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物理兴趣小组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一小组测量豆浆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静止时如图1甲所示。要使天平横梁平衡,首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处,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20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如图1乙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豆浆倒入量筒中,读出豆浆的体积如图1丙所示;
④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⑤上述实验中计算出的豆浆密度值偏大,为减小误差,可将测量步骤的序号排列顺序调整为__________
第二组同学测一小石块的密度(如图2),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烧杯、细线、水和小石块。
(1)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将小石块浸没水中,用天平测出水、石块和烧杯总质量m1
(2)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用天平测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
(4)上述实验过程可简化为如图2所示,设水的密度为ρ
则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2024-02-06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三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如图1,是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过程:
   
(1)通过②③④这3个实验步骤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通过___________(填写步骤序号)这3个步骤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由上面实验过程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___________N,排开水的重力G=___________N,发现FG,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
B.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
C.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
(3)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有___________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物体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另一个物体进行实验
(4)小明也利用类似装置进行了阿基米德原理方面的探究,步骤如图2甲①②③④所示,请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a.按照图甲所示顺序进行实验,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当这四个量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时(用F1F2F3F4表示),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b.图甲中铁球的密度是ρ=___________(请选用F1F2F3F4ρ中的字母表示);
c.图甲中实验顺序最合理的是排列是___________(用图中步骤序号表示);
d.接着小明又进行了如下探究:将溢水杯中注满水放在电子秤上。如图乙,电子秤示数为m1,然后将一个木球轻轻放入溢水杯中静止后漂浮,待杯中水停止外溢时,如图丙,电子秤示数为m2,则m1___________m2(选填“>”、“<”或“=”)。
2023-08-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 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水、烧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图步骤1.按图所示,安装实验仪器.
2.给水加热至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记入表格。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右图中 ____________ 所示。(填“甲”或“乙”)
表格在表格中数据填写完整
时间/min012345
温度/℃909498100(        )100
方法通过 _____________ 来体现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方法叫 ____________
结论水沸腾时要 _________ 热量,但温度 _____________
根据数据描点法画出水沸腾的图像 ______
问题讨论若再将盛有海波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则可以用来进行探究晶体熔化特点的实验,实验中采用此种加热方法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

(2)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
观察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________ ,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_________
使用步骤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时间
D.取出温度计
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上述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讨论
如图,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2020-11-02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4 . 使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时,有如下步骤: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等待一段时间;
c.让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d.用手摸一下热水杯,估计待测热水的温度;
e.按要求正确读数并记录.
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步骤排列应该是_____________
5 . 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的排列顺序是甲、丙、丁、乙
B.丙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丁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甲、乙、丁冲程靠飞轮惯性完成
2024-01-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6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分别在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ad、中点c和图中b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分别为4V、3V、2V和0V,则在图示b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应为 _____V,电源电压是 _____V。
2022-10-19更新 | 3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7 . 为了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提供如图所示的材料,除此之外提供的铺垫材料还有棉布、毛巾。


(1)每次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的____________相同;
(2)在水平桌面上铺垫实验材料的顺序应是________
A.毛巾、棉布、木板  B.木板、毛巾、棉布
C.毛巾、木板、棉布  D.棉布、木板、毛巾
(3)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______力和____________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4)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速度变快,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牛顿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运输机参加某次救灾时,在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先后从飞机上依次释放三个相同的物资。若不计空气阻力,且地面水平,在地面上看,能正确表示物资在空中的排列情况和着地位置的图示组合是________

A.①⑥  B.②⑤  C.③④  D.①④
8 . 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小军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他将两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封闭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并通过短玻璃管与相同的气球相连,两次实验电源电压不变。

(1)在这个实验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气球的体积体现出来的,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_____
(2)甲装置中电阻丝R1R2串联的,其目的是_____,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是否有关;
(3)在装置甲、乙的两次实验中,比较相同时间里气球A与C体积变化情况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是否有关;
(4)若甲、乙两装置同时实验,在相同的通电时间里,A、B、C、D四个气球胀大的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
2022-03-04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9 . 小明听说盐水浸泡水果可以杀菌,为了测定盐水的密度,小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2)他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1.2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_______g;
(3)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丁所示,则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小明发现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会_______(偏大/偏小),小明仔细思考了一下,想到了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_______(请排列乙丙丁三幅图的正确顺序);
(4)接下来小明利用18cm长的吸管、细铜丝、石蜡等材料自制了一个密度计,如图戊所示,他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中,他用刻度尺测出吸管露出水面的长度是10.8cm,然后他再将该密度计放入另一杯盐水中,吸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6cm。则此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kg/m3。(ρ=1.0×103 kg/m3
2022-07-0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物理试题
10 .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收音机、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声源的是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三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C.将泡沫小球放在鞋盒上,比较小球弹起的距离
(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三种实验方案设计的,其中与方案C相对应的是______
(4)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
(5)下面的四个实验中:
a.用钢琴和小提琴演奏同一种乐曲时,很容易区分是哪种乐器演奏的。
b.把树枝放到自行车的辐条中,研究自行车转的快慢发出的声音。
c.把发声的音叉放到水中,激起水花。
d.在大钟上绑一个小沙袋,让沙子沿小孔流出来,在大钟下放一张白纸,敲响大钟,沿直线方向匀速拉动白纸,看到沙子在纸上的图形是个曲线。
上面的四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实验有:________。(填序号)
材料响度
毛衣较响
报纸
棉花较响
泡沫

表一

材料距离
毛衣较长
报纸
棉花较短
泡沫较短

表二

材料距离/m
毛衣3.5
报纸4.1
棉花2.5
泡沫3.0

表三


2020-10-15更新 | 71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