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实验小组用图1中装置进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安装此装置时应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进行;
(2)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请提出一条可行的方法:______
(3)图2是同学们根据观察画出的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
(4)图3所示是a、b两个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像,分析图像及实验过程,可知:
①水沸腾过程的特点是水沸腾时,继续加热,但温度______
②两个小组实验所用的水的初温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a组水的质量______b组水的质量(选填>、=、<);
(5)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和它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①冰   ②霜   ③雾   ④雪
2023-11-20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宿迁市宿豫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物理试题
2 . (1)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乙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左侧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甲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___热;
   
(2)小娟利用实验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她在完全相同的A、B两块玻璃板上分别滴上等量的、表面积大小不同的水,用酒精灯加热B玻璃板,如图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她观察到___________玻璃板上的水变干的更快,于是她得到实验结论:水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你认为小娟通过实验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上述结论,请写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上,常常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小水滴是由水蒸气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式是___________,夏天,小水珠附着玻璃的___________(填“内表面/外表面”)。
2023-11-20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育才集团八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3 .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
(1)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热;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李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再放入一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的气泡内是________(选填“二氧化碳”或“水蒸气”),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形成的,若放入温水中的干冰较多,还能看到靠近干冰的部分水________
4 .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物态变化知识时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密封的碘锤内放入适量的碘颗粒,将碘锤在热水中加热,你会看到碘锤内出现___________,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__(填选“吸收”或“放出”)热量;停止加热,并给上方的顶部加几滴冷水,观察发现碘锤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端内壁出现碘颗粒较多;
(2)接着同学们利用干冰做了相关实验: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乙所示。水面上的大量“白气”是___________(选填“水蒸气”、“小水滴”或“二氧化碳气体”),气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选填“白气”、“二氧化碳气体”或“水蒸气”),此实验中杯中水温会__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023-11-17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物理试题
5 . 在“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的实验中,有如图中甲、乙两种加热方式。已知碘的熔点114℃、沸点184℃、水的沸点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500℃。应使用______(甲/乙)种加热方式,该过程中碘从固态变______态;乙种方式的主要目的______(是/不是)使碘锤受热均匀。

6 . 小宇进行了如下几个小实验:
(1)在观察“碘锤”中碘的升华现象之前,小宇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加热方式,你认为图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小宇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棉花燃烧。这是因为活塞压缩气体做功,空气的内能_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温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达到棉花着火点的缘故;

(3)如图,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另一根放到绝缘挂钩上的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时,可看到悬挂着的玻璃棒会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橡胶棒。此现象表明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

(4)小宇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选取了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进行实验,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实验,因此可用___________反映物质吸收热量多少。图丙是小宇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判断出a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水”或“食物油”)。(已知
2023-11-1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7 . 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1个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小明还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目的是使物质___________,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023-11-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8 . 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 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 113.5℃。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甲/乙),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______现象。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小明观察盛有干冰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白霜是______(选填“容器中的水”、“容器中的水蒸气”、“容器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接着他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如图丙所示,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这个气泡主要是_______(选题“空气、水蒸气或者二氧化碳气体”)。
9 . 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_________现象;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___形成的。
10 . 在观察“碘锤”中碘的升华现象之前,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加热方式,你认为图_____ (选填“甲”或“乙”)更好,理由是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放热均会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