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能和势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39 道试题
1 . 小明和小杰观看杭州亚运会公路自行车比赛时,发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杰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明觉得小杰“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力是 ___________(选填“维持”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员骑车转弯时,受到的力 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近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和小杰提出了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小明和小杰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
把半径为0.5m的半圆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N,让质量为30g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由 ___________处自由滚下的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最快;该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自行车转弯半径相同时,速度越 ___________,使自行车转弯的力越大。

小钢球初始位置

A

B

C

距压力传感器高度/m

0.5

0.4

0.3

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N

1.90

1.78

1.66

(3)若要验证猜想二,需对上述实验进行两项改变:(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①要让同一小钢球从同一高度处自由滚下;②改变圆弧形轨道的 ___________
(4)下列的四个实例中与上面探究实验所用的实验方法相同是 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通过水流来初步认识电流
B.用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
C.探究压力大小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时,控制受力面积等因素不变
D.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比较磁性强弱

2024-06-1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物理(辽宁省卷)
2 . 弹簧被压缩后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小萱进行了下面的探究:如图所示,小萱用力向左推动小球,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2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并与木块相撞,木块被推动一段距离;当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4cm时,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明显增加,请你写出小萱所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2024-06-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牌题库】2023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人教版) 创优作业(17) 动能和势能
3 . 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将木块推出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2)本实验通过比较木块被推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下列例子中用到此方法的是______
A.研究电流时把它比作水流
B.电阻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C.根据磁体产生的作用来认识磁场
D.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3)有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所示装置,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至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是否可行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2024-06-1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诸城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4 .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由火箭运载加速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飞船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024-06-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
5 . 如图1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将小钢球从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木块在水平面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先后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组实验。

(1)小钢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其动能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选填“高度”或“距离”)大小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___________两组实验可得,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在实验中,若增大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则木块移动的距离将___________
2024-06-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
6 . 同学们在观看交通安全宣传视频时,看到一辆高速行驶的卡车与前方一辆急停的轿车相撞,两车还粘在一起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造成多车追尾事故。一动一静的两车相撞后粘在一起运动的距离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关于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Ⅰ.可能与运动车辆的速度大小有关
Ⅱ.可能与静止车辆的质量大小有关
他们找来斜面、足够长的粗糙平面、橡皮泥、小车(代替运动车辆)和砝码若干,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始终保持乙车起始位置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橡皮泥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在探究猜想Ⅰ时,他们可以通过_________方式改变甲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3)多次实验后,水平面上留下了多个滑行距离的标记,无法区分哪次实验与哪个标记对应。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实验时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通过实验发现,静止车辆质量一定时,运动车辆速度越大,两车滑行距离越远;
(4)在探究猜想Ⅱ时,他们保持斜面小车撞击时速度不变,逐渐减小平面小车质量来多次实验,此时发现两车一起滑行的距离越来越远。于是他进一步推理得出:当运动车辆速度一定时,若静止车辆质量为0,运动车辆滑行距离将无限远。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7 . 小萌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时发现这样的现象:①车速度越大,停止蹬车后滑行距离越远;②车在滑行时,地面越光滑滑行的距离越远。

(1)根据现象①,小萌做了如图甲的探究实验:让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撞击置于水平木板上的物块,观察物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以下A、B两种操作,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字母);
A.用质量相同的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自由滑下
B.用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自由滑下
(2)该实验的主体是______(小车/木块),实验中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是指__________(选填字母);
A.小车在斜面上的动能       B.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木块被撞击后的动能
(3)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动能大小与______有关;
(4)物块被撞击后在做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其所受摩擦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根据现象②,小萌又做了如图乙的探究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三种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分析图乙可知: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的越______。在滑行的整个过程中,小车在毛巾和木板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则______(选填“>”、“<”或“=”)。
2024-06-1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青岛路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8 . 如图为一辆正在匀速行驶喷射水雾的环保车,此过程中:

(1)它的动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它对路面的压力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水雾喷出后一会儿就消失了,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2024-06-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湘西凤凰县初中毕业会考二模物理试题
9 . 据统计,2023年我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75万起,死亡人数达到50万人,事故原因主要有超速行驶、违章驾驶、货车超载等,下列危害中属于超速行驶造成的是(       
A.惯性增大,刹车距离变长
B.动能增大,发生事故时破坏性增大
C.对地面的压强增大,路面形变增大,缩短使用寿命
D.形成向下的压力差,汽车会“发飘”,操控性变差
2024-06-1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10 . 2024年5月 8日,嫦娥六号探测器飞临月球附近时,实施“刹车”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实现绕月飞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探测器绕月飞行时,相对于月球是静止的
B.探测器“刹车”制动时,不受惯性作用
C.探测器“刹车”制动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探测器“刹车”制动过程中,动能不变
2024-06-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定心卷理综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