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能和势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38 道试题
1 .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所示,下列对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中木板必须匀速向右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是稳定的
B.乙实验中若AB阀门都打开,a管中的液面将高于b管中的液面
C.丙实验中U形管相当于连通器
D.丁实验通过完全相同的A、B两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说明动能的大小与速度有关
7日内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多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2 . 知识梳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在化学能、动能、势能、机械能这四种形式能中选择两种填在下列知识结构图对应的序号框中。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 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3 . 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虚线位置是木块被撞后滑动一段距离停下的位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移动距离来判断______(选填“木块”或“钢球”)的动能大小;
(2)比较甲、乙两图,设图甲中木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图乙中木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则______(选填“>”“<”或“=”);
(3)进行图丙实验时,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掉落,由此可推断A、B两球的质量关系是:______(选填“>”“<”或“=”),为了顺利完成探究,需改进丙图实验,再与乙图实验对比。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以下可行的方法是______(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适当增加钢球的高度
B.适当降低钢球的高度
C.换用质量更小的钢球
(4)同组小文同学又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方案:用两个不同的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离小球相同距离的同一木块,这样做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7日内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4 . 电动自行车是一种快捷方便交通工具。骑行电动车时,蓄电池对车上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有一款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40kg,限制最高车速为30km/h。
(1)行驶过程中两个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当一个质量为50kg的成年人骑着该电动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大?(取
(2)甲地到乙地距离3500m,骑该电动自行车以最高车速行驶,需要多长时间?
(3)电动自行车配备的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4)电动自行车为什么要限制最高行驶速度?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银川九中教育集团阅海一校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5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许多诗词、俗语中都蕴含着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俗语与其对应的物理知识不相符的是(  )
A.“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
B.“四两拨千斤”——杠杆原理
C.“爬得高,跌得重”——举得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D.“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中的“荷锄归”人扛着锄头在水平路面上前进时,人对锄头没有做功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专题05 简单机械综合
6 . 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重物A、B、C的质量关系为mA=mBmC,木桩相同。木桩和重物位置如图甲所示。重物静止释放后,木桩被打击陷入沙中的情形如图乙所示,重物B、C将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相同。

(1)重物自由下落打击木桩,通过观察木桩陷入沙中的深度判断 ___________(选填“重物”或“木桩”)的重力势能大小。
(2)比较A、B两个重物将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可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和重物下落高度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的现象或应用与本实验结论有关的是 ___________
A.禁止高空抛物
B.大货车限载限速
C.机翼上部总是凸起下部平滑
(4)重物B、C的重力势能的大小关系是:EB___________EC(选填“>”、“<”或“=”)。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专题08 运动和力、机械能、杠杆以及机械效率实验专题
7 . (1)在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小明和同学们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上继续运动,小明实验时小车静止时位置如图甲。
①小车滑到棉布表面时,如果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小车在棉布表面上滑行时是否受到摩
擦力作用?答:__________
②小车三次克服摩擦做功的功率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A.在毛巾表面上最大  B.在木板表面上最大  C.三次一样大
③小华实验时,小车滑出木板了,她将小车取回放在斜面上较低的位置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与前两次进行比较,小华的操作是否正确?答:___________
④根据该实验的现象,进一步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想利用斜面小车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于是设计了如图乙①②③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车(mA=mB<mC)先后从同一斜面,高度分别为hAhBhC的位置由静止滑下(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三次实验中,类似于第__________次的情形造成的车祸最严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选择①③两次是用来模拟研究__________带来的安全隐患。

7日内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
8 . 用橡皮筋来做几个小实验:①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伸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②用手拨动拉紧的橡皮筋,橡皮筋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③用橡皮筋做成“弹弓”,能将物体弹射,说明拉长的橡皮筋具有______能。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物理真题
9 . 《清明上河图》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如图所示为《清明上河图》中一个人正在荡秋千的场景,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运动到最高点时,她的动能为零,重力势能最大
B.运动到最低点时,她的动能最大,重力势能也最大
C.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她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在荡秋千的整个过程中,她的机械能的总和不变
7日内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中考二模物理卷
10 . 如图所示,图甲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1)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实验时是通过观察________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2)进行乙实验时,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相同。通过观察、比较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将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