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消化和吸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6 道试题
1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_作用,此时1号和2号的变量是______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________(填“有”或“无”)必要。
(5)用37℃的温水为试管保温目的是______
(6)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________消化,又能进行_____消化。
2024-06-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将等量同浓度的淀粉滴在琼脂块的五个圆点位置,然后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如图所示,保温处理4小时后,用碘液(红棕色),其实验结果记录于如下表:(提示:酵母菌能够分解淀粉)

表实验结果记录表
圆点位置实验处理方法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
A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蓝黑色
B经过煮沸的新鲜唾液蓝黑色
C只有新鲜唾液红棕色
D接种酵母菌红棕色
E只有2%蔗糖酶液
(1)新鲜唾液中含有_______酶,能够消化淀粉。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进行保温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空白对照组是_____。(填“A”或“B”或“C”或“D”或“E”)
(3)5个圆点处添加的淀粉量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
(4)圆点AB在碘液处理后呈蓝黑色,说明“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新鲜唾液煮沸处理”对淀粉的消化起_______作用(填“促进”或“抑制”)。
(5)你认为圆点E应呈现_______色。
2024-06-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分别对三支试管进行如表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1号2号3号
处理馒头碎屑馒头碎屑馒头块
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
搅拌搅拌搅拌
2滴碘液2滴碘液2滴碘液
现象不变蓝变蓝变蓝
(1)三支试管一起放在______℃的温水中5~10分钟,以保证酶的活性。
(2)此实验可形成两组对照实验,其中______号和______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______号和______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牙齿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1号试管不变蓝,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____________
(4)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液中,能消化淀粉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实验3分钟后将1号试管取出,滴加碘液并摇匀,如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024-06-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1)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试管1、2对照的变量是___
(2)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
(3)根据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___(填有关或无关)。
2024-06-1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过程:

A将馒头碎屑放入试管A,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

B将馒头碎屑放入试管B,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试管A——馒头碎屑+唾液+搅拌,37℃水浴10分钟,滴入碘液。
试管B——馒头碎屑+清水+搅拌,37℃水浴10分钟,滴入碘液。
(1)试管A和试管B是一组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
(2)试管放在37℃的水中目的是为了________
(3)实验现象:试管A——________(变蓝/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
(4)实验结论:馒头在口腔中能被________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2024-06-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探究食物的消化
春季是流感多发季,最近乐乐班里有不少同学发高烧,并都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乐乐在回顾教材实验的基础上,推测食物的消化除了与消化酶有关外,还可能与温度有关,并开展了新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制定并实施计划】

试管

实验材料

唾液

清水

处理方法

1

馒头碎屑

2毫升

2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

2

馒头碎屑

A

B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

3

馒头块

2毫升

2毫升

不搅拌,直接放入37℃温水中

【表达交流】
(1)探究“唾液对馒头中淀粉的分解作用”可以选用试管2和_____作为一组对照,变量是_____,此时AB两处分别填_____
(2)5~10分钟后取出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1号试管中的馒头遇碘后不变蓝;3号试管中的馒头部分变蓝色;2号试管中的馒头全变蓝色。请你分析3号试管部分变蓝的原因:_____
【实验二】探究“温度对胰蛋白酶水解活力的影响”
乐乐选用蛋花液作为蛋白质来源并购置了胰蛋白酶。
【制定并实施计划】
1.取5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入3毫升蛋花汤,3毫升胰蛋白溶液,如图一所示。
2.将图一5支试管,分别放在4℃、25℃、37℃、60℃、100℃的恒温箱中静置60分钟。
3.60分钟后出现了如图二所示现象。

【结果分析】
(3)乐乐做实验二的变量是:_____
(4)如图二实验现象中,蛋花完全消失,溶液完全变澄清的是_____号试管。据此现象以及实验一的处理方法,分析其原因是:_____
【综合分析】
(5)请你尝试解释人在发烧时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症状的可能原因:_____
2024-06-1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某生特兴趣小组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号、2号、3号试管放在37℃的水浴中,其目的是为了模拟人体 _______中的温度。
(2)将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_。如果实验成功,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 ________(填“不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 ________
(3)将1号试管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3号试管中A处需要加入 __________,该组实验是为了模拟口腔中 _________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4)如将1号试管和4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提出的问题是:馒头中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是否与 _______有关?2号试管和4号试管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1 号

馒头碎屑+2 毫升唾液

37 ℃水浴10分钟,充分搅拌

加两滴碘液

2 号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

37℃水浴10分钟,充分搅拌

加两滴碘液

3 号

馒头块+2毫升唾液

37℃水浴10分钟,不搅拌

加两滴碘液


(1)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为一组__________实验,该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
(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别是1号试管_____(填“变蓝色”或“不变色”),2号试管_____(填“变蓝色”或“不变色”)。1号试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
(3)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试管作对照。
(4)通过该探究实验,你认为吃饭时应该做到_____
2024-06-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据表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2mL唾液2mL(A)2mL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37℃水浴保温10分钟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2滴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加入2号试管的A应是_______,由此1号和2号试管就形成_________实验。实验结果是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馒头碎屑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_______分解了。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实验。
(3)将试管放入37℃水浴保温10分钟的原因是_________
2024-06-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唾液是否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实验,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方案。

提出问题:唾液淀粉酶是否可以初步消化淀粉?
(1)做出假设: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和乙,然后各注入1毫升稀淀粉糊。
②向乙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甲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然后震荡这两支试管。
③将两支试管同时插入盛有37℃水的烧杯里。经过10分钟,同时取出这两支试管,冷却。
④向两支试管分别滴入两滴碘液,可以看到乙试管________;甲试管_______,原因是______具有消化___________的作用。
(3)讨论交流:
①本探究实验相对照的一组条件是_________
②乙试管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____的作用。
③将试管放在37℃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这应用了________的实验方法。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
2024-06-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