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小毛老师来医院体检,看到墙上标语写着“禁止高声喧哗”,其中“高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较大;在做B超项目时,医生利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得到B超图像,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的功能。
昨日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附中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八)
2 . 光为人类感知世界提供了途径。如图中所示的光现象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  )

A.图甲中晴天树荫下一个个圆形的光斑
B.图乙中水中折断的铅笔像
C.图丙中老师们利用矿泉水瓶形成正立放大的眼睛像
D.图中丁汽车后视镜所成像
2024-06-04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附中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八)
3 . 小蕾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蕾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的像的位置_________(选填“向左移动”、“向右运动”或“不变”),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为探究像的虚实,在蜡烛B的位置放置一个光屏,应_________(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

2024-06-04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附中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八)
4 . 疯狂物理第一小组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如图所示,小盈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①实验时应将______(选填“碎冰”或“整块冰”)放入图甲装置的试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
②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③小盈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第4min试管中物质的状态是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024-01-15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定时训练(四) 物理试题
5 . 晚自习期间,正在整理古诗句的小兰发现,有些诗句中对应着自然现象,下列诗句中对自然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天接云涛连晓雾——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羌管悠悠霜满地——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欲渡黄河冰塞川——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6 .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_℃,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根据描绘的图线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___℃,仔细观察图像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图像中DE段是一段水平线,表示该物质在这一阶段处于_________过程。
(4)已知这种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是3.2×103J/(kg.℃)则2kg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
(5)由前一个小题可知该物质固态的比热容为_________J/(kg.°C)(整个过程不考虑能量和质量的损失)。
7 . 如图,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圆柱形容器放置于水平电子秤上,里面盛有1cm深的液体,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50g,将液体添加到4cm深时总质量变为450g。将底面积为50cm2的实心金属圆柱体竖直放入容器中,稳定后,圆柱体上表面露出液面高度为2cm,此时总质量变为2450g。求:
(1)图甲到图乙增加的液体体积;
(2)液体的密度;
(3)金属圆柱体的密度。
2024-01-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生学业水平阶段质量调研抽测物理试题
8 . 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准备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___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15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仍旧如图甲所示,则应该__________(填选项的字母代号);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3)天平重新平衡后,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g;
(4)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①②③的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5)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024-01-1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生学业水平阶段质量调研抽测物理试题
9 . 小李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利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测焦距: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6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cm;
(2)调器材: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_________
(3)找规律: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将蜡烛移至25cm刻度线处时,光屏上的成像特点与__________(选填“幻灯机”“照相机”)相同;
(4)如图乙所示,保持各器材的位置不变,仅把凸透镜换成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想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需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__________(选填“近视镜片”或“远视镜片”)。
(5)小李发现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如图所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影像情况。

a.进入影院,小明发现银幕表面较为粗糙,观众在不同位置都可以看到银幕上的影像,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__________反射定律(选填“满足”或“不满足”)
b.小李在银幕上看到了清晰的影像,这个影像相对于胶片上的图案是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2024-01-11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生学业水平阶段质量调研抽测物理试题
10 . 下列光现象属于光折射形成的是(  )
A.猴子捞月B.手影表演
C.海市蜃楼D.以铜为镜
2024-01-1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生学业水平阶段质量调研抽测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