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实验室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试按照温度计使用的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起来______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进行读数
D.取出温度计
E.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3)请写出图中温度计的正确读数为:______℃。
2023-12-2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 . (1)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试按照温度计使用的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起来___________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进行读数        
D.取出温度计             
E.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3)请写出图中温度计的正确读数,分别为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 。
3 . 微波和微波炉

在中国科技馆主展厅二楼A厅有一个介绍电磁波大家族的地方,我们从那里可以了解到不少知识.

按照频率的顺序把电磁波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如图所示.波谱中频率不同的电磁波,其波长也不同,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它们主要应用有:无线电波用于通信;微波用于微波炉、卫星通信等;红外线用于遥控、热成像、红外制导等;可见光是生物用来观察事物的基础;紫外线用于医用消毒,验证假钞;X射线用于CT照相;伽马射线用于医疗.

收音机(无线电) 电视     微波炉     电热锅       太阳灯            X射线     (原子)核辐射

对于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份子微波来说,它是一种很有“个性”的电磁波.微波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反射、穿透和吸收.微波碰到金属会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而对于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物质不同,对微波的吸收能力不同,水分子对微波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对微波的吸收能力比水小得多,因此,对于食品来说,含水量的多少对微波加热效果影响很大,微波能进入食物达5cm深,并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运动,水分子间相互碰撞、摩擦而生热,结果导致食物被加热.微波炉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对食物进行加热的.

用普通炉灶蒸烤食物时,热量总是从食物外部逐渐进入食物内部.而用微波炉烹饪食物时,热量直接深入食物内部,所以用微波炉烹饪食物的速度比普通炉灶快4至10倍,热效率高达80%以上.目前,其他各种炉灶的热效率无法与它相比.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m/s.
(2)将可见光、无线电波、微波按照波长从长到短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
(3)微波炉加热食物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
(4)用微波炉烹饪食物速度快、效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018-07-23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综合练习(二模)物理试题
4 . 闯红灯、压实线都是违反交通规则的驾驶行为,为引导文明驾驶、保障交通安全,某十字路口设有红绿灯及压实线拍照系统。红绿灯内部的发光板上排列着由150个LED灯所组成的发光点阵,该型号的LED灯在不同电压下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从而交替发出红灯、黄灯、绿灯等交通信号,已知该型号LED灯的工作电流是20 mA,当两端电压为1.5 V时发红光,当两端电压为2V时发黄光,当两端电压为2.5 V时发绿光,压实线拍照系统的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由感应器(电阻忽略不计)、压敏电阻Rx、电阻箱R、滑动变阻器R'、单刀双掷开关等组成,其中电源电压为24 V,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通过感应器的电流达到或超过10 mA时,感应器报警,并触发抓拍设备工作进行拍照取证;当通过感应器的电流达到或超过24 mA时,感应器会被损坏。

(1)在一次信号周期中,红灯亮30 s、黄灯亮5s、绿灯亮30 s,则一个信号周期中该盏信号灯共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
(2)现要求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达到或超过1×104 N时,感应器触发抓拍设备进行拍照,以下是调试该电路的步骤:
①电路接通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最左端,根据实验要求,应将电阻箱调到一定的阻值,这一阻值为________Ω;
②将开关拨至2闭合,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直至感应器报警;
③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感应拍照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3)在(2)已调试好的电路中,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为避免感应器被损坏,压敏电阻所受压力不得超过多少?(       )
(4)在调试过程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接入阻值R',即可改变报警时的压力。则设定报警压力F与滑动变阻器的接入阻值R'之间的关系图像为________

A. B. C. D.

5 . 探究磁体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1)小明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磁场如图所示,实验时将小磁针先后放在条形磁体周围不同位置处,记录小磁针在各处静止时N极的指向.通过实验可知,磁场具有方向,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一般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小红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如图所示   

①将玻璃板平放在磁体上,并在玻璃板上均匀撒上一层铁屑,轻轻敲击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轻敲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__,铁屑在磁场中被________成一个个小磁针,从而在磁场中有序地排列起来.
②再在玻璃板上放一些小磁针,记录这些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③人们仿照铁屑在磁场中排列的情况和小磁针N极的指向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物理学中把这样的曲线叫作________
(3)小林用如图装置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实验时接通电路,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周围的不同位置如图,记录通电螺线管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并画出了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感线

①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再重复上述步骤;
②比较所画的两幅磁感线,可以看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________周围的磁场相似,且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与________方向有关,它的极性可以用________定则来判断;
③实验中小磁针的作用是________
2019-01-04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沪粤版九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六章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练习题
6 .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
(1)某小组在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后,开始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小明提出按照abcd的步骤进行实验,同组的小华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样做实验误差较大,造成较大误差的原因是什么______?为了减小误差,同学们对实验方案进行了优化,正确的操作顺序是什么______?(用字母序号表示)
(2)优化实验方案后,他们进行了实验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待测物体重(G/N)空桶重(G/N)物体在水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N)液体与桶总重(G/N)
1.10.20.680.58

请写出待测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要比浮力略小。不考虑弹簧秤读数的误差,如果问题出现在b步骤操作过程中,则你认为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4)请你写出该实验的实验结论______
2022-08-1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7 . 初三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提供的器材有:杠杆、钩码(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弹簧测力计。

(1)第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实验过程,经历如下一些操作步骤:
a.安装好杠杆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b.改变两边钩码数量,重复以上步骤再做两次实验
c.改变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实验数据     
d.在杠杆两边分别挂上数量不同钩码
①本实验的合理操作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 
②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如图甲所示,在 A 处挂两个钩码,为了使杠杆水平平衡,在 C点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沿图示方向斜向下拉,当测力计示数 F1___________N 时,杠杆将水平平衡; 
③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所以对于杠杆“哪边重往哪边沉”这句话的理解,这里的“重”实际指的是___________比较大; 
④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的 D 点挂一个重物 G,在杠杆右端的 E 点施加一始终竖直向下的拉力 F2,使杠杆由水平位置缓慢转动到图中虚线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在此过程中拉力 F2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课后,第一小组同学换用如图丙所示的杠杆进行了深入探究,发现与前面的杠杆平衡条件的结论并不相符,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若将钩码的悬挂点由 A 移至 C(钩码个数不变,OB 的位置也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 . 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一桶色拉油是地沟油,小丽为解除妈妈的顾虑,在网上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103kg/m3~0.93×10kg/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103kg/m3~0.95×103kg/m3之间,她决定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

(1)小丽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B.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g;
C.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______g;
D.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_____cm3
(2)小丽计算出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g/cm3,由此,小红判断色拉油的品质是______(选填“合格”或“不合格”)的;
(3)分析小丽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她测量的色拉油密度结果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小丽通过反思后想到:其实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上面的实验步骤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少上述实验的误差,她调整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9 . 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路况的改变.路面积雪经车辆压实后,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减小,汽车易左右滑摆.同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也难以控制,一旦车速过快、转弯太急,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专家研究表明,气温不同,积雪的厚薄不同,对汽车的危害也不一样.当积雪厚度在,气温在0℃左右时,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融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提出问题: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为什么水不再结冰了?
猜想与假设: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针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
猜想:_____
理由:_____
设计实验方案:针对你的猜想,晓欣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实验方案及主要步骤如下:
取三个杯子,分别盛清水、淡盐水、浓盐水,放入冰箱里,每隔5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温度,并观察是否有结冰现象,若结冰,结冰的顺序是否是清水、淡盐水、浓盐水。
进行实验、记录数据:(略)
分析与交流:嘉嘉对晓欣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觉得需要改进,你觉得哪里需要改进:_____
得出结论:(略)
2020-02-2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临汾平阳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