0.045

10mL

6


(1)实验结论: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__,说明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__
(2)设置A组的目的是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须___
(4)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主要是为了_________
2022-09-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山东省淄博地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6 .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实验中学科创小组立足于STEM理念,就厨余垃圾的堆肥方法与肥料的使用,开展厨余垃圾堆肥项目式研究,既解决了厨余垃圾难以有效处理的问题,又为家中的绿色植物提供有机肥料。研究过程如下:
(一)堆肥制作
1.设计制作小型堆肥桶(如图)
2.准备堆肥材料
厨余垃圾若干、EM菌一包(EM菌是由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物菌制剂)。
3.进行堆肥
在滤网层上均匀地放入约5cm厚的厨余垃圾,并均匀撒入约20gEM菌,再均匀地放入约5cm厚的厨余垃圾,并均匀撒入约20gEM菌……重复这两个步骤,直至堆肥桶中装满厨余垃圾。盖上桶盖,将堆肥桶置于阴凉通风处。
4.观察记录
每天定时记录桶内变化及出液情况。5天后堆肥桶内出现黏稠状的淡黄色液体,底部伴有白色沉淀物,散发出较强的酸味,堆肥温度高达70℃以上。
(二)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组别
实验步骤

1将500g土壤平均分配到两个花盆中,将的两个土豆分别埋入花盆中距离土壤表面以下3cm处,花盆分别标记为甲和乙,均置于光照充足且通风处
2将液肥原液以1:100的比例稀释,每隔一天向盆内浇入适量稀释液肥每隔一天浇入
35天后测得土豆植株的高度约为14.2cm,茎最粗处周长约为2.2cm5天后测得土豆植株高约11.8cm,茎最粗处周长约为1.6cm
请据题分析回答:
(1)堆肥过程中,堆肥桶盖上桶盖的目的是 _____
(2)堆肥内温度升高是因为 _____
(3)堆肥桶内散发出较强的酸味,原因是 _____
(4)步骤1中的“?”处应填写 _____;步骤2中的“?”所做处理是 _____
(5)土豆植株不断长高,从细胞角度分析是因为 _____;土豆植株茎长粗是 _____组织活动的结果。
(6)根据生活经验和体验,请拟定一条倡导垃圾分类的宣传语 _____

2022-09-12更新 | 6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生物真题
7 . “力争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世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我市积极行动,通过建设海洋牧场(如图),“碳”索蓝色增汇,为“碳中和”贡献东营智慧。

(1)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碳吸收能力,能够更有效率地固定、封存和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也就是所谓的“蓝碳”。海带属于多细胞藻类,其结构特点是 _____;作为生态系统中的 _____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减碳的目的。
(2)分析如图可知,包含贝类的最长一条食物链是 _____;贝类利用 _____构建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从而 _____(促进/抑制)了碳的循环。
(3)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植物制造每年产氧量的70%,因此,海洋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圈中的 _____和水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碳中和”的实现与我们每个人的碳足迹密切相关,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怎样响应低碳生活号召的?(写出两条即可) _____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8 . 小敏做家务劳动时,发现了一盒过期药品。在投放垃圾时,她应该将过期药品投入到有“(  )”标识的垃圾桶中。
A.有害垃圾B.可回收物C.厨余垃圾D.其它垃圾
2022-09-01更新 | 398次组卷 | 7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卷(临沂专用)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9 .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是(  )
A.将秸秆焚烧还田B.大面积植树造林C.将垃圾分类回收D.使用充电式电池
2022-08-24更新 | 41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生物真题
10 . 我国政府提出要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量)的目标。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
A.燃煤取暖B.焚烧垃圾C.过度放牧D.植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