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10 道试题
1 . 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耳罩的填充物。实验材料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为__________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

较长

响度

较响

较响

2 . 小文和小斌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按照图甲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要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______
   
(2)实验中小文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过程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图乙、丙所示,则图______(选填“乙”或“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两位同学利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进行规范实验,并依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出如图丁所示的A、B两条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都是______℃,由此判断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从图像中可知两次实验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 .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2023-10-02更新 | 391次组卷 | 68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4 . 一块岩石被捡回时表面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冰层,测得其总体积为400cm3,总质量为590g,把它放在容器中加热,待冰块全部熔化完后,擦干表面水,测得岩石质量为320g(冰的密度为0.9g/cm3,岩石不吸水),求:
(1)岩石表面冰的体积为多少cm3
(2)岩石标本的密度为多少g/cm3
(3)现有一个会迅速吸水的小木块,其质量为55g,用细线(体积不计),浸没后量杯中液面由150mL刻度线处上升到350mL刻度线处,拉出捆绑好的小木块和岩石,测得它们的总质量为385g。擦干它们表面的水,求干燥小木块的密度为多少g/cm3?(木块吸水后体积不变)
5 . D5101次列车由重庆北开往成都东,自重庆北到成都东铁路长315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
车次到、发站时间重庆北遂宁大英东成都东
D315到站时间——09∶0009∶1810∶10
发车时间07∶4009∶0209∶20——
(1)列车由重庆北到成都东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2)列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一大桥,用时72s,已知列车全长360m,则该大桥的长度为多少千米?
6 . 如图所示的是第七届全国公路自行车比赛所用的某品牌公路自行车,自行车的质量为14.6kg,其中所用铝合金的质量为12kg,橡胶体积占铝合金体积的(铝合金的密度为3.0×103kg/m3)。求:
(1)公路自行车中铝合金部分的体积是多少m3
(2)所用橡胶的密度是多少kg/m3
2023-10-01更新 | 363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八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7 .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___________cm;
(2)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应调节 ___________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3)如图乙,将凸透镜放在50cm刻度线处不变,把蜡烛放在10cm刻度线处,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清晰的像;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4)在第(3)问的基础上,若将蜡烛向左移2cm,则像向左移动的距离___________2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此时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光屏上 ___________得到完整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5)将图乙中的蜡烛替换为高4cm的LED光源,并将其向右移动到20cm刻度线处,保持图乙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发现光屏上的像高2cm。现在,若保持LED光源和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左移___________cm,光屏上可以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且像高 ___________cm。
2023-10-01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八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8 . 小田在家完成了两个光学实验。
(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小田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可绕ON转动的两块硬纸E、F垂直垂直平面镜放置,如图甲所示。
​​​​
①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某一角度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纸板F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
A.两块硬纸板E、F没有垂直于平面镜
B.两块硬纸板E、F没有在同一平面内
C.入射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②如图乙,将实验装置调整正确后,使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ON,则反射光线将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用量角器分别量出几次实验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
③在第②问的基础上,若只将纸板E绕ON向后转动,保持入射光线的位置不变,在纸板F上___________(填选“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2)如图丙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透明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前方立一支点燃的蜡烛A。
①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是为了 ___________
②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小田透过玻璃板观察调整B蜡烛位置后,发现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_______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___________(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
③为了验证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小明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__________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④实验中,我们看到的未点燃蜡烛B并非实物蜡烛,而是经过光的 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后的虚像。
2023-10-01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八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9 .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B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
(2)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应选择 ______(选填“较缓”或“较陡”)的坡度;
(3)图AB段的路程sAB=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m/s;
(4)在测量小车到C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没有到C点就停止计时,测AC段的平均速vAC将会 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这样测得的平均速度将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023-10-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八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画出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2023-10-01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八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