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近地面处臭氧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其含量过高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影响肺部功能;还会刺激、损伤眼睛,导致视力下降。如果近地面处臭氧含量过高,将直接导致(       )疾病增加。
A.血液传染病B.呼吸道疾病C.糖尿病D.夜盲症
2 . 《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1)《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是 _____,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2)地球为生物提供了阳光、_____、水、适宜的温度、__________等赖以生存的条件。
(3)“万物生长靠太阳”,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 _____
(4)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_____
(5)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为:_____(答一点即可)。
2022-10-1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某在开发和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时,最有效的措施是(       
A.有计划的砍伐成材的树木并及时补种B.禁止砍伐森林
C.多施用农药减少害虫对树木的侵食D.加速发展人工森林
4 . 下列有关雾霾和人体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鼻呼吸,鼻毛能有效阻止雾霾的颗粒进入体内
B.支气管与肺泡不能有效清除雾霾中的微小颗粒
C.雾霾能导致人患呼吸道与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
D.雾霾天气的形成与不当燃烧、汽车尾气排放等有关
5 . 生活中乱丢过期药品现象经常发生,这是否会对周边生物和环境造成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过期的感冒灵颗粒溶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怎样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四个烧杯,分别加入80ml、60ml、40ml、20ml的蒸馏水,再分别加入等量一小包过期感冒灵颗粒,充分搅拌溶解,得到A、B、C、D四种浓度的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
②选取50粒相同且饱满的水稻种子,均分并平铺放入编号为1~5号的相同培养皿中。
③向1号培养皿加入适量清水,_________,将5个组同时放置于25℃环境恒温培养。
④每隔24小时,将各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净,并重复步骤③。
⑤7天后,统计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如下表所示。

组号

1

2

3

4

5

种子发芽率

90%

60%

50%

30%

10%


(1)兴趣小组探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
(2)请将实验步骤③补充完整_________
(3)步骤④的目的是_________
(4)在坐标图内完善4、5组实验结果的柱形图。

(5)通过对上述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稻种子萌发的_________作用越强。
(6)为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除了每组选用10粒而不是1粒种子外,还应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_________实验。
(7)该实验对你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2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以下哪项不是酸雨的“罪过”(       
A.直接危害植物的叶和芽,使土壤酸化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B.使河、湖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
C.酸化的水源影响饮用,威胁人类健康
D.导致水俣病、痛痛病等,危害人类健康
2022-09-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下列举措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收集、保藏生物遗传资源B.多引进外来物种
C.长时间、大规模地治理沙化和荒漠化D.有效保护和修复湿地
8 .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本届获奖者的贡献是对温室效应的研究。下列不是造成温室效应原因的是(       
A.大量排放汽车尾气B.人们焚烧化石燃料产生了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
C.生活区扩大绿化面积D.有毒物品、废料污染,工业废气的排放
9 . 环保公益纪录片《大自然在说话》,以大自然独特的视角,倡导人类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关爱环境。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A.适当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大力倡导植树造林、绿色出行,做好垃圾的分类处理
C.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类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
D.我国西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10 .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收支相抵,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生物学习小组搜集了如下两图所示资料。请分析作答。

(1)在图1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直接来源于_________(填编号)过程;绿色植物通过[       ] _________过程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2)图2显示1963-2019年间,无论全球还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都_________。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_________,已经出现超过生物圈碳中和的趋势,从而导致___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3)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保护生物圆,人人有责,请从以下两方面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各提一条要求。
Ⅰ.增加二氧化碳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