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甲、乙两套装置中各有两个相同的透明容器,其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和一段电阻丝(阻值在图中已标出),U形管中装有等质量的液体,接通电源,观察现象。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的变化来比较导体所产生热量的多少;这运用了______(选填“转换”或“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
(2)实验装置乙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和______的关系,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实验装置甲中,探究了电流产生的热量和电阻的关系,当通电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得出阻值为______Ω的电阻产生热量多的结论。这一现象,和以下生活中哪个现象所包含的物理原理相同:______
a.电路中导线接触不良的地方更容易烧坏;
b.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大的灯泡的灯丝更粗一些。
2023-05-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2 . 小明和小亮分别用图一和图二的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1)图一装置中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如果乙中R3发生了断路,在通电时间相间的情况下,与R3未发生断路之前相比较,左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它相连的导线却不热”这一现象,可用图一中______(选填“甲”或“乙”)的实验结论来解释;
(3)图二装置中ab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内加入______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阻值分别为RaRb的电阻丝(Ra>Rb),瓶中插入温度计。实验中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升高的多少”)来反映的。采取串联的目的是为了控制_______相同;
(4)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小亮发现a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大,表明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越______。根据上述规律,小明得出家电烤箱低温档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阻值要比高温档电阻丝的阻值小,此结论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5)小亮把图二装置改成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需要进行一些改进:
①在ab两瓶内换用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电阻丝的阻值Ra______Rb(填“=”“<”或“>”);
②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b瓶内液体温度高一些,可判断ab两瓶内液体吸收的热量Qa______Qb(填“=”“<”或“>”),a的吸热能力______(填“强”或“弱”)。
3 . 如图是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装置,瓶中装有质量、初温相等的空气。

(1)通电一段时间,两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可以通过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出来,这种实验方法叫______;该实验中同时还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2)容器内电阻丝热得发红时,而与之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个问题可以用______(选填“甲”或“乙”)图的结论来解释;
(3)乙图可用来探究电热与______的关系,相同时间内左、右容器内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之比为______。通过乙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023-02-0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4 . 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瓶内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瓶内连接的电阻丝的阻值分别为5Ω和10Ω,A、B是相同的温度计,还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和导线:

(1)小明选用煤油而不用水,主要是考虑到煤油的_______比水的小,实验现象更明显;
(2)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位置,通电后观察到B温度计的示数比A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得快。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明准备将甲、乙两烧瓶中的电阻丝并联,通电相同时间后比较两支温度计升高的温度得出结论。小明的设想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4)完成以上探究后,小明将乙烧瓶内的煤油换成等质量的水,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A升高的示数大于温度计B升高的示数。根据这一现象,结合(2)中得到的结论,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确定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理由是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