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消化和吸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6 道试题
1 . 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诱发因素,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日常饮食中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可有效减少人体脂肪的过量堆积。魔芋富含膳食纤维,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研究人员探究了魔芋膳食纤维对脂肪消化的影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浓度分别为0、0.1%、0.3%、0.5%的四组魔芋膳食纤维溶液各100mL。
②向各组溶液中分别加入5mL玉米油,混合均匀,制成四组混合液。
③从四组混合液中各取30mL分别加入4个烧杯,按魔芋膳食纤维的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标记为A、B、C、D组。
④向各组分别加入20mL人工肠消化液,充分搅拌。37℃下反应2小时,每隔20分钟测量脂肪酸相对含量。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结果如图甲所示。

(1)脂肪主要在人体消化道的________中被消化。该器官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________,内有丰富的____________,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2)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3)由图甲可知,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随着魔芋膳食纤维浓度的升高而_______;因此,魔芋膳食纤维能________脂肪的分解
(4)魔芋膳食纤维对脂肪的消化有什么影响?研究人员作出假设:魔芋膳食纤维可以使分散的脂肪微粒聚集,减少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接着,他们测量了上述实验完成时每组烧杯中脂肪微粒的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推测,魔芋膳食纤维可能与人体的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填消化液名称)的作用效果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5)虽然过量摄入脂肪会导致肥胖,但脂肪对人体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做到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4-05-2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米饭和馒头是我国餐桌上的主食,它们淀粉含量略有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对主食的偏好不同,那么他们消化淀粉能力是不是也有差异呢?
(1)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了调查研究。将在校生按照其主食偏好,分成米饭组、馒头组、以米饭和馒头为主食的混合组,分别测试三组受试者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检验方法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37℃水浴是在模拟___,以保证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②)向稀碘液中滴入混合液后,若颜色___(变蓝/不变蓝),说明此时试管中所有淀粉都被分解,即可停止检验,记录检验的次数。一次实验测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需要进行___实验。
(2)为进一步研究“改变主食结构能否增强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这一问题,应该选择___组的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每日主食换为等量的___,并保证其他饮食不变,四周后检测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是否提高。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三组受试者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最强的是___
(4)有同学按照上述检测方法操作时,出现三组受试者都是第一个小孔内的颜色就不变蓝了,以下可能的原因是___(多选)。
A.消化时间过长B.碘液失效了C.水浴温度过高(酶能力降低)
2024-05-2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
3 . 全谷物是由谷物粮食脱去谷粒外面的谷壳制作而来。将全谷物碾去谷皮,谷胚随之脱落,剩下部分称为精制谷物,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谷物粮食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淀粉最终在人体___(器官)内被分解为细胞能吸收的___
(2)为了探究长期摄入不同品种和不同加工精度的谷物对大鼠健康的影响,研究者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进行实验,结果如表1。
表1
组别饲料血糖(mmol/L)
I精制米粉10.12
全谷物米粉8.77
精制面粉9.24
全谷物面粉9.09
①实验期间除摄入饲料的种类不同外,应保证每天摄入饲料的___等条件是相同且适宜的(举出一例)。
②18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含量并计算___,记录到表格中。
③分别对比表1中___两组、___两组可知,长期摄入精制米粉、精制面粉会增加大鼠糖尿病(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发生的风险。
(3)进一步测定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含量,结果如表2。可见___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更丰富,且该食物中的___成分含量多,它不被人体吸收,但能促进胃肠道蠕动。
表2
成分名称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膳食纤维
精制小麦粉13.30.090.04000.940.3
全麦面13.20.500.160.713.62.610.7
注:①全麦面是整粒小麦磨制而成;②上表是每100克食用部分所含成分
2024-05-2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
4 . 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

组别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碎屑

唾液或清水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温度

37℃(10min)

0℃(10min)

100℃(10min)

加入碘液

5滴

(注: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呈现蓝色,可用此颜色反应来鉴别有无淀粉。)
(1)若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____?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呈现蓝色的是_____号试管。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对淀粉分解的影响,应该选用_____号和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2号和3号试管不能形成对照,是因为_____
(3)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呈现蓝色,4号、5号试管都呈现蓝色,比较这三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024-05-2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86中集团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验过程,其中的一、二、三、四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本实验中设置A、B两支试管的目的是形成___
(2)步骤四加碘液后___试管(填字母)不变蓝,说明唾液中的____能使淀粉转变成___
(3)两支试管放在37℃左右温水中的目的是模拟___的温度。
2024-05-2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每年8-12月份是支原体肺炎高发期,病人主要症状为干咳和发热。人体在发烧时,体温升高,消化功能减弱。同学们为探究高温是否会降低消化酶的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设计,请结合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物质物质温度是否搅拌滴加液体现象
12mL淀粉溶液2mL唾液37℃水浴搅拌2滴碘液不变蓝
2A2mL唾液沸水浴搅拌2滴碘液?
(1)该实验中使用唾液进行实验,是因为唾液中含有___酶。
(2)本实验中1号试管的作用是___
(3)将表格中的实验处理补充完整:A应为2mL___
(4)上述实验的合理假设是高温会___(填“降低”或“促进”)消化酶的作用。
(5)若假设成立,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应为___
2024-05-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康居路初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米饭在口腔里越嚼越甜,这是由于口腔中的唾液使米饭中的淀粉开始分解为其他有甜味的糖类,下面是某小组进行的一个实验,请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1:取适量的新鲜米饭,打碎,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2等份。
步骤2: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步骤3:取2只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1、2.
步骤4:进行如下图系列操作:

(1)上述图示D的1、2号试管中,滴加碘液后,呈蓝色的是________,碘液的作用是用来检验是否存在________
(2)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________对淀粉的作用。
(3)该探究实验过程中,控制单一变量的做法有________ (请写出一点即可)。
(4)如果将C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0℃,再重复D过程,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都是蓝色,说明________能影响唾液中消化酶作用的发挥。
2024-05-1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东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渠县中学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与1号试管形成_________实验。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结果是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加入碘液不变蓝。
(3)馒头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后,最终在___________被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利用。
(4)有同学提出:“除以上3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4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4个试管的设置_____(填”有“或”无“)必要。
2024-05-1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渠县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桂林米粉爽滑可口,是桂林传统地方风味的一绝,其做工考究,需先将大米磨成浆,然后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压榨成圆根即可。口腔内的唾液对桂林米粉是否有消化作用呢?某学校生物社团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将桂林米粉切碎分成等量的3份,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实验处理方式和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试管加入的液体搅拌程度水浴温度(10分钟)碘液实验现象
12mL唾液充分搅拌37℃2滴不变蓝
22mL唾液充分搅拌100℃2滴
32mL清水充分搅拌37℃2滴变蓝
(1)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2)本实验有_____组对照实验。如果要探究温度对淀粉分解的影响,应该选用_____号试管作为对照组,_____号试管作为实验组,进行对照实验。
(3)1号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说明__________
(4)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2024-05-1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将馒头放入口中,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尝,你会感觉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请据此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是否搅拌温度水浴时间检测试剂实验现象
1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

37℃
10分钟碘液
2馒头块+2毫升唾液不搅拌
3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
4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0℃

(1)若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
(2)“搅拌”模拟的是_____的搅拌,属于_____(填“物理/化学”)性消化过程。
(3)要想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编号____的两支试管进行对照。
(4)预测实验现象,只有____号试管不变成蓝色,原因是__________
(5)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探究结果告诉我们,吃饭时应该_____
2024-05-1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