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孔成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实验室常用蜡烛完成如图所示的光学实验:

(1)图甲为小孔成像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解释;
(2)图乙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若蜡烛A到玻璃板距离为10cm,则蜡烛的像B与蜡烛A之间的距离为______cm;若在像和玻璃板之间放置一个不透明的挡板,从蜡烛A一侧观察玻璃板,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所成的像;
(3)图丙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示位置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此时可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若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像。这跟______(选填“远视”或“近视”)眼的矫正原理相同。
2024-01-3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2 . 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霞光,它让我们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奥妙。下列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甲图,通过注入气泡的水球,我们看到太空授课的王亚平成“一正一倒”两个像,其中正立的是实像,倒立的是虚像
B.乙图,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画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
D.丁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远视眼镜
2024-01-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3 .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影院银幕上的图案是放映机生成的正立、放大的实像
B.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不可能相交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彩色光再经凸透镜会聚后又可形成白光
D.小孔成像时物体离孔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4 . 在探究光现象的实验活动中:
(一)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
(1)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甲所示,圆筒的________ (选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做成的光屏;
(2)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景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则光屏上的像将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亮度______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二)如图乙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序号ir
130°30°
245°45°
350°50°
(3)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OOF的轨迹,并用量角器测出∠i和∠r的大小。多次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重复实验。将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4)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
(5)以直线ON为轴线,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 (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6)实验中,从实验室的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021-03-12更新 | 88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晴天正午,为了“探究树荫下的光斑形状与孔的形状的关系”,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探究工具:在一张不透明的卡片纸上用小刀刻出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的孔,孔的边长为5cm。如图甲所示。

(1)小明先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如图甲)水平置于白纸上方1m的位置,让太阳光垂直透过卡片上不同形状的孔,观察到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与孔的形状相同。由此得出:当____时,光斑的形状由孔的形状决定;
(2)小明选取卡片甲上的三角形孔,仍水平置于距地面距离1m处,用另一张不透明的卡片覆盖在孔上,遮住孔的一小部分,如图乙所示。让太阳光通过三角形孔,地面白纸上出现亮斑。缓慢向左移动覆盖卡片,改变透光孔的大小,观察到的现象是:开始时,白纸上光斑的形状是____,但大小逐渐减小;当透光孔的边长约为5mm时,白纸上光斑形状是圆形,持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透光孔大小,圆形光斑的大小____(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光斑的亮度____(选填 “变亮”、“变暗”或“不变”)。由此推理得出,圆形光斑是____的像;
(3)如果在该小孔上方用绿色的“F”形状的光源替代太阳发出的光经过小孔,进行实验,我们会观察到白纸上“F”的像是____(选填“黑白”或“绿色”)的。
2021-01-27更新 | 97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初中学业水平抽测物理试题
6 . 晴天的正午,从树荫下走过,你会看到地面上有一些光斑,如图-1所示,光斑形状为什么不一样呢?物理兴趣小组的小林、小华、小丽对影响光斑形状的因素做出了猜想;
小林认为: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小华认为:与树叶间空隙形状(即孔的形状)有关;     
小丽认为:与树叶间空隙大小(即孔的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小林的猜想是不合理的;地面上出现的光斑可以用_______原理解释。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A、B、C、D四张带孔的卡片,如图-2所示,其中A、B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1mm,C、D卡片中孔的尺寸均为1cm,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①你会选择______卡片来验证“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即孔的形状)有关系”;
②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丽选用A、C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两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是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其原因是:A、C卡片都是圆形,而树叶间空隙是任意形状的。
(3)同小组的小明想探究光斑形状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是否有关,采用卡片D进行实验,当屏到孔的距离为30cm时,光斑形状和孔一样为三角形(图-3),当屏到孔的距离为150cm时,光斑形状变为圆形(图-4)。通过探究,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4)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_____
A.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B.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
C.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他们都是有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021-01-18更新 | 69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20八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
7 . 小明的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两个圆柱形纸质套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观察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同。
(1)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

①类比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时,光屏从焦点处远离诱镜过程中,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可判断猜想1是______的。
②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半透明纸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③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圆孔的直径/mm小于1.01.01.52.02.54.0
像的清晰度清晰清晰清晰清晰较模糊模糊
像的明亮程度−−−−逐渐变亮→
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______
(2)实验小组对成像情况作进一步探究,固定烛焰、纸筒和半透明纸,位置如图甲所示。
①如图丙,在纸筒底部开孔。在中心开个小孔,半透明纸上观察到一个像:开四个相同小孔,半透明纸上观察到______个。
②若在中心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放一合适的凸透镜,恰能在半透明纸看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像是______(放大/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2020-10-25更新 | 41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8 . 小明用同一光源做了下几个学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在探究凸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成在光屏的上方,如图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应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调好后,发现光屏上的像与光源等大,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实验2:如果利用实验1的装置,光源位置不变,取下凸透镜,在原透镜位置正确放置带小孔的光板,若还想承接与光源等大的像,光屏应该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此时成的像与实验1成的像相比______(选填“较亮”、“较暗”或“一样亮”);
(3)实验3:如果利用实验1的装置,光源及光屏位置不变,取下凸透镜,在原透镜位置正确放置一块薄玻璃板(不考虑玻璃板厚度),在光源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能否在光屏位置看到像:______(选填“能”或“否”);此时成的像与实验1成的像在哪个方面有区别:______(选填“正倒”、“大小”或“完整度”)。
2020-07-21更新 | 133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9 .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1)如图A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两支______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①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②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李红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
(2)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中:
①李红在一张卡片上挖了一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孔(如图B所示),在阳光下卡片水平放在离地面5cm处,发现地面上的光斑是正方形;若要在地面上能出现圆形光斑,应将卡片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地面;前者光斑是由于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色散”)形成,后者光斑是_____(选填“太阳”或“孔”)的像。
②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李红设计了开有三角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C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卡片乙的过程中(孔到地面的距离使终保持不变)。李红将观察到的光斑形状和大小变化情况在图D中方格纸内画出(分别用序号甲、乙、丙、丁表示),其中最左边的光斑为移动卡片乙前出现的真实情况。根据你的观察,李红所画光斑中不可能会出现的真实情况是________(选填序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