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9 道试题
1 . 物理兴趣小组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一小组测量豆浆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静止时如图1甲所示。要使天平横梁平衡,首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处,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20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如图1乙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豆浆倒入量筒中,读出豆浆的体积如图1丙所示;
④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⑤上述实验中计算出的豆浆密度值偏大,为减小误差,可将测量步骤的序号排列顺序调整为__________
第二组同学测一小石块的密度(如图2),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烧杯、细线、水和小石块。
(1)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将小石块浸没水中,用天平测出水、石块和烧杯总质量m1
(2)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用天平测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
(4)上述实验过程可简化为如图2所示,设水的密度为ρ
则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2024-02-06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三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小东用溢水杯、弹簧测力计、烧杯、水、重物及细线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完成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1)请根据图中的操作示意图排列出小东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
(2)试验中所用重物的重力为______N,物体所受浮力是______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______,小东的实验结果与阿基米德原理______(选填“相符”或“不相符”);
(3)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丁中的操作中,只将重物的一部分浸没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2)想同的结论;
(4)小东根据实验过程计算出物体的体积是______m3,进而计算出物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g取10N/kg,ρ=1.0×103kg/m3
   
2023-05-0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勐罕镇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3 . 小兵同学要测定某种金属颗粒的密度,现有一架托盘天平、一盒砝码、一个烧杯和足量的水,他的实验有如下四个步骤:(已知水的密度为ρ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横梁使其平衡;
②把待测的金属颗粒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并溢出部分水,然后用天平称出金属颗粒、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1
③用天平称出盛满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2
④用天平称出待测的金属颗粒的质量m3
(1)请你帮他排列出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______
(2)写出待测金属颗粒的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
2022-11-01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八一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4 .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按正确的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______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
(2)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______
(3)实验过程:a、在玻璃杯中盛上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为130.2g;
b、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下图所示,则为______g;
c、则此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2021-09-1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铁路一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5 . 如图所示,这是小强同学设计的测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及他的操作示意图;

A.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如图乙);
B.将一袋牛奶倒一部分在空烧杯中,测得总质量为m(如图丙);
C.再将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V(如图丁);
D.计算出牛奶的密度。
(1)测量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他应将横梁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调节好后,小强测得牛奶的质量m=______g。
(3)请你帮小强计算出牛奶的密度______kg/m3
(4)其实小强设计的实验步骤有明显的瑕疵,由于往量筒中倒牛奶时不可能倒尽,因此按他设计的步骤测出的牛奶密度值将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细心而聪明的你一定已经发现,只要调整一下操作顺序就可以避免这一瑕疵,说说你调整后的操作顺序:______(请重断排列A、B、C、D的顺序)。
2021-05-0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6 . 小东用溢水杯、弹簧测力计、烧杯、水、重物及细线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完成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1)请根据图中的操作示意图排列出小东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
(2)物体所受浮力是______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______,小东的实验结果与阿基米德原理______(选填“相符”或“不相符”)。
(3)小东根据实验过程计算出物体的体积是______,进而计算出物体的密度是______kg/g=10N/kg)。
7 . 初二十四班的小王同学长期沉迷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当中,不能自拔,在学习测量的知识时,他遇到了一些问题,你能和他一起回答吗?

(1)如图,铅笔的长度应 ______ cm。若该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 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图乙中停表的分度值是 ______ ,读数是 ______
(3)如图丙量筒的量程为 ______ ,被测物体的体积为 ______
(4)某同学为测定语文书的纸张厚度,采取如下步骤:
(a)量出一叠纸的厚度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检查了零刻度是否磨损;
(c)计算每页纸的厚度d =______;
(d)取得语文书内100页叠齐压紧。
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用序号字母)是 ______ ,这里用到的测量方法是 ______ (选填“化曲为直法”“滚轮法” “配合法” “累积法”)
2020-12-04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育华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8 . 洋洋同学在用天平测质量实验中.

(1)天平调节平衡后,洋洋按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来称量橡皮泥的质量,小江立即对洋洋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_____;②_____
(2)改正错误后,洋洋测量橡皮泥质量的步骤如下:
①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②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放在天平左边托盘上;③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归零;④将橡皮泥放在天平左盘中,向右盘中添加合适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再次平衡.
洋洋测量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是_____(填序号).
(3)洋洋还想用天平测出100g的水备用,他先用如图乙所示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接着需要向右盘中再添加_______g的砝码,然后往左盘烧杯中缓慢注水,当看到指针摆动如下列_____图所示状态时,再改用滴管加水至天平横梁恢复平衡.
2019-04-04更新 | 510次组卷 | 3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泰兴市黄桥教育联盟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
9 .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按正确的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 ___________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C.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D.计算出盐水的质量和密度,填入下表中.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2)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__________
2018-12-11更新 | 350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10 . 小红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实验序号1234
U/V0.51.01.52.0
I/A0.070.120.170.22
(1)请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且导线不允许交叉;_____
(2)小红将10的电阻作为R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通过调节变阻器滑片P,测出四组不同的电压和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中。通过数据分析和观察电表,她发现在实验中存在一个失误,该失误是实验前电流表______
(3)数据修正后,小红绘制了图乙中的a图像。由图像可知,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_____,图中U0I0的比值为____
(4)将电阻换成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过程,绘制出图乙中b所示图像,b图像是一条曲线,是因为灯丝电阻随__发生改变,图乙中ABC三点对应的阻值为RARBRC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
(5)若某次调节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加了,同时小灯泡电阻变化了,则___ (选填“”“”或“=”)。
7日内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物理(内蒙古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