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塞罕坝被誉为“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努力,塞罕坝由荒原变成万顷林海,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如图一是塞罕坝生态系统的一角,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一所示,生态系统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_。生态系统中猫头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生态系统中青蛙的发育方式为_____发育;按照_______,可将蝗虫与其他动物分成两类。
(3)该生态系统中,如果大量捕杀青蛙和食虫鸟,在一定时间内蝗虫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
(4)我国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如图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碳”的“排放”与“吸收”的平衡,其中的“碳”指的是______,“吸收”指的是图一中的______(填序号)过程。

(5)下列措施中,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直接有关的是(  )(多选)
A.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B.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C.开发新能源汽车D.建立国家公园,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3-05-16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2 .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我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图一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一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若此食物网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__________。猫头鹰与蛇的关系是__________
(2)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b代表__________。碳在a、b、c三种生物体内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如果猫头鹰获得更多的能量,需要从食物链__________中获取。
(3)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
(4)为了我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你应该怎样做?__________
2023-05-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下图是某生态农业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图中的__________,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图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未标出的是__________
(3)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__________(可多选)。
A.减少环境污染B.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C.提高农产品的产量D.延长食物链,使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4)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较差,若此生态系统遭到酸雨危害,首先受到影响的是__________,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23-05-0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我国森林覆盖率高,动植物种类繁多。某兴趣小组来到森林公园,对公园的生物与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回答以下问题:
(1)漫步在茂密葱郁的黑松林,观察到黑松种子是裸露着的,由此推断黑松属于__________植物。经了解松毛虫是黑松的常见害虫之一,园区采用专门驯养的灰喜鹊来防治松毛虫,并取得良好效果。写出该实例中涉及到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徜徉在景色秀美的公园,麻雀等鸟类会在不经意间从头顶掠过,这些鸟类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________变为翼,有辅助肺呼吸的__________等,总之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
(3)调查发现,细菌和真菌遍布于公园的土壤、水和空气中,其中绝大多数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____,这些物质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可见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作为_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
(4)时至夏季,前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同学们担心会对公园环境造成影响。为此就公园的环境保护向园区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如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023-04-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聊城临清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5 . 岁月如歌,万物齐吟;南风暖窗,樱树花开,时下绿色植物使山川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滴加碘液后观察,叶片见光部分的现象是 _________
(2)图1过程B可以选用如下图哪一幅图示内容表示______(请选填数字代号)。

(3)该实验证明了 (请选填字母代号)。
A.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进行,并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B.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产物有淀粉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二氧化碳
D.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表明这部分不含叶绿体
(4)图2中的3和4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____,产生该产物的生理过程发生在植物细胞的_____中。
(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你为庆云的绿水青山建设献计献策,写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大家分享:_____________
2023-04-0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张华镇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收支平衡,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如图是某项目式学习小组绘制的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虚线圈内为某一食物网。请据图分析作答。

(1)若图中各相邻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20%,鹰获取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为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
(3)图中,通过生理过程[     ]_______,绿色植物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大量的氧气,有效维持了生物圈的_______
(4)请结合本题的碳循环示意图,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出一条可行性建议或做法:_______
2023-03-0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随着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气候危机的范围越来越广。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下面图一表示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某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情况后绘制的食物网简图,图二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
(2)图一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该食物网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
(3)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b代表___________。图二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4)在“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若鹰获得1千焦的能量,需要最少消耗植物固定的__________千焦能量。
(5)化石燃料的燃烧为人类提供了能源,但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造成了__________现象的发生,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为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我们都应在护绿、低碳等方面尽一份力量。
2023-02-16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雾霾天气不仅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还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如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鼻腔内表面黏膜可以分泌黏液,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_;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空气变得_______________
(2)人在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__________(填“小于”或“大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3)PM2.5颗粒物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鼻→____________→肺泡。
(4)可吸入颗粒物进入人体后,因大小不同,沉积的部位也不同。如下表所示:

颗粒物直径(微米)

在人体沉积部位

10

气管、咽、鼻、喉

5

支气管

2.5

细支气管、肺泡


据表可知,直径在__________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因为它沉积的部位最深,会直接影响肺的_____________功能。
(5)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此外,汽车尾气、秸秆燃烧等也会释放PM2.5。为了让天更蓝,空气更清新,请你就此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
9 . 随着天气变冷,我市雾霾天气时有发生,雾霾中有多种成分,其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提出了“不同的环境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数量是否一样多”的问题,并设计了实验方案。

(1)该探究实验采用了“五点取样法”测算尘埃粒子数,为使抽样最具代表性,应选取图甲中字母_____所示的五点共20个小方格进行计数。

(2)图乙是根据测算数据绘制的柱状图,由此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环境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数量______
(3)空气质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虽然呼吸道能药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_____、温暖、_____,但它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清新、清洁是很重要的。
(4)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探究中,如果只在某处放置一片特制载玻片来收集尘埃,这种做法是否准确?
请回答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随着温室效应日趋严重,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不再继续上升;“碳中和”是指截至2060年,通过各种方式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抵消掉,实现“零排放”。下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与碳循环有关的三类生物的细胞,①至⑨表示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过程,请根据上述资料,据图分析相关问题:

(1)图中能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是______,其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根本措施是降低______过程。(请用图中数字符号填写)
(2)甲细胞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判断依据是其营养方式为______
(3)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除丙细胞代表的外,还有______等生物,它们主要营______生活。
(4)碳元素在⑥过程中,以______的形式传递。
(5)温室效应现象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恶化后果,请举一例______,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是______(至少答出2条)。
2022-12-2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三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