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87 道试题
1 .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a、b的两个小球分别从同一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击放在水平木板上的同一木块,使木块滑动,虚线位置为木块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的位置。

木块最终会停下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在此过程中木块通过______方式把动能转化为内能;根据乙图和丙图所示实验,判断出b小球质量更大,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昨日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2 . 小明发现在甲图中,烧杯内水沸腾后,试管中水不能沸腾,但在烧杯中加入盐后,试管中水就能沸腾。小明思考可能是因为盐水沸点更高。因此他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给相同质量的盐水和清水加热,如图乙所示。并绘制了相应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丁所示。(忽略盐水密度变化)

(1)在图乙中,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__________(选填“A”或“B”)的高度;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所测水的温度为__________℃;
(3)水沸腾时,杯口出现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水蒸气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4)撤去酒精灯后,盐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盐水在沸腾过程中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持续吸热;
(5)由丁图可知,盐水的沸点___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水的沸点;(此时外界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6)分析图丁数据,小明发现,盐水与水从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不同,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选填“大”或“小”)。
昨日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3 . 小明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某次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案测量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

初温/℃

加热时间/min

末温/℃

20

4

30

煤油

30

4

50

(1)实验中需要控制水和煤油的________相等;
(2)本实验通过________来反映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分析上表中信息可判断:
①小明采用的是________(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________(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学中用________(填物理量名称)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
③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4 . 如图一所示,用相同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一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______℃;
(2)甲液体第30秒的内能______第60秒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小明根据图二中0至6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一样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
昨日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市名校中考三模联考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用乒乓球完成以下实验:

(1)如图甲,球拍击打乒乓球,使球受力,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这个力是由______发生形变产生的;
(2)如图乙,用力______(选填“吸”、 “吹”、“吸或吹”)气,乒乓球不会从漏斗里掉下来;
(3)如图丙,用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乒乓球,球被吸引,下列现象中的“吸”与之原理相同的是______
A.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会“吸”在一起
B.吸铁石靠近铁块,铁块被“吸”引
C.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被梳子“吸”引
D.投向半空的篮球,被地球“吸”回地面
(4)如图丁,乒乓球下方有一个水平静止放置的木板,球从初始位置下落,经木板发生反弹,为了使球反弹后的最大高度高于初始位置,采取以下方式:
①仅将球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下抛出;②仅将球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上抛出;
③仅将木板的位置适当向上平移后释放球;④仅将木板换成弹性好的橡胶板.
以上四个方案均不计阻力,能实现的有______个。
昨日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探究名称】油和水哪一个的导热性能好?
【问题】亮亮想要知道油和水哪一个的导热性能好,并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油的导热性能好
猜想二:水的导热性能好
【证据】
亮亮用两个相同的饮料瓶,都装入热饮料,一个放在油中,另一个放在水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她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表:
时间/min024681012141618
甲的示数/℃70605347423937353433
乙的示数/℃70666158555250484644

【解释】
(1)在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__的导热性能好;
(2)对甲乙两个饮料瓶中的饮料,除了要控制初温相同外,还要控制它们的__________相同;
(3)实验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比较油和水导热性能的差异;
(4)除了图中所示装置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
【交流】(5)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亮亮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饮料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____的。亮亮想用“冷却速度”(用字母v代表)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给物理量下个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下降的多少叫做冷却速率。亮亮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饮料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冷却物(油或水)和饮料之间的__________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物理(江西卷)
7 . 如图1所示,桥面结冰是指桥面被雨、雪等天然降水覆盖,且降温时其中的水分冻结成薄冰。某物理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观察发现,冬季雨雾天气桥面比普通路面更容易结冰,为了搞清楚原因,他们对此进行了探究。(桥面和普通路面材料近似一致)

【问题】猜想一:与桥面和普通路面的温度有关;
猜想二:与桥面和普通路面周围空气流动有关。
【证据】如图2所示的甲和乙实验装置,分别是用两块相同的水泥板模拟的普通路面(水泥板下放沙土)和桥面(水泥板下放水)。
(1)将_______相同的甲、乙实验装置,放置在环境相同的低温实验室,每隔5分钟用测温枪测量水泥板温度,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时间t/min05101520
普通路面温度T₁/℃262116104
桥面温度 T₂/℃26181240
(2)将普通路面和桥面都相同程度淋湿,用相同的风同时吹地面,使水蒸发,水蒸发过程需要_______,普通路面和桥面________,经过相同时间,测得两种路面温度都降低了,且桥面温度降得更低。(均选填“放热”或“吸热”)
【解释】
(1)由实验证据可知,桥面和普通路面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桥面比普通路面降温________(选填“快”或“慢”)。
(2)当桥面和普通路面淋湿程度相同,且有相同的风吹过时,由于桥下方也有水蒸发,故桥面温度会降得更低,且桥下方水蒸发后大量的水蒸气遇到极冷的桥面容易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导致桥面结冰;而普通路面下方的沙土温度不受空气流动影响,温度高于路面时,反而会不断传热给路面,使得普通路面温度下降不至于太________(选填“快”或“慢”),从而不易结冰。说明冬季雨雾天气桥面比普通路面更容易结冰与温度和周围空气流动有关。
【交流】桥面结冰是冬季交通运输中的一大安全隐患,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和顺利出行,司机开车需减速慢行,且许多大货车都会在轮胎上绑铁链防滑,这种防滑链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车轮与地面的_______,并具有破冰功能,从而达到防滑的目的,但也会伤害轮胎。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定心卷)
8 .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多少的因素”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烧瓶中盛有质量、初温均相等的煤油,电阻丝

(1)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选用煤油而不用水,主要是由于______
(2)实验中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或“加热时间”)。
(3)将该电路设计成串联的目的是使通过甲、乙电阻丝的电流相同,通电4min后,比较两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发现甲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得快,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4)接下来继续用该装置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多少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通电______时间(选填“相同”或“不同”),比较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5)小明提议利用该装置改装成“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若保持甲的器材不变时,他们除了把乙的煤油换成水外,还需要添加的测量工具是______,目的是______。此外,为了能在通电一段时间后,通过比较两温度计示数的大小来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他们设计的实验必须更换一个器材,使得满足的条件还有______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宁化县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模)物理试题
9 . 用如图实验装置来比较液体1和液体2的吸热能力。

(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相同和______相同的液体1和液体2;
(2)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液体1和液体2,加热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搅拌目的是让液体______。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

(3)多次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表格可得出结论:______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温度/℃

液体1

20

22

24

26

28

液体2

20

21

22

23

24

(4)其他组认为将酒精灯换成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0 . 用定值电阻)分别加热容器内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均未沸腾),电路图如图1所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

(1)在0~3min,______(选填“”或“”)产生的热量更多;根据题目信息,能否判断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大小?若可以,请进行比较;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______
(2)若产生的热量有70%被甲液体吸收。已知甲液体的比热容,质量为1kg,则0~3min内,产生的热量为______J。
7日内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