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文字优美,还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有关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转轴拨弦两三声”中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D.“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响度辨别的
2023-10-15更新 | 1896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古诗词“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人们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辨别黄莺啼声的,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扇动的声音是由于蝴蝶翅膀振动太慢,其声音的______低。(均选填“音色”、“响度”或“音调”)
3 . 2023年9月23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举行。现场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唱国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唱出的国歌声是由嘴唇的振动产生的
B.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人员耳朵的
C.“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D.伴奏音乐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是340m/s
4 .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万簇俱静”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分辨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5 . 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图所示,元宵佳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奏前,往往需要调整古筝琴弦的松紧程度,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我们能听到优美动听的歌曲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太阳光照射到空间站上,在此过程中,太阳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在元宵节晚会会场观看节目的观众,严禁大声喧哗,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6 . 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音调
B.演奏时,用不同的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增大声音的响度
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2023-09-24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昆明湖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题
7 . 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十场总决赛《远方》会场上,千人团齐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大有雷霆万钧之势。“雷霆万钧”在这里主要形容声音的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朗读声音是由朗读者的声带______ 产生的。
8 . 如图所示,云南大学百年校庆晚会现场座无虚席,无人机的表演更是引人入胜。无人机群接收到地面指挥系统的指令,在空中编织出美丽的图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指挥系统靠光纤给无人机群发射信号
B.静止在空中的无人机受到力的作用
C.观众通过音调判断唱歌的是哪位同学
D.舞台上烟雾缭绕的效果是干冰先升华后液化形成的
9 . 2022年春,变异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为了最大限度消减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各学校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喷洒消毒液后,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液的味道,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同学们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同学用智能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容易因疲劳而近视,可用凸透镜进行矫正
D.当你戴口罩之后与人交谈时,别人听到你的声音音调变高
2023-08-1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10 . 关于下列诗词中的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以“帆”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