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消化和吸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6 道试题
1 . 将馒头放入口中,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尝,你会感觉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是否搅拌温度/℃水浴时间/min检测试剂实验现象
馒头碎屑+2mL唾液充分搅拌3710碘液
馒头碎屑+2mL唾液
馒头碎屑+2mL清水充分搅拌
馒头碎屑+2mL唾液充分搅拌0
请回答: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___,属于糖类,糖类与食物中的___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___
(2)若选用①号和③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__?若选用①号和②号试管探究搅拌对馒头消化的影响,则“?”处应填写___
(3)要想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应选择___号试管进行对照。
(4)预测实验现象,只有___号试管不变蓝色,原因是淀粉被___完全分解为___
(5)①号和②号试管的探究结果告诉我们,吃饭时应该___
2024-05-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博雅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下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1号试管____;2号试管____
(2)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___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____
(3)C步骤中为什么要放入37℃的水中____
2024-05-2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县五中初中教育共同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诱发因素,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日常饮食中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可有效减少人体脂肪的过量堆积。魔芋富含膳食纤维,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研究人员探究了魔芋膳食纤维对脂肪消化的影响。
①配制浓度分别为0、0.1%、0.3%、0.5%的四组魔芋膳食纤维溶液各100mL。
②向各组溶液中分别加入5mL玉米油,混合均匀,制成四组混合液。
③从四组混合液中各取30mL分别加入4个烧杯,按魔芋膳食纤维的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标记为A、B、C、D组。
④向各组分别加入20mL人工肠消化液,充分搅拌。37℃下反应2小时,每隔20分钟测量脂肪酸相对含量。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结果如图甲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魔芋膳食纤维能抑制脂肪的分解。请分析得出此实验结论的依据_______
(3)为什么魔芋膳食纤维能抑制脂肪的分解?研究人员作出假设:魔芋膳食纤维可以使分散的脂肪微粒聚集,减少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接着,他们测量了上述实验完成时每组烧杯中脂肪微粒的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推测,魔芋膳食纤维可能与人体的__________(填消化液名称)的作用效果相反,该消化液由__________分泌。
(4)虽然过量摄入脂肪会导致肥胖,但脂肪对人体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合成很多生物活性物质的原料。在日常饮食中,对于脂肪的摄入我们要做到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4-05-2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永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海洋微塑料(粒径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颗粒)是海洋垃圾的一种,可通过海洋生物传递,最终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对此,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小鼠数量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平均增长值(克/只)

A

15只

每天喂含5%海洋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克/只,连续一个月

基本消失

-0.12

B

5只

每天喂含0.5%海洋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克/只,连续一个月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C

15只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1)C组的饲喂方式应为“每天喂________,连续一个月”。该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根据单一变量原则,这个实验的设计方案中存在一处明显不足,请你加以改进。________
(3)分析上表可知,与C组比较,AB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会影响小鼠的消化吸收功能,进而导致它们的体重增长值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AB两组比较,小鼠体重增长值不同,是因为每天饲喂的普通饲料中________不同。
(4)为减少微塑料垃圾的产生及对人体的危害,请你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________
2024-05-2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小刚所在的生物兴趣小组学习了“生物圈中的人”的相关知识后,合作完成了“生物圈中的人”项目学习任务。
【调查发现】小刚经常喜欢吃米饭、清蒸螃蟹、凉拌魔芋和葵花籽;小刚在粪便中发现了葵花籽,刷牙时出现了牙龈出血的现象。
【模型建构】小组回顾了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运输和代谢过程,复习了图1,绘制了图2,制作了图3模型。

(1)“葵花籽”在小刚体内的“旅行路线”:① → ② → ③ →______→⑦→⑧→⑨(填序号)。午餐中的淀粉最终在⑦处被分解为葡萄糖的生理过程叫做_______
(2)利用注射器、单向阀(控制液体单向流动)、红墨水、细软管(充满红墨水)、细管接头等材料,制作了人体血液循环的模型(如图3)。
①推动注射器A的活塞,红墨水沿A→B→C→①→D→E→F流动,该过程可用图2表示,则图2模拟的是______。软管B模拟的血管是_______
②模拟完体循环,接着推动注射器F的活塞,红墨水最终回流到A,模拟的是肺循环。若单向阀②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血管G和血管H相比,_______(填字母)内的血液氧含量高。
③你认为该模型还有哪些方面的不足?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探究实践】新鲜水果能为人体提供自身不能合成的维生素C。
(3)小刚牙龈出血是由于维生素C摄入量_____(填“过多”“适量”或“不足”)。
(4)小刚想了解不同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查阅资料获知,家里几种常见水果的维生素C 含量如下表:
水果苹果葡萄香蕉
每100克可食用部分维生素C含量(毫克)6.13.54.711.212.6
人们只食用水果的可食用部分。根据表中数据,估算并比较每100克可食用部分水果中 维生素C含量,小刚可首选______食用,改善牙龈出血,做到合理营养。
6 .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正确设计实验过程、描述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结论以及分析生物图表等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素养。下面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本学期进行的两个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为探究“烟草浸出液对草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大小相当的6条草金鱼,分别放入盛有400毫升清水的6个大烧杯中: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

烧杯编号

1

2

3

4

5

6

添加烟草浸出液的量

0

5mL

20mL

35mL

50mL

65mL

呼吸次数/15秒

28

36

45

38

20

呼吸缓慢出现浮头现象


(1)该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设置1号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_
(2)依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低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草金鱼的呼吸起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高浓度的起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烟草浸出液对草金鱼的呼吸有影响,是有害的。
实验二:为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馒头状态

唾液有无

是否搅拌

保温

加入的碘液

1

碎屑适量

2mL唾液

充分搅拌

37℃水浴保温10分钟

2滴

2

碎屑适量

A

充分搅拌

3

馒头块适量

2mL唾液

不搅拌


(3)我们吃馒头的时候,牙齿和舌的作用属于____________消化;唾液中含有________酶,能将少量淀粉分解为__________,唾液的作用属于__________消化。
(4)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与______号试管形成对照,2号试管的现象是滴加碘液后__________
(5)1号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可以证明消化过程中____________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6)实验过程中,3支试管水浴温度都选择3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碎屑适量、搅拌碎屑适量、搅拌馒头块适量、不搅拌
清水或唾液2mL唾液A2mL唾液
振荡后保温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将3根试管放在37℃水浴目的是______;实验结果是______号试管不变蓝,另外两支试管都变蓝。
(4)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_________,所以咀嚼馒头时能感觉到甜味。
2024-05-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永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小明学习了人体的营养后,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据图回答。

试管编号1234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适量馒头碎屑适量馒头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馒头碎屑
唾液/清水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A
温度37℃100℃
加入碘液2滴

(1)若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变量是_______。根据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测,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呈现蓝色的是______号试管。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对淀粉分解的影响,应该选用_______两根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若要利用1号和4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影响,请将上表实验方案中的A处进行补充完善________
(4)上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三大供能物质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过程,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它在口腔中被分解成_____
2024-05-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某校生物学实验小组,针对唾液对淀粉是否有消化作用,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材料:馒头、唾液、碘液、清水。
实验用具:烧杯、试管、量筒、玻璃棒、温度计、酒精灯等。
实验方案:如表。
试管编号
馒头碎屑等量碎屑等量碎屑等量碎屑
加入的液体2mL唾液AB
搅拌程度充分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
保温37℃水浴保温10min0℃水浴保温10min
加入碘液每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
分析回答问题: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2)为了证明你的假设,选取甲试管和乙试管进行实验,在表中乙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3)向甲、乙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不变蓝的是______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可选取______试管和丙试管进行实验。表中丙试管的B处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
(5)实验中,将馒头切成碎屑模拟了__________
2024-05-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城区初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下表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充分搅拌)温度环境加入试剂实验现象
馒头碎屑+清水(2毫升)37°C;10分钟

各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
?
馒头碎屑+唾液(2毫升)37°C;10分钟不变蓝
馒头碎屑+唾液(2毫升)4°C;10分钟变蓝

(1)预测①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里的唾液淀粉酶可以使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
(3)能与③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__________号试管,从而得出结论: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