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消化和吸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6 道试题
1 . 实验探究: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米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按照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米粉糊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37℃

0℃

100℃

保温时间

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探究“唾液对米粉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滴加碘液后,预计不变蓝的是________号试管,原因是________
(2)选用1号、3号和4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对米粉在口腔中变化的影响。
(3)实验过程中,无论是加清水还是加唾液都用2mL,目的是________
(4)在口腔中,淀粉会被分解成________,此物质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小肠直接吸收。
(5)在小肠的多种消化液中,能消化淀粉的有________________
2024-06-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省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某人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他准备了三支试管,其中所加物体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该实验中,共组成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_________。其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的目的是______
(2)为了模拟口腔温度烧杯中的三支试管适宜放置______℃的温水中,效果最好。
(3)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碘液,变蓝的是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淀粉的消化与牙齿的____________的作用有密切关系。若要增加探究舌的搅拌作用应该如何设计____
(5)根据你的知识,可以知道,馒头变甜是因为其中的淀粉分解成了______
2024-06-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德庆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两组实验除变量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_____,这样的实验属于_____实验。该实验需要重复多次,其目的_____
(3)滴加碘液后,预测两支试管的颜色变化:试管①_____;试管②_____。试管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4)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一致,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5)该实验“37℃水浴”是为了模拟_____
(6)如果继续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则可另外设置一支试管,在该试管中加入馒头的状态应该是_____其他条件与试管_____(填序号)相同。
2024-06-1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过程的图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探究实验中,①和②试管构成了一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第三步,将两支试管放置在37℃温水中的目的是______
(2)第四步所依据的实验原理是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①中液体______,试管②中液体______
2024-06-0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
5 . 将馒头放入口中,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尝你会感觉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是否搅拌

温度

水浴时间

检测试剂

实验现象

1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

2

馒头块+2毫升唾液

不搅拌

3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

4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0℃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糖类与食物中的脂肪、________既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若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3)要想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应选择______号和4号试管进行对照。
(4)预测实验现象,只有______号试管不变蓝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探究结果告诉我们。吃饭时应该______________
2024-06-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中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根据图解分析解答有关问题:

实验进行了如上图示操作后,接着各支试管都置于相应温度的水中保持了10分钟。
(1)该实验中,馒头发生了化学性消化,即淀粉被唾液消化变成了_____
(2)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具有消化作用”,在5号试管中应该加入?_____
(3)为了检测馒头渣(块)是否被消化,10分钟后取出试管,再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加碘液之所以能够检测馒头是否被消化的原因是,淀粉遇碘液会变成_____
(4)选择1、2、3试管进行试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_
实验结果:1号试管中没有出现蓝色,而2、3、4、5号试管中的馒头均变成蓝色。
结果分析:
(5)A.唾液中起消化作用的物质是_____;B.如果实验模拟口腔环境探究的是“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应该选择上述_____号(选填试管上的数字序号)试管进行实验才是恰当的。
2024-06-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川维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请根据下表列出的实验方法步骤,推知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瓶号

注入浆糊

加入清水

加入唾液

振荡摇匀

37℃水中恒温

冷却后加碘液

1

2mL

2mL

0

10分钟

两滴

2

2mL

0

2mL

10分钟

两滴

(1)实验现象:[1]号试管内_____,[2]号试管内_____
(2)原因:[1]号试管内的淀粉(浆糊)未加唾液,淀粉未被_____酶分解,所以淀粉遇碘_____。[2]号试管内因为加了唾液,_____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_____分解成了_____,所以加碘液后_____
2024-06-0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

(1)D步骤加碘液后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变蓝”或“不变蓝”)
(2)如需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在原步骤的基础上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___
②将C步骤中的1号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2号试管放在_____(“0℃”或“37℃”)的水中,预测2号试管的现象为_____(“变蓝”或“不变蓝”)。
(3)人体摄取馒头后,馒头中的淀粉又是如何被消化的呢?下图是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1”、“剪刀2”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其中“剪刀1”“剪刀2”出现的部位分别是_____。

A.口腔、胃B.口腔、小肠
C.胃、小肠D.小肠、大肠
2024-06-0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小华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时,分别对三支试管进行了如下处理:
序号处理方法
1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37℃温水
2馒头碎屑、4毫升清水充分搅拌、37℃温水
3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5℃温水
(1)第2号设计有错,将错误之处改正为_______________
(2)第2号改正设计后,本试验共有______组对照实验。
(3)第2号改正设计后,将三支试管都放入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并分别滴加2滴碘液,不会变蓝的是_____号。
(4)1、3号对照,两组间的变量是______,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该生物兴趣小组应该:__________
(5)第2号改正设计后,1、2号对照,说明______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6)该实验中“37℃水浴“是为了模拟______,第2号改正设计后在实验中起____作用。
2024-06-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某小组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做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了等量的五小块新鲜馒头,四块切碎后分别放入1~4号试管,第五块直接放入5号试管。
②实验处理方式和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试管

加入的液体

搅拌程度

水浴温度

水浴时长

碘液

实验现象

1

2mL唾液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2滴

不变蓝

2

2mL唾液

充分搅拌

100℃

10分钟

2滴

变蓝

3

2mL清水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2滴

变蓝

4

2mL唾液

充分搅拌

37℃

3分钟

2滴

部分变蓝

5

2mL唾液

不搅拌

37℃

10分钟

2滴

部分变蓝

(1)实验中,把馒头块切碎和充分搅拌模拟的是____
(2)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变量是____
(3)若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___?水浴温度选择37℃的原因是____
(4)分析1号和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4号部分变蓝的原因是____
(5)俗话说:“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食物被嚼碎,容易和消化液接触,被消化酶分解。所以,吃东西要养成____的习惯。
2024-06-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