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调节蜡烛的烛焰与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保持蜡烛和凸透镜在甲图中的位置不动,实验中能为了用光屏承接到烛焰的实像,光屏应在光具座上_______cm(填“50~60”、“60~70”或“70~100”)的刻度范围内移动;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放在30cm刻度线处,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人在甲图中_______(填“A”或“B”)点向光屏看去,光屏上可看到烛焰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像;
(3)模拟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应在步骤(2)的基础上将蜡烛向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并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同时取下光屏,在甲图中_______(填“A”或“B”)点可以直接用眼睛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移动蜡烛使它从零刻度线处逐渐靠近凸透镜,透过透镜能观察到乙图中的像都有_______(填序号数字),请将代表像编号的序号数字按烛焰像出现的顺序依次排列_______
(5)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位置A时,观测到在位置C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图丙)。若把蜡烛移到位置B,请在丙图上作图找出蜡烛上的S点通过透镜成像的位置S'________
2023-04-1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2 . 如图是一种自然奇观,我们会看到太阳周围出现一个七彩“光环”,这就是“日晕”.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____、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说明了太阳光是______(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2018-05-16更新 | 468次组卷 | 3卷引用:初中物理大单元作业设计人教版八上4.5光的色散
3 . 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字母):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沿玻璃板位置划线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b___________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如题图乙所示);
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
(2)在实验过程中,小李让玻璃板沿垂直于轴方向靠近蜡烛,为了完成实验探究,小李应将蜡烛__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蜡烛,同时观察到蜡烛的像将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他若将玻璃板沿轴方向水平向右移动,则他将观察到镜中的像___________(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
(3)小怡同学将蜡烛取走,在位置放一张白纸,结果在白纸上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像;将取走,正立放置一电子手表在该位置,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时间如题图丙所示,则实际的时间是___________
2023-05-12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顺峰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4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多次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进行实验
B.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靠拢,调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C.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清晰的像
D.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
E.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
(2)实验时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
(3)实验前小东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节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cm。
(4)接着,小东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利用了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 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
(5)在图乙中,当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若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 ______
A.应将光屏向右移动,像是放大的虚像B.应将光屏向左移动,像是放大的实像
C.应将光屏向右移动,像将变小    D.应将光屏向左移动,像将变小
(6)在图乙中,若在蜡烛和透镜保持不动的情况下,将光屏移动至更靠近凸透镜A的a点,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现将一透镜B置于蜡烛和透镜A之间的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又呈现蜡烛清晰的像,则透镜B为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此原理应用于矫正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7)小东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利用上述器材增加一个实验步骤验证小亮的观点,实验步骤是 ______
2022-10-20更新 | 50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苏科版)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4.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两个步骤:
(1)实验中,平面镜应______于纸板(填“平行”或“垂直”);
(2)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在甲图中,如果光线沿BO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______(填“会”或“不会”)与OA重合,说明了______
6 . 如图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
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
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
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2)在实验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是为了___________
(3)步骤D中点燃蜡烛A的好处是___________
(4)同桌的右座位的同学说看不到蜡烛的像,为了让同桌也能够看到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同桌_____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看到蜡烛的像。
7 . 如题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下面步骤b中横线处的内容是___________,实验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字母);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沿玻璃板位置划线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b___________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1′;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A2A2′、A3A3′(如题图乙所示);
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
(2)在实验过程中,小李让玻璃板沿垂直于CD轴方向靠近蜡烛A′,为了完成实验探究,小李应将蜡烛A__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蜡烛A,同时观察到蜡烛的像将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他若将玻璃板沿CD轴方向水平向右移动,则他将观察到镜中A的像___________(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
(3)小怡同学将蜡烛A′取走,在A′位置放一张白纸,结果在白纸上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像;将A取走,正立放置一电子手表在该位置,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时间如题图丙所示,则实际的时间是___________
8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明明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
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
(1)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填写实验步骤前的字母);
(2)步骤c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3)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察到蜡烛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cm。
2022-04-04更新 | 3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崇阳县第一中学初中部宏志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9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多次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进行实验,并记录各次物距、像距和像的特点
B.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靠拢,调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C.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清晰的像
D.记录物距、像距和像的特点
E.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将凸透镜固定在 50cm 刻度线处
(2)小明实验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f=10cm,当烛焰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承接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接着把烛焰移至 20 cm 刻度线处,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小明把蜡烛放在光具座的 35 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以承接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的实像,利用此原理制成了___________
2021-12-31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寒假自学课】2022年八年级物理寒假精品课(沪教版) 开学测模拟试卷二
10 . 小童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面是他实验中的几个操作:
a.点燃一支小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将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面,移动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b.记下蜡烛A和B的位置
c.移去玻璃板、蜡烛A及光屏,用直线连接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d.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立一块玻璃板,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1)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
(2)根据你的实验经验,实验中应选用 _______(填“厚”或“薄”)玻璃板;
(3)在做步骤a时,眼睛应从玻璃板_______(填“前”或“后”)面观察,若实验中小童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的位置都无法与A的像重合,其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
(4)在完成步骤a后,若移去蜡烛B,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在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5)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接下来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改变蜡烛的位置多次实验               B.把玻璃板换成平面镜重做实验
C.选用长度不同粗细相同的蜡烛重做实验
(6)小童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图乙,通过分析可知: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
(7)实验后,小童将显示时间为丙图所示的电子手表放在平面镜前,则在平面镜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