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5 道试题
1 . 如图1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带有支架的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央,沿玻璃板画一条直线代表________的位置,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未点燃的与蜡烛A 完全相同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的像完全重合,然后,在白纸上记录蜡烛A和它所成像的位置。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以上操作再做两次实验,发现每次蜡烛B都能与蜡烛A 在玻璃板里的像完全重合,且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白纸上物体和像到开始画的那条直线的距离(如图2所示)。现请你通过白纸上收集的数据或实验证据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____

               实验序号                    123
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cm1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10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相等
2024-06-1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定心卷)
2 .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
(2)图甲中,将一支大小与蜡烛A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可使B和A的像完全重合。该过程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法。
(3)将点燃的蜡烛A置于玻璃板前方,小明的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的像,若发现蜡烛A的像不太清晰,通过点燃蜡烛B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使像变清晰。
(4)实验中,若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如图乙所示,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近的像A'较______(选填“亮”或“暗”)。
(5)在实验中,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关系,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
(6)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照相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拍到。
2024-06-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3 .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实验中小明为了确定像的位置,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与水平桌面垂直的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 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调整蜡烛B的位置,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则B所在的位置即为像的位置;
(2)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结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____
(3)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因为蜡烛燃烧会变短,小明改用两块相同的圆柱体铜块代替蜡烛。利用圆柱体做实验,除了亮度比蜡烛暗之外,另一个缺点是 _____
2024-06-10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4 .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这样做的目的是确定像的 _______
(2)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 _________
(3)其他小组使用跳棋完成实验时,发现棋子M的像M′偏暗,于是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几种操作,a是对着棋子M照射,b和c都是对着像M'照射,a、b、c三种操作中,观察到M的像最亮的是 _____
2024-06-1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5 . 在准备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过程中,某同学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如图甲所示。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玻璃板______放置在白纸上,沿着玻璃板M面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2)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拿另一支与蜡烛A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至某位置时,观察到其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______,此时蜡烛B的位置视作蜡烛A的像的位置;
(3)移动蜡烛A,多次实验,在白纸上标记下每次蜡烛A、B的位置,并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的距离,如图乙所示。该同学发现像与物的位置并没有关于平面镜对称。
①该同学猜想是因为玻璃板较厚,蜡烛A在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分别成像,实验中每次确定像的位置时,错误的将蜡烛B与距离玻璃板______(填“较远”或“较近”)的像重合,从而造成了“不对称”的结果;
②为了验证该想法是否正确,该同学在玻璃板M面上贴一层半透明薄膜,这样只能看到一个蜡烛A的清晰的像,重复实验,结果发现像与物仍“不对称”;
③该同学分析该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光的折射有关。请在图丙中补全该同学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B的光路,并标出看到的“蜡烛B”的位置______
④综合上面的现象及分析过程,在实验中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由于光的折射,实际是______完全重合,造成确定像的位置时出现偏差。
2024-06-10更新 | 3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某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
(2)实验中应选择与蜡烛A外形完全相同且__(选填“已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移动蜡烛B发现其恰好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
(3)如图乙,将玻璃板倾斜,蜡烛A的像将___(选填“仍然”或“不再”)与蜡烛A关于镜面对称;
(4)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记录蜡烛A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每次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5.50

8.00

10.20

12.00

15.10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5.50

8.10

10.20

12.10

15.10

(5)如图丙所示,是本实验结论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个应用,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间的距离为__m。
2024-06-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吴忠市盐池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应在 ______ (选填“M” 或“N”)侧观察蜡烛 A 经玻璃板所成的像。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__________

2024-06-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玉林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五
8 . 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______。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蜡烛A、B应选择外形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在像的位置上竖立放上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2024-06-0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德宏州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监测物理试题
9 . 小明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他在透明玻璃板中能够看到蜡烛A的______像,这是因为在玻璃与空气分界面处分别发生了光的______;若将平面镜左面部分切去,则A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能观察到A的像的范围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024-06-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中考第二次模拟物理试题
10 . (1)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
②如图丙所示,烧杯中的水________(选填“还未”或“正在”)沸腾。
(2)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
①为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
②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物理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手轻按橡皮膜,现象如图A所示,说明橡皮膜受到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__来反映。
②比较B、C两图,可得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
2024-06-0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天桃实验学校月单元作业(一)物理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