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3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由电源、开关S、两个小灯泡和甲、乙、丙三个电表(电流表或电压表)组成。闭合开关S后,两个小灯泡均能发光,三个电表均有示数。下列关于甲、乙、丙三个电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电流表,乙、丙是电压表
B.丙是电压表,甲、乙是电流表
C.乙是电流表,甲、丙是电压表
D.丙是电流表,甲、乙是电压表
2 . 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实验报告如下:
【实验器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约10Ω)、两节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___________
【实验步骤】闭合开关,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记录电压表示数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次数

1

2

3

4

U/V

1

2

2.5

3.0

I/A

0.16

0.22


0.26

【实验分析】该兴趣小组分析计算不同电压下的灯泡电阻值,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实验拓展】利用上述器材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 . 明宇同学学习了熔化之后,感觉物理特别有趣,课后做了“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根据实验数据,他作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冰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实验中,将试管放入烧杯的水中加热的好处是_______
(3)图乙中,物质在 B 点时具有的内能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 C 点时具有的内能;
(4)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_ ℃;
(5)接着又继续加热,他发现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 . 同学们在观看交通安全宣传视频时,看到一辆高速行驶的卡车与前方一辆急停的轿车相撞,两车还粘在一起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造成多车追尾事故。一动一静的两车相撞后粘在一起运动的距离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关于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Ⅰ.可能与运动车辆的速度大小有关
Ⅱ.可能与静止车辆的质量大小有关
他们找来斜面、足够长的粗糙平面、橡皮泥、小车(代替运动车辆)和砝码若干,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始终保持乙车起始位置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橡皮泥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在探究猜想Ⅰ时,他们可以通过_________方式改变甲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3)多次实验后,水平面上留下了多个滑行距离的标记,无法区分哪次实验与哪个标记对应。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实验时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通过实验发现,静止车辆质量一定时,运动车辆速度越大,两车滑行距离越远;
(4)在探究猜想Ⅱ时,他们保持斜面小车撞击时速度不变,逐渐减小平面小车质量来多次实验,此时发现两车一起滑行的距离越来越远。于是他进一步推理得出:当运动车辆速度一定时,若静止车辆质量为0,运动车辆滑行距离将无限远。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5 . 琳琳同学跟奶奶聊天时,发现奶奶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琳琳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__________
(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这一实验过程中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
(3)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琳琳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_________(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
(4)琳琳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B”;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B”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琳琳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的道理。
6 . 如图是道路上使用的风光互补LED路灯外形图(a)和电路原理图(b)。有风时通过风力发电机发电,有阳光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并将电能存储至蓄电池中,夜晚LED 灯照明。关于其工作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是并联的
B.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LED灯是用超导材料制成
D.风能和太阳能都是一次能源
7日内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朱子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6月物理测试题
7 . 桔棒俗称“吊杆”“称杆”,古代汉族农用工具,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它是在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当中是支点,末端悬挂一块重石,前段悬挂水桶,当人把水桶放入水中打满水以后,由于杠杆末端的重力作用,便能轻易把水提拉至所需处。图甲是明代科学技术名著《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桔棒图,图乙是示意图,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夫把水桶往下拉时,桔棒属于费力杠杆
B.下拉水桶时,该杠杆的阻力越来越大
C.汲水后将桔槔由水平静止释放,此后桔槔的阻力臂越来越短
D.汲水后农夫用手拉住水桶,使其保持竖直缓慢上升,此过程中地面对农夫的支持力大小不变
8 . 图甲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体感测温门,其内部工作电路可简化为图乙所示。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R0为定值电阻。通过测温门时,若人体温度正常,绿灯亮电铃不响;若人体温度高于37.3℃,绿灯不亮电铃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温门是通过感应人体发出的紫外线来测量温度的
B.工作电路主要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C.人体温度越高,电流表的示数越小
D.A处是绿灯,B处是电铃
7日内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朱子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6月物理测试题
9 . 如图甲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该物质液态比热容比固态比热容______(选填“大”或“小”)。

10 . 利用图所示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阻大小是否有关”,实验时选择加热__________(选填“水”或“煤油”)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原因是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