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4 道试题
1 . 一质量为900g、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2cm的不吸水圆柱体放在盛有4.2kg水的薄壁(厚度不计)柱形容器内,容器底面积为300cm2,如图所示。打开阀门K,放出3kg的水后关闭阀门(=1.0×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柱体的密度为0.75×103kg/m3
B.放水前水面距容器底部的高度为l4cm
C.放水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21N
D.放水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
昨日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题
2 . 如图是运动员滑冰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滑行时只受重力的作用
B.冰刀做得很薄可以减小对冰面的压强
C.停止蹬地后不会立即停下是由于他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蹬地后开始滑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题
3 . 古代的《墨经》对光现象就有了记载。图中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
C.筷子“折断D.水杯影子
7日内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题
4 . 实验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实验前,他们设计了实验探究的思路: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物理上把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法。
(2)根据图甲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_。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____端(选填“A”或“B”)。

(3)检查图乙,发现有一根导线接错,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画出正确接法,且导线不交叉。_______
(4)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记录第1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后,为完成后续实验,应逐渐将滑片向________端移动(选填“A”或“B”),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读数为________A。
次数12345
电压U/V0.81.01.21.41.6
电流I/A0.080.10
0.140.16
(5)分析实验数据可得结论: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____
(6)某同学用小灯泡代替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发现无法得出(5)中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题
5 . 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始执行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如图所示为火箭发射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器加速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
B.探测器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
C.探测器到达月球后质量会变大
D.探测器与地面指挥中心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7日内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美丽乡村建设的工地上,工人使用一个_______(选填“定”或“动”)滑轮匀速提升重300N的建筑材料(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人的拉力为_______N。

7日内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照相机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制成的D.投影仪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制成的
7日内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题
8 . 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汞在温度降低至-269℃时,电阻值就变成了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具有这种特性的物质叫“超导体”。
低温为什么能发生超导呢?基于初中知识,我们建立一个简易模型进行理解,将导体的原子核与核外受到约束的电子(能量较低而不能自由运动〉组成“原子实”,可类比成小球。原子实做着热运动,穿行其间的自由电子会与它发生碰撞,表现为导体对自由电子传导的阻碍,即电阻。导体温度降至极低时,它们的热运动都趋于消失,通电时自由电子就可以不受阻碍地定向通过导体,宏观上就发生了低温超导现象。
高压也能让材料发生超导。理论上,某种导体在相当于260万倍标准大气压的高压环境下,15℃的“高温”(相对极低温)也能发生超导现象。在这样极高的压力下,原子实排列成紧密的堆垛形式,如图所示,原子实仅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做热运动,几乎没有空间表现热运动,就像热运动消失了一般。此时原子实堆垛间的间隙就成为了稳定的自由电子通道。通电时自由电子就能在间隙中零阻碍地定向移动,宏观上就显示出超导现象。

常见输电过程中,约7%的电能因导线发热耗散掉。若输电线缆选用超导材料,就可大大减少由于电阻引发的电能损耗。2021年12月,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液氮超导输电线工程在上海投运,实现了我国在“高温”超导输电领域的领先。
(1)实现超导现象的方式有低温和______________
(2)极低温度下,原子实与自由电子的__________都趋于消失,通电时自由电子在导体中通行无阻,发生低温超导现象。
(3)超高的压力限制了__________的热运动,通电时自由电子在原子实间隙中定向移动所受到的阻碍为零,发生高压超导现象。
(4)超导技术的一大应用前景是制作输电线缆,这样可以减少电能由于_________引发的电能损耗。
7日内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题
9 . 实验小组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释桔槔的使用原理。

(1)实验前,杠杆水平静止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__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将杠杆左下角物块M取走后,不调节平衡螺母,杠杆________保持水平位置静止(选填“仍能”或“不能”);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进行多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212.0124.0
225.0110.0
3310.0215.0
4312.0318.0
①分析表中的数据,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用表格中的字母表示)。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②如图乙,此时在右侧钩码下端加挂一个钩码,杠杆会________(选填“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3)桔槔是我国古代的取水工具,如图甲,在井边竖一根树权,架上一根横木,横木的一端绑上大石块,另一端系绳和水桶,简化图如图乙。若水桶盛满水后,为减小人向上提水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石块的质量或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杠杆的支点;

(4)图丙为桔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模型图,A处所吊水和水桶的总质量为m1O处为支点,杠杆的质量为m0,重心在C处,B处所挂石块的质量为m2AO=l1OC=l0OB=l2。请写出的表达式,l2=________(用字母m0m1m2l0l1表示)。
7日内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题
10 . AI机器人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国自主研发的某款人形机器人身高1.65m,质量55kg。某次测试中该机器人用100N竖直向上的力将箱子在2s内匀速抬高1m。求:
(1)机器人所受的重力;
(2)2s内机器人对箱子所做的功;
(3)2s内机器人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7日内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