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小红和小华同学分别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且保持不变)、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待测电阻各两个,导线若干。小红选用的待测电阻的阻值大于小华选用的待测电阻的阻值,其余器材均相同。小红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至某位置,两电表的示数如图(a)和(b)所示。小华将变阻器滑片P移至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3伏、电流表示数为0.3安,移动滑片,发现电压表示数变小。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 在小红实验中,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欧;
(3)在小华实验中:电压表并联在______两端(选填“待测电阻”或“滑动变阻器”);
(4)通过计算说明实验时所用的电源电压______
2024-01-25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2 . 小金同学在便利店看到店员打包汤料的过程:先将一个塑料袋套在纸杯里(近似看作一个圆柱形容器),如图(a)所示,然后在塑料袋中加入汤料,如图(b),当在塑料袋中加入一定高度的汤料后,提起塑料袋,纸杯也随塑料袋一起被提起静止在空中,如图(c)所示。

为了探究原因,他查阅资料后得知:当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之间会产生一个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静摩擦力;物体间的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其大小与接触面材料和压力大小有关,并找到如下表数据:

接触面材料

木板—木板

橡皮—铸铁

压力大小(N)

2

4

6

2

4

6

最大静摩擦力(N)

0.8

1.6

2.4

1.6

3.2

4.8

(1)分析比较上表中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变化情况,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接触面材料相同时,______
(2)由图(c)可知,塑料袋对纸杯的静摩擦力方向______
(3)请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信息,分析当塑料袋内加足够高的汤料后,纸杯能被提起并静止在空中的原因:______
2024-01-25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3 .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0保持不变,方框中连有两个完好的小灯L1、L2,为了判断出小灯L1、L2的连接方式,以下方案可行的是(  )
①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是否发光
②拆除小灯L1,观察小灯L2是否发光
③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L1两端,观察电压表示数
④将电流表与小灯L1串联,观察电流表示数

A.①和②B.②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
2024-01-25更新 | 31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4 . 小红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将电源(电压为1.5伏整数倍不变)、开关、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电流表串联,再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小红规范操作,闭合开关,观察电表示数,并计算出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比值为10欧。她移动滑片至某位置,发现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比值减小为4欧。经过思考后,小红重新正确连接电路,改变滑片位置后,再次闭合开关,观察到两电表示数如图(a)(b)所示。继续移动滑片至变阻器最右端,再移至变阻器最左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在图(b)所示位置基础上分别偏转了7小格与2小格。

根据上述信息
①求电源电压U
②如图为小红重新实验时的实物连接图,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补上未画出的导线;

③根据上述信息,将实验数据填写在下表中,并计算待测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电阻(欧)

电阻的平均值(欧)

1





2




3




2024-01-16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5 . 如图(a)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油量仪表的简易电路图。电源电压为18伏,的阻值为5欧,变阻器上标有“”字样,下表是研究连入电路阻值与油的体积大小规律时测得的数据。闭合开关S,观察到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伏。
连入电路的阻值(欧)50403020151050
油的体积(升)1.502.002.503.003.253.503.754.00
①求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②求此时的阻值。
④该同学往原油箱中注入体积为的油,重新闭合开关S后,观察到电压表示数如图(b)所示。继续往油箱中注入体积为的油,再闭合开关S,该同学发现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油量已到达最大值。
(a)求注入第二次油后电压表示数。
(b)计算比较两次注入的油体积的大小关系。

2024-01-16更新 | 40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6 .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杨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他将一柱体缓慢浸入盛有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溢水杯中水面逐渐上升,直到水面上升至溢口处,水从溢口流出,流入小烧杯中。小杨利用力传感器测量了柱体受到向上的拉力F,与小烧杯和溢出水的总重力G,并计算出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与溢出水的重力G溢的大小,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柱体重为10牛,小烧杯重为2牛)

序号

F(牛)

G(牛)

(牛)

(牛)

1

8.0

3.0

2.0

1.0

2

6.0

5.0

4.0

3.0

3

4.0

7.0

6.0

5.0

4

2.0

9.0

8.0

7.0

①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到________力的大小等于______力的大小;
②比较序号1~4中大小关系,可得初步结论:柱体浸在水中,________
③小杨认为实验结果与阿基米德原理内容不相符。请分析小杨的实验过程,写出小杨操作中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___
2024-01-16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7 . 如果把空气比作海洋,我们就生活在这层海洋的底部。由于大气也受到重力作用,大气会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我们称它为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空气密度随海拔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序号

海拔(千米)

大气压强(标准大气压)

空气密度(千克/米3

1

0

1.00

1.29

2

2

0.78

1.01

3

3

0.69

0.91

4

5

0.53

0.74

5

8

0.35

0.51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初步结论:_________
②小明为了计算出大气层的厚度,有如下的推理:
如图所示,设想人将手摊开,手掌面积为S,手掌距大气“海面”的距离为h,手掌上方受到的大气压力等于手掌上方体积为Sh的空气柱所受的重力G。则手掌上受到的大气压强为。若空气密度为ρ,则

由表中数据可知海拔0米处大气压强值为1标准大气压,该值约为1.01×105帕。
小明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地球的大气层厚度约为80~100千米”,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请写出小明的推理是否合理,并简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的原因____________
2024-01-16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8 . 小明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实验,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______状态,电流从电流表的______接线柱流入。如图所示,若小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可判断变阻器的接线柱_______接入电路中(选填“AB”“AC”或“BC”)。

2024-01-16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9 .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可选用_______体积的同一物质进行探究;为检验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还应选用_______物质进行实验。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实验中,将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浸入液体______深度处(前三空选填“相同”或“不同”),并观察U形管两液面_______的变化来比较压强的大小。
2024-01-16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10 . 材料与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两根合金丝甲、乙串联在电路中,甲两端电压是乙的两倍,则合金丝阻值之比______,合金丝长度关系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它们同时减短一半后,串联回原电路中,通过合金丝的电流之比______
2024-01-16更新 | 18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