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消化和吸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6 道试题
1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会烹”这一膳食准则,对于促进我国居民合理膳食,提高营养健康素养有重要意义。不同的烹饪方法是否会影响食物的营养成分呢?小明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探究了清蒸、水煮、油炸、微波等烹饪方式对金针菇营养成分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
烹饪方法方法说明金针菇用量
清蒸按照金针菇与水1:50的比例放入蒸锅,蒸15分钟50g
水煮按照金针菇与水1:50的比例,待水沸腾后放入煮锅中煮3分钟50g
油炸将油加热,放入金针菇炸2分钟50g
微波按照金针菇与水1:50的比例,放入瓷碗中,放入微波炉加热3分钟
空白不经过任何烹饪方式加工50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针菇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食用金针菇后,蛋白质在消化道内会被彻底分解成____________,这属于____________(选填:物理性;化学性)消化。
(2)本实验设置“空白”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表中“?”应为____________
(4)按表中方法烹饪完成后,小明和同学们用滤纸擦去各组金针菇表面的油或水,放入60℃烘箱内7小时,干燥、磨粉,测定各组金针菇中蛋白质、多糖及脂肪的相对含量,结果如下:

①根据图1和图2显示的结果,烹饪使得金针菇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____________,其中最好地保留金针菇中营养成分的烹饪方法是____________
②根据图3显示的结果,若高血脂患者食用金针菇,应尽量避免采用的烹饪方式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淀粉是多糖的一种,若想要检测金针菇中是否有淀粉,可以将新鲜的金针菇干燥、磨粉,并溶于一定量的清水中,然后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_,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④分析图1、图2和图3显示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实验对于我们日常烹饪及合理营养的启示有____________
(5)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你认为小明应该采取什么措施?____________
2024-05-11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2mL唾液A2mL唾液
振荡后保温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实验结果不变蓝变蓝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在2号试管的A处加入___作为1号试管的对照实验,而2号试管不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原因是___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酶,它能促进淀粉分解为___
(3)通过对1号试管与2号试管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___
(4)通过对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口腔中___,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2024-05-1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将馒头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你会感觉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他们设计了下表所示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是否搅拌温度水浴时间检测试剂实验现象
1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37℃10分钟碘液
2馒头块+2毫升唾液不搅拌
3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
4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0℃
(1)该探究活动共设计了______组对照实验。若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要想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试管进行对照。
(3)预测实验现象,只有_______号试管不变蓝色,原因是________
(4)实验时,为什么将1、2、3号试管放在37℃水中?________
(5)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探究结果告诉我们。吃饭时应该_____,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2024-05-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米饭在口腔中越嚼越甜,这是由于口腔中的唾液使米饭中的淀粉开始分解成其他有甜味的糖类。下表是某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问题:

试管

加入的物质

操作

水温(摄氏度)

时间(min)

试剂

馒头碎屑+2mL唾液

充分搅拌

37

10

碘液

馒头碎屑+2mL清水

充分搅拌

37

10

碘液

(1)若以①和②为一组实验,则实验变量是______
(2)滴加碘液后______号试管液体不变蓝。实验中,碘液的作用是用来检测______是否存在。
(3)若将①号试管的水浴温度改为0摄氏度,10分钟后再滴碘液,试管颜色______(填“会”或“不会”)变蓝,说明______能影响唾液中消化酶的发挥。
科学探究中的数据往往存在偶然性和误差,所以要设置重复实验来确保实验准确性。
2024-05-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为“探究唾液是否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某同学课后活动时做了探究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

(1)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做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2)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__的作用。
(3)接着将两支试管放入温水中,温水的温度应为37℃,目的是______
(4)D步骤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为1号试管遇碘______,2号试管遇碘______。因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2024-05-1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____
(2)C步骤中将两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的目的是_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两组实验除变量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____。该实验需要重复多次,其目的是____
(4)滴加碘液后,预测两支试管的颜色变化是:试管①____;试管②____。试管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
(5)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一致,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
2024-05-1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了解生物实验的程序和方法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基础。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某生物兴趣小组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并确定了最终实验方案,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1)四位同学的讨论中,提出问题的同学有_____,作出假设的是同学_____
(2)图二所示实验的变量是_____
(3)步骤④加碘液变蓝的是_____试管,原因是_____
(4)若实验改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则步骤②中向甲试管中滴加的液体应该是_____。步骤③中的甲试管放在5℃的水中,乙试管放在温度为_____的水中。
2024-05-1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请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A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2滴

(1)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设置2号试管的目的是与1号试管进行____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1、3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A处的处理方法是____;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溶液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
2024-05-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实验探究:某市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馒头碎屑适量

馒头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保温

37度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糖类与食物中的蛋白质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____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2)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与1号试管起____作用。
(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哪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____。
A.1和2B.1和3C.2和3
(4)1号和2号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____,原因是____
2024-05-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胃腺能分泌含胃蛋白酶的的胃液,胃液呈酸性,有助于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食物成分进入小肠后,在含胰蛋白酶的胰液等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某生物小组发现,把清蛋白加入琼脂(琼脂是一种凝固剂,加热后为液态,冷却后为“果冻”状固态)中,琼脂会变浑浊;当清蛋白被胰蛋白酶分解后,琼脂就会变得透明。为了研究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是否受酸碱性的影响,该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加热溶化的琼脂与清蛋白均匀混合,倒入培养皿中。待冷却凝固后,在浑浊的清蛋白琼脂培养基上钻出A、B、C三个大小相同的凹孔。
②在每个凹孔中加入等量的胰蛋白酶和不同类型的酸碱缓冲剂(缓冲剂用于设置相应的酸碱性环境),如图所示。设置5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为1~5号。
③把培养皿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24小时后,测量每个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结果如表。

组别

加入的缓冲剂类型

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mm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平均值

A

酸性缓冲剂

2

1

3

2

2

2

B

中性缓冲剂

8

11

6

9

7

8.2

C

碱性缓冲剂

22

20

23

24

21

22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该实验③中,培养皿应放在____℃的恒温箱中,原因是____
(2)实验中要收集5个培养皿的测量结果,并计算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
(3)根据上表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
(4)为了进一步探究碱性缓冲剂是否也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可以再增加一个凹孔做对照,该凹孔中应加入____
2024-05-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