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结构为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呈现甲、乙、丙三种物态间的变化,根据图示所提供的信息,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由丙状态变到乙状态,有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两种方式
B.示例中雾凇的形成过程需要放热,是凝固现象
C.分析所给信息,可知该物质在甲状态时是非晶体
D.晨雾的形成过程与该物质由甲到乙的变化过程相同
2024-06-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竹山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三模考试物理试卷
2 . 为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试管中装有适量的冰。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除了温度计以外还需要______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冰熔化过程需要______分钟;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像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____沸腾(选填“会”或“不会”),原因是______
(4)小华同学将图甲中试管换成碘锤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如图丙所示(碘的熔点为113.7℃,碘的沸点为184.4℃,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可以达到500℃)。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该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______(选填“受热均匀”或者“控制温度”)。
2024-05-22更新 | 350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雨花、江宁、浦口、六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
3 . 下面是课本中的几幅图。

(1)甲图:体操运动员上杠前在手上涂镁粉,目的是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2)乙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判断棋子A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主要做法是:在棋子B处放一张白卡片______(选填“透过玻璃板”或“直接”)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像;
(3)丙图: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______(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
(4)丁图:人工心脏泵工作时,当电流从线圈A端流入,血液______(选填“流入”或“流出”)泵室;若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增大,则心脏泵每分钟“跳动”的次数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4-04-21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二十九中九年级下学期一模物理试题
4 . 今年春节前后,湖北、安徽等地天空同时下起了霰、冻雨、雪。其中霰(如图甲所示)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成的小冰粒。在这种极端的天气下,很多车停在路上没法行驶。由于天气寒冷,某驾驶员设计一种简易点火装置(如图乙所示)。将一张口香糖包装纸剪成中间窄、两端宽的形状后,分别与干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过一会儿,看到纸中间部分燃烧起来,这一现象属于电流的___________效应:最先燃烧部位在纸中间狭窄的地方,说明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导体的___________大小有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中,物态变化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草叶上的露珠B.防护窗上的冰花
C.针管中的液态乙醚D.舞台上的烟雾
6 .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安装实验装置时,固定承载石棉网的铁圈位置,这时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中①、②所示,则图___________是沸腾前的情况;
(3)实验中关于器材的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盖上硬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实验时间
B.盖上硬纸板可以防止水蒸气在温度计上液化成小水珠,影响读数
C.若将烧杯盖得十分紧密,且纸片上无排气孔,则水的沸点会升高
D.为了节约燃料缩短实验时间,还可以适当减少酒精的质量
(4)水沸腾后,还要继续加热一段时间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A.观察水沸腾后的体积变化
B.观察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
C.验证水沸腾不仅要达到沸点,还要持续吸热
(5)取一块干冰放入常温下的水中,杯中的水立即“沸腾”了,水中有大量气泡上升。并且在杯口出现大量“白气”,对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此过程烧杯中水放热             
B.“白气”是气态的二氧化碳
C.气泡内主要是气态的二氧化碳       
D.水中的气泡,它的形成与水沸腾实验中气泡形成原因相同
(6)课后,兴趣小组用相同的小烧杯a、b盛等量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用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丁所示,a杯为隔水加热,b杯为隔油加热,加热足够长时间后,测得a杯外的水温100℃、b杯外的油温为300℃,a、b两杯中的水能沸腾的是___________,最终a、b两杯水的温度___________(选填“>”、“=”或“<”)。
7 . 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
2024-02-1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8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9 . 初二物理社团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完成了“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组装顺序应为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了烧杯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第12分钟时观察到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图丙中图________(选填“a”或“b”)所示。
(3)为进一步研究水的沸腾,烧杯里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小明停止加热,继续对烧杯中的水进行观察.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小华将碘锤浸入装有开水的烧杯中,如图丁所示,将看到碘锤中的碘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紫色碘蒸气,但未观察到碘的熔化现象,原因是________。(碘的熔点是114℃)
2024-01-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用水浴法做“冰熔化”和“碘升华”的实验,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

(1)两实验采用水浴法最主要的目的相同;
(2)冰和碘都经历了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这两个判断(  )
A.只有(1)正确B.只有(2)正确
C.(1)、(2)都正确D.(1)、(2)都错误
2024-01-2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