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7 道试题
1 . 小红想测出一个实心小木球的密度,但是她发现小木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小红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 a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1
②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③用细线将小木球系在小铁块上,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④从水中取出小木球,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天平平衡时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d所示,记录小木球的质量为m          
⑤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小木球的质量m=11.2g,小木球的体积V= _____cm3,计算出小木球的密度ρ= _______ kg/m3。此密度值比小木球密度的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
(2)实验后,她总结经验,发现了误差较大的原因,而后思考出:如果不用天平,只在步骤③后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小木球的密度。请你写出此步骤:___________。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小木球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请写出推导小木球密度表达式的过程。
2023-09-1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宁夏吴忠市第四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2 . 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_________
(2)在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__个钩码;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与原来相比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 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一个蜡块的密度,他们利用天平、量筒、适量的水、铝块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将蜡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情况如图1所示,则蜡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3)测完质量后,按照图2所示步骤,完成了蜡块体积的测量,由图可知,蜡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
(4)通过计算,测得蜡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5)受甲同学实验的启发,乙同学进一步简化了实验步骤,在实验时除了利用原有的量筒、适量的水,又找了一根细针,不用天平也测出了蜡块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测量步骤补充完整(测量的物理量需用字母表达):
①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录此时水的体积V0
________
③用细针缓慢地把蜡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记录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该蜡烛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
2023-09-18更新 | 3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4 . (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图中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杠杆上的刻度均匀。
(1)实验前,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杠杆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直接测量________
       
(2)他们完成一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1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0.15m。于是甲同学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一定科学,理由是________
(3)他们继续进行实验,在杠杆平衡后,他们在图丙所示的A位置挂上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在B位置挂上_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
(4)如图丁,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右侧钩码,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把左侧钩码的拉力作为阻力,右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为动力,此时的杠杆是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请在丁图中画出此时拉力F的力臂l_______
2023-09-1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5 . 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装有沙子的带盖塑料瓶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
(1)甲同学列举了三个常识,分别做出了三个猜想,其中对应常识1的是猜想______(填序号);

常识

猜想

常识1:木头漂在水面,铁钉沉在水底

常识2: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常识3:人从泳池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感觉身体变轻

猜想1: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2: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依次做了如下实验:

   
由测量数据可得:B步骤中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N;
(3)根据A、B、C的结果,他们得出猜想1是正确的;但是根据A、C、D的结果,他们又得出猜想1是错误的。请你分析上述现象,导致结论矛盾的原因是______
(4)猜想1的验证实验结束后,他们在猜想中补充了新的影响因素,然后继续实验。接下来根据A、D、E对猜想2进行验证,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5)为验证猜想3,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瓶子中的沙子倒掉一些,在物体总体积不变时达到减小物体密度的目的,接着他仿照步骤D进行实验,发现此时测力计示数小于1.8N,便认为该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他们在该实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6)在进一步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之后,利用图中的测量数据,还可以计算出其它一些物理量(水的密度已知)。下列物理量中不能计算出的是______
A.物块的体积  B.物块的密度  C.盐水的体积  D.盐水的密度
2023-09-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6 . 小昆在学习磁现象时看到老师用磁铁吸起―元硬币,知道了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又听爷爷称硬币为“镍币”。他想知道制作一元硬币的材料是否是纯“镍”,于是便设计了如下测量一元硬币密度的实验方案。(ρ=8.9×103 kg/m3

(1)小昆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小昆选用了10枚相同的硬币进行实验,用天平称量硬币的质量时,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硬币的质量,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______
(3)改正错误后,测量时,在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由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转至右侧,此时小昆的下一步操作是(选填“A”、“B”或“C”)______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分度盘上的指针指到中央刻度线
B.取下最小的砝码,并向右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C.向右调节游码
(4)当横梁再次平衡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10枚硬币的质量为______ g,图丁是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液面情况,放入10枚硬币后液面升高到38mL处,小昆所测一元硬币的密度是______kg/m3,他由此判断制作一元硬币的材料不是纯镍;
(5)与小昆同组的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硬币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桶、溢水杯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小空桶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1;
②将硬币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V1,如图2;
③将烧杯中水倒掉,从水中取出硬币,如图3;
④将硬币放入小空桶,小空桶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V2,如图4,若水的密度用ρ表示,则被测硬币的密度为______(用V1V2ρ表示);写出推导的过程。
2023-09-1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中心学校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7 . 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一个蜡块的密度,他们利用天平、量筒、适量的水、铝块等器材, 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将蜡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情况如图 1 所示,则蜡块的质量是______g;
(3)测完质量后,按照图 2 所示步骤,完成了蜡块体积的测量,由图知,蜡块的体积是______cm3
(4)通过计算,测得蜡块的密度是______g/cm3,实验后发现蜡块上附着气泡会导致测得蜡块的密度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5)受甲同学实验的启发,乙同学进一步简化了实验步骤,在实验时除了利用原有的量筒、适量的水, 又找了一根细针,不用天平也测出了蜡块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测量步骤补充完整(测量的物理量需用字母表达):
①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录此时水的体积 V0
______
③用细针缓慢地把蜡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记录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 V1
④蜡块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ρ);
(6)小刚同学学完浮力的知识后,对测液体的密度很感兴趣,如图所示,有一正方体木块,边长为L,漂浮在水中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L1,漂浮在某种液体中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L2,试推导出液体密度ρ的表达式,用已知量表示(水的密度用ρ表示)(        )
       
2023-09-14更新 | 5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宁夏吴忠市第三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U形管内装有适量清水。通过下列实验,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
   
(1)U形管压强计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可通过______(选填序号)方法进行调节。
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在实验中通过比较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_
(3)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

实验次数

液体

液体深度

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1

2

3

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4)在(3)实验基础上,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小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A.B两种液体中,如图2所示,小明得出结论:A液体密度较大。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_
(5)某同学通过将上述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3,来测量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压强计另一端也用橡皮管连接一个探头,连接好后,当两个探头处于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②将左边的探头放入已知密度为的液体中,距离液面深处,然后再将右边的探头放入右边未知液体中,直至______,记录探头到液面深度
③则未知液体密度______
2023-09-1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宁夏银川市英才学校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9 .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将一个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
b.向空烧杯中缓慢注入清水,直到没过金属体一段距离(烧杯未加满水),如图乙中①∼⑤所示,待示数稳定后分别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5
c.如图乙中⑥所示,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盐,并轻轻搅拌,直至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为F6
(1)图乙中______(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图④中,金属体下表面所受到的液体压力F=______(用测力器的字母来表示);
(2)图乙中______(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在图③中,金属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______(用已知量ρg和测力器的字母来表示);
(3)因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可知图⑤、⑥中,F5______F6(选填“>、=、<”),图⑥中盐水密度:ρ盐水=______(用已知量ρ和测力器的字母来表示)。
2023-09-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宁夏银川市英才学校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0 . 小明帮爷爷浇菜园。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
   
(1)分析上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得出结论: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戊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图象__________(选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与深度的变化情况;由图象可知: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_N, 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2023-09-1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宁夏吴忠市第四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