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1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如图1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M的位置_______放置一块________代替平面镜,这样便于确定_______
(2)实验时,点亮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置一支_______的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不同位置看去M后面的b_______
(3)观察比较a、b的大小,可以得到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当蜡烛a慢慢拿近M时,观察到蜡烛像上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若在玻璃板后面挡一张白纸,从玻璃板前_______看到点燃的蜡烛的像;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放置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看到蜡烛的像(均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
(4)图2(a),(b)所示为小明和小华同学完成的实验记录单。两位同学实验过程合理完整的是_______同学(选填“小明”、“小华”或“小明和小华”),理由是:______
2022-01-01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傅雷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时用______替代平面镜,是为了______;实验时如图甲,将点燃的蜡烛1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2放到玻璃板另一侧,边移动边观察。观察时,眼睛应该在图中______处观察(选填“A”、“B”、“C”或“D”),使它与蜡烛1的像重合: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______位置放一个光屏(选填“蜡烛1”或“蜡烛2”),并在图中的______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选填“A”、“B”、“C”或“D”)。实验过程中若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则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为得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需将镜前物体放在______位置进行多次实验(选填“同一”或“不同”),其目的是______。经过实验,小华在白纸上留下了两组实验记录,小李分析了小华的测量数据后,认为小华的测量数据有问题,便直接修改了数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小李修改数据的做法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______
2021-12-25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莘光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是小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确定像的______;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1-11-27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物理试题
4 . 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如图甲,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红拿另一支大小相同、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实验时,小红同学应在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看不到蜡烛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3)在该实验中,所用玻璃板是特制的,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其中一面镀了膜,此时只能看到一个像且像更加清晰是因为镀膜后增强了光的反射,实验时应选玻璃板______的边缘(选填“镀膜面”或“不镀膜面”)与白纸上的横线重合。
(4)若图乙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其中的一半平行向后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5)若图丙中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现将平面镜绕M点从MN转到MN′位置,如图丙所示,物体S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轨迹为______(填“直线”或“曲线”),S'离M点的距离______。(填“变小”“变大”“不变”“先变小后变大”“先变大后变小”)
2021-11-12更新 | 138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5 . 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实验选用___________(填“平面镜”、“5mm厚的透明玻璃板”或“2mm厚的透明玻璃”),且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小亮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的对应点如图乙,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其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_________。当将蜡烛放在A1点时,可在A1′位置放置光屏来验证平面镜成像是_________像。
2021-10-17更新 | 64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南宁三中初中部五象校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6 .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确定了像的______,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为了能看到更清晰的像,应选择在较______(选填“明亮”或“暗”)的环境中做实验。
(2)在如图乙所示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小明拿另一支与A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的水平桌面上移动,发现无法让B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没有将玻璃板______放置。
(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移去蜡烛B,______,若______,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连接对应点,判断连线 ______,测量像与物 ______,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5)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______(选填“亮”或“暗”)。远处的像是来自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2021-10-16更新 | 79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双楼初中、曲中附中等)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透明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立在玻璃板两侧,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选在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3)实验中,测得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为8cm,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____cm。
(4)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用白纸作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白纸,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
(5)实验中,小红发现玻璃板后出现两个蜡烛A的像;其原因是她选用的玻璃板________(选填“太厚”或“太薄”)。
8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的实验。

(1)实验时,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看到蜡烛B好像被________,说明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类比法       C、等效替代法
(2)本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_________
(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小华绘出了水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①如图所示,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他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在组装器材过程中,酒精灯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②请你找出图丙中哪段图象是明显错误的___________。(选共“AB”、“BC”或“CD”)
2021-09-25更新 | 4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重庆市第八中学中考第四次强化训练考试物理试题
9 . 小明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白纸和刻度尺。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______
A.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 B.两个粗细不等的蜡烛
(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______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选填有膜/无膜)。
(3)用镀膜玻璃板和蜡烛做实验,实验环境有 ①较暗的实验室,②特别亮的实验室,在______中进行实验效果好(选填①/②)。
(4)如果在做实验时,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都无法与玻璃板前蜡烛的像重合,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5)小明重新调整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物距u/cm像距v/cm
15.005.00
27.357.35
39.529.52
①由表中的信息,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②该实验操作三次的目的是______
A.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B.减小误差
2021-09-14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10 .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如图1所示)。

(1)实验应在较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
(2)小明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他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支蜡烛放在后面时,从前面看那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此时,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A的大小关是:______
小明测量两侧蜡烛到平面M的距离;再让蜡烛A远离M,则后面的蜡烛要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M才能再次看上去像被点燃了一样;
(3)多次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小明同学得到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______,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如图2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2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
B.硬币成像在b
C.硬币成像在c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2021-09-12更新 | 298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