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的消化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脂肪味是第六种基本味觉吗?
酸、甜、苦、咸和鲜是目前公认的人类五种基本味觉。我们品尝到丰富繁杂的美味,是由这五种基本味觉组合而来。味蕾是味觉的感受器。舌头上约有9000个味蕾(结构如图所示),每个味蕾约有50个味细胞。食物中的呈味物质溶解在唾液里,通过味蕾的味孔与味细胞接触。味细胞顶端微绒毛状突起的“味毛”上面有味觉“接收器”——受体蛋白,可感受呈味物质的刺激,行使“分子天线”的作用。味细胞通过味毛上的受体蛋白结合特定的呈味物质后,使与之相连的神经细胞产生电信号,通过味觉神经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的神经中枢,经分析而产生酸、甜、苦、咸和鲜等味觉。
“甜”代表糖类,“咸”代表无机盐,“鲜”代表氨基酸或蛋白质,“苦”或许意味着有毒的生物碱的存在,而“酸”则可能由已经腐烂或者尚未成熟的食物产生。营养物质中的脂肪,没有一种味觉来代表它。直到一种神秘蛋白质的发现,“脂肪味”才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2005年,法国研究者发现小鼠的味蕾中存在一种蛋白C,它能和脂肪分子中的脂肪酸发生特异性结合。他们认为,很有可能蛋白C引起了小鼠对于脂肪的一种“味觉”,并且预测人类也可能有相同的味觉“接收器”——蛋白C。2012年,美国研究者首先证实了人味蕾的味细胞膜上也有蛋白C。此项研究还发现,一个人的蛋白C越多,对食物中脂肪的敏感度就越高。如果对脂肪味敏感,那么对脂肪摄入量会较低。另有研究发现,当正常小鼠的舌头接触脂肪时,小肠会出现脂肪消化液;而没有蛋白C的小鼠分泌的脂肪消化液明显减少。可见,“脂肪味”还有“预约消化”的作用。
但脂肪味是第六种基本味觉这一观点尚不能下定论,其研究和论证还将经过漫长的道路。

(1)味蕾结构中的___可增大与呈味物质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分子天线”作用的发挥。
(2)“为什么有些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吃下更多的高脂肪食物”,这是由于这些人味细胞中的蛋白C含量___,对脂肪的敏感度___,导致对脂肪的摄入量较高。
(3)蛋白C除了引起小鼠对于脂肪的“味觉”,研究者还发现,蛋白C具有___功能。
(4)人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各种调味剂—醋、糖、盐和鸡精等,近年还研发出了木糖醇等低热量的甜味剂来替代蔗糖。下列有关脂肪味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___。
A.对脂肪味的认识有助于人类研发有“脂肪味”但不含脂肪的替代品
B.脂肪替代品不能完全替代脂肪,人们仍需适当摄取一定比例的脂肪
C.脂肪味的发现对于心脏病、肥胖等疾病的研究没有帮助
2024-05-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
2 . 米饭和馒头是我国餐桌上的主食,它们淀粉含量略有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对主食的偏好不同,那么他们消化淀粉能力是不是也有差异呢?
(1)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了调查研究。将在校生按照其主食偏好,分成米饭组、馒头组、以米饭和馒头为主食的混合组,分别测试三组受试者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检验方法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37℃水浴是在模拟___,以保证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②)向稀碘液中滴入混合液后,若颜色___(变蓝/不变蓝),说明此时试管中所有淀粉都被分解,即可停止检验,记录检验的次数。一次实验测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需要进行___实验。
(2)为进一步研究“改变主食结构能否增强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这一问题,应该选择___组的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每日主食换为等量的___,并保证其他饮食不变,四周后检测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是否提高。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三组受试者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最强的是___
(4)有同学按照上述检测方法操作时,出现三组受试者都是第一个小孔内的颜色就不变蓝了,以下可能的原因是___(多选)。
A.消化时间过长B.碘液失效了C.水浴温度过高(酶能力降低)
2024-05-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
3 . 全谷物是由谷物粮食脱去谷粒外面的谷壳制作而来。将全谷物碾去谷皮,谷胚随之脱落,剩下部分称为精制谷物,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谷物粮食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淀粉最终在人体___(器官)内被分解为细胞能吸收的___
(2)为了探究长期摄入不同品种和不同加工精度的谷物对大鼠健康的影响,研究者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进行实验,结果如表1。
表1
组别饲料血糖(mmol/L)
I精制米粉10.12
全谷物米粉8.77
精制面粉9.24
全谷物面粉9.09
①实验期间除摄入饲料的种类不同外,应保证每天摄入饲料的___等条件是相同且适宜的(举出一例)。
②18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含量并计算___,记录到表格中。
③分别对比表1中___两组、___两组可知,长期摄入精制米粉、精制面粉会增加大鼠糖尿病(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发生的风险。
(3)进一步测定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含量,结果如表2。可见___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更丰富,且该食物中的___成分含量多,它不被人体吸收,但能促进胃肠道蠕动。
表2
成分名称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膳食纤维
精制小麦粉13.30.090.04000.940.3
全麦面13.20.500.160.713.62.610.7
注:①全麦面是整粒小麦磨制而成;②上表是每100克食用部分所含成分
2024-05-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
4 .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航天食品也越来越丰富。今年元旦期间,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中的航天员们就吃上了多种加热即食的饺子,猪肉白菜饺子就是其中之一,其主要营养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

营养成分

能量

(千焦)

蛋白质(克)

脂肪

(克)

糖类

(克)

无机盐(毫克)

维生素(毫克)

B

E

含量

(每百克)

914

7.5

10.8

26.0

383

148

96

21

0.19

0.39


(1)饺子皮中除水外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初步消化它的场所是__________
(2)饺子馅中的蛋白质在[       ]__________中初步消化,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_后才能吸收利用。上表中,不需要消化就可以直接吸收的营养成分有__________
(3)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__________,该结构具有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等特点,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

(4)太空的失重环境容易造成航天员骨质疏松。因此,航天员在食用猪肉白菜饺子的同时,可补充富含__________(填维生素名称)的食物,以促进钙质吸收。
2024-05-1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处阻塞,消化蛋白质能力下降
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能吸收所有的营养物质
2024-05-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
6 .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淀粉在①内一部分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
B.①中的牙齿研磨可增加酶与食物接触的面积
C.最大的消化腺是⑥肝脏,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
D.②分泌的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消化为氨基酸
2024-05-1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
10-11七年级下·福建漳州·阶段练习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些药物常被封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A.胃能够消化淀粉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2024-05-12更新 | 204次组卷 | 373卷引用:北京市师达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下列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与淀粉消化无关的是(       
A.唾液腺B.胃腺C.肠腺D.胰腺
2024-05-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关于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进行B.消化是指将食物分解成可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C.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参与D.饭后进行剧烈运动有助于消化
2024-05-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可以增加某些消化液与脂肪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人体对脂肪的消化。下列关于“某些消化液”的种类,叙述正确的是(       
A.肠液、唾液B.胃液、肠液C.肠液、胰液D.胃液、胰液
2024-04-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