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熔化与凝固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水循环与水资源

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当地表、海洋的水吸收太阳的热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品,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品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m3·a-1a为年的符号)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或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
(2)云中的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___________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3)我国人均水量约为2300m3·a-1,居世界第八十几位,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____
(4)我国是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___________
2024-02-06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专题17 简答题、材料阅读题(讲练)
22-23八年级上·山西吕梁·期中
2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智造“超薄玻璃”


超薄玻璃也叫超薄电子触控玻璃,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用来做手机、电脑、电视显示屏等的基础材料。2018年4月,中国蚌埠制造出目前世界上使用浮法工艺批量生产的最薄玻璃,每个环节需要调整的参数都非常多。窑炉将制备玻璃的多种原料在炉内加热到将近1600℃,使原料熔化为一体,原料中还必须有熔点高于其他原料的金属元素。锡槽是生产超薄玻璃的关键步骤,窑炉熔化的玻璃液流入锡槽装备中,玻璃液浮在锡液表面,再用拉边机将玻璃拉薄,玻璃温度逐渐降低、变硬成型,故此工艺称为浮法工艺。
经过测试,我国用浮法工艺制造的超薄玻璃,在受到一辆小汽车以150km/h的速度撞击时仍完好无损。
(1)我国用浮法工艺制造的超薄玻璃的厚度为0.12mm,合___________km;
(2)制造超薄玻璃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用铁制成的窑炉;(已知铁的熔点为1538℃)
(3)浮法工艺制成的超薄玻璃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浮法工艺制成的超薄玻璃与常规的同类玻璃相比的优点:___________。(任意写出两点)
2022-12-11更新 | 486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第03讲 物态变化(模拟检测)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神奇的天宫课堂


“天宫课堂”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

第一课中,在“水球光学实验”中,航天员王亚平的脸距水球球心30时,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在“香香的欢乐气泡球实验”中,只见泡腾片在蓝色的水球里不断冒泡,但在失重环境下,气泡虽然不断产生,但并没有离开水球。而随着气泡不断增多,水球逐渐变成了一个充满欢乐的“气泡球”,而且产生了阵阵香气。
第二课中,王亚平老师和叶光富老师在太空中向同学们展示了“液体桥”。液体桥是将水挤到两块板上,将两块板靠近后两水球相连,形成了一座桥。在“太空抛物”实验中,请来顶流助教冰墩墩,当王亚平老师将冰墩墩抛出后,冰墩墩实现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现象。在“太空冰雪”实验中,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变成“冰球”。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我们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王亚平老师可以在太空站里生活,所以“天宫”内的气压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天宫”外气压;
(2)当航天员王亚平的脸距水球球心30时,看到了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
A.30       B.7       C.15       D.45
(3)在太空中的水不会往下流,是因为水球不受___________的作用。水能形成球状和液体桥实验都是由于分子间有___________;航天员能闻到香气这是由于分子___________
(4)在《太空“冰雪”实验》中,用手摸上去,“冰球”竟然是热乎乎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放热的原因;
(5)在外太空处于微重力状态,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王亚平老师给冰墩墩施加一个力,冰墩墩动起来,当冰墩墩离开王亚平老师的手后,我们看到冰墩墩将近似做__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填“亚里士多德”或“伽利略”)对运动与力的观点的是正确的。
2022-06-18更新 | 3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东莞市六校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变式题库26-27题
4 . 请阅读《制冷与生活》。

制冷与生活


制冷是通过某种方法或技术使空间内的温度在一定时间内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从日常生活到科学领域,都离不开制冷技术。古代,人们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制冷。如在家里放置冰块,可以达到降暑的目的。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冰鉴,是我国战国时代就已发明的“原始冰箱”。冰鉴是一件双层的器皿,鉴内有一缶,如图所示。夏季,鉴击之间装冰块,缶内装食物,就可起到降温的作用;冬季,鉴缶之间装热水,还可起到保温作用。当代制冷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制冷方法,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液氮制冷,已成为一种非常便捷实用的制冷技术。这项技术是利用了液氮无毒、低温、呈化学惰性等特性,直接接触发生热交换达到制冷效果。液氮的温度能低到-196℃左右,所以制冷非常快,可以直接和生物组织接触,就算立即冰冻也不会破坏生物活性。液氮制冷可应用于食品速冻、病变冷冻医疗、低温实验研究等。二氧化碳制冷被应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制冰上。在国家速滑馆的热力学循环系统内,冰面下的液态二氧化碳吸热实现制冷,使水变成冰,而气态的二氧化碳再经过压缩、冷凝、膨胀等过程,又回到液态状态循环到冰面下。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可以实现冰表面温差不超过0.5℃,温差越小,冰面的硬度就越均匀,冰面便越平整。生活中的冰箱制冷、空调制冷,也应用了类似的原理。磁制冷,是利用磁性材料来实现制冷的新技术。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发生变化时,会表现出吸热、放热的特性,磁制冷就是利用这个特性来实现制冷的。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低温及超低温领域。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制冷技术将出现日新月异的变革,最终推动生产技术、科学研究的长足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022年我国冬奥会利用冰面下的液态二氧化碳吸热实现制冷,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
A.汽化             B.凝华             C.升华             D.凝固
(2)结合上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利用液氮速冻食品时,液氮需要放热
B.往饮料中加冰块和冰鉴制冷的原理不同
C.液氮温度非常低,可以直接接触迅速制冷
D.磁制冷是利用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吸、放热的特性而实现的
(3)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吸热制冷,使水变成冰,而气态二氧化碳变回液态时又会放出热量。如果你是冬奥场馆制冷系统的设计人员,请简单写出可以实现能量回收再利用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
2022-05-31更新 | 72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物理分项汇编(北京专用)专题03 物态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山东烟台·中考真题
5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返回舱的回家之旅


经历了长达23天的飞行,在月球成功取样后,嫦娥五号返回舱于2020年12月17日凌晨1点精准地降落在内蒙古四王子旗地区。
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要应时多种挑战,首先要应对的是高温。返回舱在利用半弹道跳跃(打水漂)再次进入大气层时的遮度约为7.9km/s,它与大气的剧烈摩擦最高可产生3000℃左右的高温,我们知道,在温度为1600℃时,就能熔化钢铁,在3000℃时,即使是金刚石也会熔化,为什么嫦娥五号的返回舱没有被烧毁,而仅仅只是被“烤至金黄”?这是因为我国的神舟系列飞船采用了自主研制开发的烧蚀防热技术,就是用先进的防热材料技术给返回舱穿上一层25mm厚的“防热衣”,防热材料在高温作用下,自身分解、熔化、蒸发和升华,在消耗表面质量的同时带走大量的热,使表面温度大幅下降;同时还有一层辐射式防热和隔热材料,使热量不能传递到舱内,最终可使返回舱内部的温度控制在30℃左右。除了高温,返回舱返回过程中还要经过一个距地面35km到80km的黑障区,返回舱通过黑障区时,外壳温度为2000℃左右,高温使返回舱周围的空气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屏蔽了电磁波的通过,因此会丧失与外界的无线电联系,这段时间地面人员无法得知返回舱的实时状况,也无法对返回舱进行控制,只能通过进入黑障前进行精准的调控,才能使它顺利通过黑障区。返回舱在到达地面前的最后一道难关是在距地面约10km处要用降落伞减速。嫦娥五号返回舱共有三把伞: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其中主伞面积可以达到1200m2左右,只有让降落伞顺利开伞才能在巨大阻力作用下,在返回舱到达地面前减速到6m/s左右,确保返回舱安全着陆。
嫦域五号月球取样的成功,在世界面前彰显了我国航天科技的伟大成就,更让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
(1)为什么降落伞上伞的面积要做得尽量大一些?
(2)返回舱经过稠密大气层时为什么会出现高温?如何使返回舱内部的温度保持在30℃左右?
(3)返回舱航返回过程中,地面工作人员与返回舱之间利用什么传送信号?当返回舱出现黑障时,为什么无法传送信号?
2021-07-04更新 | 571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山东专用) 专题20 科普阅读文、开放性试题
6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我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地隔离飞沫和一些细菌病毒,对个人起到一定防护作用。一般的医用一次性口罩正面为浅蓝色,背面为白色,是一种看起来十分朴素的口罩。医用一次性口罩承担了人们大部分情况下的防护重任。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主体过滤材料:如聚丙烯熔喷布等。
(2)其他部位:鼻夹、口罩带等。鼻夹在过滤层上部中心位置,放置在致密层与过滤层之间,材料为金属塑料复合体。
(3)按照面罩形状可以分为平面形、鸭嘴形、拱形或折叠式等。
(4)按照佩戴方式可以分为耳挂式、绑带式。
如何正确佩戴医用口罩?
(1)佩戴口罩前应将手清洗干净,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
(2)佩戴时,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将折面完全展开。
(3)将有鼻夹的一边向上,将嘴、鼻、下颌全包住,将口罩下端调节至下颌适当位置,两边的橡筋带挂于双耳或将两端的绑带系结于脑后,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1)折叠式口罩未展开时规格:长为,宽为______
(2)耳挂式口罩一般可以适用于任何人佩戴,不用调节口罩带长度,是因为口罩带材料具有______性;
(3)佩戴口罩时,需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制作鼻夹的材料应该具有______性;
(4)熔喷布是口罩中最关键的一层过滤材料,它是将聚丙烯材料熔化后放入熔喷模头,再利用高温、高速、高压的热气流将聚丙烯从喷丝板中喷出,在凝网帘上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超细纤维丝,并利用自身的余热互相粘结成非织造布。
2020-12-13更新 | 3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三步冲刺中考·物理》之第2步大题夺高分 非选择题专练01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2020·湖南长沙·三模
7 . 阅读短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青藏铁路,世界级的超级工程,为西藏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最难克服的是高原冻土难题,为了避免因融沉和冻胀等现象对路基造成损害,就必须依靠材料或结构增大热阻,减少传入地基多年冻土的热量,冷却地基冻土层,保持冻土地基的稳定,从而保证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在冻土区全线设计和施工中主要采用下面两种措施:
一是热桩路基结构。热桩是一根密封的管子,其下端为蒸发器,里面注有液态氨等物质,上端为冷凝器,中间为绝热段。当热桩下端吸收热量后,液态氮等物质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然后上升至冷凝器,热量通过冷凝器发散,氮等物质再由气态液化为液态,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回热被下端,如此循环往复降低周围冻土温度,提高冻土热稳定性:从而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二是铺设通风管路堤。通风管路堤是在堤身横向铺设通风管,通风管可以凭借空气流动使堤身散热,特别是冬季冷空气在通风管内流动,能有效地降低基底的地温,增加基底的冷储量,保护基底多年冻土。保证路基稳定。
中国铁路人凭借着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青藏铁路获得的大量经验积累和技术积累,使中国在高原冻土区的铁路修建领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1)文中描述的“融沉”现象指的是______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
(2)在堤身铺设通风管,能有效降低基底地温,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内能;
(3)根据热桩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桩散热的工作季节______(冬季/夏季),简述判断依据______
2020-08-20更新 | 270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 考点23 内能
20-21八年级上·广东梅州·期末
8 . 阅读《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回答问题。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这二十四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它们将一年划分为不同的时期。按照各个节气所反映的现象不同可划分为以下3类:天文类、气候特征类和物候现象类。

按天文类是如何划分的呢?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在地球上某地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在不断变化,如图甲所示,这个夹角叫太阳高度角,也叫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太阳高度越大,光束越集中,单位面积的地表上太阳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角为90°,辐射强度最大。如图丙所示,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达到赤道和北回归线时,分别是春分和夏至;由北向南达到赤道和南回归线时,分别是秋分和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也是按天文类划分的,表示每个季节的开始。
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了气温的变化情况;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白露、寒露、霜降反映了水蒸气的液化、凝华现象,也反映出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人们可以根据物候现象从事相应的农业活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高度越大,光束越集中,单位面积的地表上太阳辐射的强度就_________
(2)“瑞雪兆丰年”,其中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 (填物态变化)而形成的;
(3)下列节气的命名与物态变化无关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夏至          B.白露        C.大雪          D.霜降
(4)根据文章,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过程中,处于北半球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应是气温逐渐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5)根据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太阳高度角越大,单位面积的地表上太阳辐射的强度越小
B.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
C.谷雨节气是按照物候现象进行分类的
D.从白露、寒露到霜降三个节气反映的气温依次升高
2020-04-10更新 | 28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三步冲刺中考·物理》之第3步中考热身卷 试卷3
9 .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神奇的激光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
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
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地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如血管瘤、脑部手术等。
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远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
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
(1)激光_____是白光(选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
(2)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_____(答出一种即可);
(3)若《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你利用_____(填光学元件名称)能把激光反射回去;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m。
2020-02-17更新 | 493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 考点05 光的传播和反射 平面镜成像
2018·江苏无锡·一模
10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 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如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2℃左右.考虑到混合液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_       
(2)对我们无锡地区的汽车来说,宜选防冻液含量为 ________ %的混合液;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宜选防冻液含量为 ________%的混合液;            
(3)长时间使用后,因为 ________(选填“水”或“防冻液”或“混合液”)的蒸发会导致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将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018-03-31更新 | 10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2019学年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人教版】《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