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37 道试题
1 . 2023年4月12日21时,有“人造太阳”之称的中国“环流器”实验装置,成功实现了403S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自然界还有一种核反应叫核聚变,也就是氢弹所用到的原理。简单点说就是把两个氢原子核撞一块形成一个较重氢原子核,这个过程会释放能量。中国“环流器”是我国探索受控核聚变的重要装置。人们对核聚变的研究源于对太阳能源的认识。太阳主要由氢元素和氨元素组成,太阳中心区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压强约为标准大气压的3000亿倍、密度约为。在此极端条件下,氢原子的所有核外电子几乎都摆脱了原子核的束缚,这些失去电子的氢原子核,有的能克服原子核间很强的静电排斥力而靠得足够近,聚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并释放出一定的能量。
和核裂变相比,核聚变有很多优点,第一,核聚变产能效率高;第二,地球上核聚变燃料氘和储量丰富;第三,核聚变更为安全、清洁。但是可控核聚变发电太难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难。可控核聚变需要的核燃料密度极大,温度极高,大约是1亿摄氏度;要实现受控核聚变,需要将超高温状态下的核燃料,长时间约束在一个非常小的空间内。但是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够承受如此高的温度。为此科学家们想到了利用磁场来约束,其主要结构类似于一个两端相连的闭合通电螺线管,线圈用超导材料制成,可产生强大的电流和磁场,如图所示。由于核燃料在超高温状态下已经变成了带电粒子,磁场对运动的带电粒子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因此超高温状态下的核燃料可以被“托举”在磁场中,避免与容器直接接触。目前,关于受控核聚变的研究工作还在继续,每一次进步都为未来的“人造太阳”注入一缕光芒。

(1)“人造太阳”是通过____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能量;要实现可控核聚变,主要难点有______(填写一项即可);
(2)人们可以利用______来约束超高温状态下的核燃料;超导体电阻阻值______(选填“是”或“不是”)零。
2024-05-2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红河州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
2 . 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5Ω、10Ω、15Ω、20Ω、25Ω、30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

(1)若要探究通过导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请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示数减小。)______
(2)不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______,记下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并将所记录数据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坐标图,根据坐标图可以得出结论:______,在做此实验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将定值电阻换为灯泡;
(3)若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继续探究通过导体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首先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电压表的示数为2V,接着将5Ω的定值电阻换为10Ω,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解决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
(4)不断更换定值电阻的阻值,记录每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图像,依据图像可初步猜想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为:______。当接入30Ω的定值电阻时,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都无法达到实验中需要的电压值,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办法有______(填写一种方法即可)。
2024-05-2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红河州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
3 . 小芳对凸透镜成像十分感兴趣,并做了如下实验探究了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开始时,小芳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放置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调节的目的是______,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接下来小芳将蜡烛移到了光具座的1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成像的。
(3)原本光屏上能观察到一个清晰的像,现在小芳将一副眼镜镜片放置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保持光屏、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小芳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的镜片是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让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除了蜡烛左移之外,还可以将光屏______(选填“左移”或“右移”)。
(4)实验过程中,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用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2024-05-2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红河州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
4 . 学习了杠杆相关知识后,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在实验前他准备了铁架台、带有均匀刻度的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每个钩码质量相同)。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小明认为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小华却认为此时杠杆没有处于平衡状态,你认同______(选填“小明”或“小华”)的观点;
(2)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后,小明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不断调整钩码位置和数量,每次都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______
(3)小明进行多次实验后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小华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于是小华做了如图丙的实验,首先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接着变成倾斜拉,依然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小华认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还可以按照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过程中,多次调整钩码数量和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记下数据,但最终发现每一次实验数据都不满足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______
2024-05-21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红河州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
5 .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着一个装有水的容器,容器底面积为,容器质量为1kg,容器内装有质量为2kg的水,现将一个质量为0.5kg的木块放入容器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此时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1m。(g)求:
(1)放入木块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2)物块所受浮力的大小;
(3)放入物体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024-05-21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红河州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
6 . 2024年初始,我国出现了大范围雨雪天气。如图所示,为保障旅客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们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铲雪的铲子长约3m
B.戴防滑手套铲雪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C.积雪被踩平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汽车刹车后在冰面上的滑行距离变长是因为惯性变大
2024-05-21更新 | 214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7 . 如图为汽车发动机内部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冲程能量转化是将机械能转为内能
B.汽油机在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
C.飞轮转速达到时,气缸内活塞每秒会经历120个冲程
D.汽车在压缩冲程中获得牵引力
2024-05-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红河州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
8 . 如图是两个灯泡的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灯泡的电阻随着电压改变而改变
B.两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发光时,两灯泡亮度相同
C.两灯泡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40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D.两灯泡串联时,的实际功率小于的实际功率
2024-05-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红河州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
9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比值不变
C.电路总功率变小
D.相同时间内,电阻R消耗的电能减小
2024-05-2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红河州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
10 . 请画出图中漂浮在水中的乒乓球A所受的重力G和浮力F的示意图。

2024-05-2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红河州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