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说明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考前焦虑其实是人之常情,从古至今都有人深陷其中。比如,唐代诗人朱庆馀在科举考试前写给张籍的行卷诗中,写道: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就将自己比作新娘,问描画的眉毛是否合适,借此比喻文章是否能符合考官的心意。忐忑不安的焦虑和紧张跃然纸上,与现代人考试前的心态并无两样。

②期末考试是对一个学期学习成效的检验,而且可能与升学、就业等各个环节挂钩,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为此,考生的焦虑心态主要来自于自我定位和外界期许,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不少人感叹,一上考场就双腿发软,条件反射已经刻进了DNA

③在期末季,每个焦虑的考生都有不同的心理表现。比如,有的平时学得不错,但一到考试就大脑一片空白;有的怕不过别人,只能每天挑灯夜战,力求尽善尽美;有的平时比较放飞自我,一到考试就只能赌考点、押考题,甚至到处打听小道消息;有的诉诸自我安慰,疯狂转发逢考必过表情包;还有的陷入焦虑漩涡,越复习越焦虑,越焦虑越想逃避,拿起手机一刷就是一整天,最后啥也没复习。

④除了孩子,家长和老师也难以躲过期末焦虑。往往一到期末考试月,一些中小学生家长在孩子面前就会比较谨慎,在家不敢大声说话,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心情和状态。而在家长群里,早已讨论得热火朝天,各种期末试题、试卷轰炸,还有不少家长接龙求资源,看得潜水家长内心无比纠结。

⑤而老师的期末焦虑,不仅来自出卷子、改卷子,还来自绩效考核、年终总结等事务性工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成绩也是对老师过去一学期工作的反馈,如果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老师还要面临来自家长、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表面上情绪十分稳定的老师,内心可能比学生还要焦虑。

【材料二】

①“期末考试月的焦虑情绪,既是每个局中人的内心写照,也是社会心态的一个显影。理性看待、客观分析,是有效避免焦虑的一剂良方。

②首先,焦虑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压力加码、让事情变得愈加糟糕。许多刚刚经历过高考的学生,仅仅是稍稍歇了一口气后,马上就从卷高考投入到卷绩点中,为了总绩点提高一点点而疲于奔命。在焦虑情绪长期野蛮生长之下,很有可能积郁成心结、心病,忽视了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的体察。

③其次,考前焦虑现象有着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动因,很多时候是无奈的选择。对于学生们来说,升学的压力、奖学金及荣誉的各类评比、身边同龄人的竞争等,都迫使自己主动或被动深陷这场焦虑大战当中,没有停下来喘息的机会。很多学生坦言,自己也知晓负面情绪的危害,也想摆脱过度焦虑的阴影,但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只能被裹挟着向前,越则越焦虑。

④解铃还需系铃人,如何减轻期末考试月的焦虑,需要观念的转变,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竞争和评价是教育的一部分,但过分以考试代替评价、以分数代表能力,导致从学生、家长到学校的普遍焦虑,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或许只有重拾对知识纯粹的热爱和追寻,更加真切地认识人生与社会,不在内卷内耗的追逐中迷失自我,才能成长为一个更加鲜活完整的个体。

1.依据材料,下列关于期末考试焦虑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当代学生才存在期末考试焦虑的现象。
B.焦虑情绪完全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C.家长和教师的期末焦虑只来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
D.社会文化背景、升学压力等因素加剧了考试焦虑现象。
2.根据材料一,分析期末考试焦虑对考生产生的多种心理表现,并说明这种焦虑可能源自哪些因素?
3.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从观念层面和社会行动上缓解“期末考试月”的焦虑现象,并阐述其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中国娃》是一首kuài(     )炙人口的歌曲。其中歌词“最爱喝的水呀永远是黄河水,给咱一身太阳色,能把那雪融化;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也不掺假;最爱说的话呀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儿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shù(     )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写出了亿万中国人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请阅读《亚洲受极端天气影响最重》一文,回答小题。

①4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2023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显示,受天气、气候和水文有关的危险因素影响,2023年亚洲是世界上灾害最多发的地区。洪水和暴雨造成的伤亡人数多、经济损失高,而热浪的影响则更加严重。

②报告强调,地表升温、冰川消退和海平面上升等关键气候变化指标正在加速恶化。

③在温度方面,报告指出,亚洲变暖的速度快于全球平均水平。2023年亚洲年平均近地面温度为有记录以来第二高,比1991年至2020年的平均值高0.91,比1961年至1990年平均值高1.87去年日本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夏季。

④在降水方面,图兰低地的大部分地区(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兴都库什山(阿富汗、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恒河周边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印度和孟加拉国)、若开山脉(缅甸)以及湄公河下游的降水量偏低。

⑤在冰冻圈方面,受破纪录高温和干旱影响,去年亚洲高山地区大多数冰川发生消融。报告显示,在亚洲高山地区观测的22个冰川中,有20个冰川显示出持续的质量损失。东喜马拉雅山以及天山大部分地区破纪录的高温和干燥条件加剧了大部分冰川的质量损失。

⑥在海面温度和海洋热量方面,在黑潮洋流系统、阿拉伯海、南巴伦支海、南喀拉海和拉普捷夫海东南部的海面温度的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海面温度上升速度的3倍多。西北太平洋的海域平均海面温度距平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在阿拉伯海西北部、菲律宾海以及日本以东海域,上层海洋(0米—700米)的升温尤为强烈,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多。此外,在北冰洋的大片海域、东阿拉伯海和北太平洋发生了海洋热浪,持续了三到五个月。

⑦数据显示,2023年亚洲共报告了79起与水文气象危害事件相关的灾害。其中,80%以上与洪水和风暴事件有关,造成2000多人死亡,900万人直接受灾,而脆弱国家受到的影响更大。在印度、也门和巴基斯坦,洪水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事件,凸显出亚洲对自然灾害事件特别是对洪水的持续高度脆弱性。

⑧亚洲许多国家在2023年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还出现了干旱、热浪、洪水、暴雨等一系列极端气候状况。气候变化加剧了此类事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对社会、经济,最重要的是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1.请你结合文章进行说明,为何2023年亚洲受极端天气影响最为严重?
2.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请分析第①段中加点词“最”有何表达效果?
4.亚洲受极端天气影响最为严重,对极端天气如何进行的防范?请提出两条科学合理的建议。
2024-05-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诚信是金》一文,回答小题。

①诚信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古往今来,诚信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运行规则。当代中国,市场经济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市场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观念,诚信缺失、道德失范问题已成为社会公害,影响了社会正常秩序。可以说,无论对个人、企业,还是对社会、国家,诚信都是无价之宝。

②对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品德。中华民族向来推崇诚外无物商鞅徙木立信”“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人们心向往之、行践履之。诚信农妇武秀君、油条哥刘洪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生动展现了当代中国人诚信践诺的精神风貌。不管岁月如何变迁,诚信永远是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质。

③对企业而言,诚信是黄金资产。百年老店同仁堂,以诚信铸造金字招牌,晋商”“徽商靠诚信各领风骚百年。市场经济大潮中,那些诚信经营的企业,客户及合作伙伴主动上门,发展如鱼得水。反观那些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企业,即使得一时之利,也终将因信用亏空而被淘汰出局。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以诚兴业、履约践诺,擦亮企业的诚信名片

④对社会而言,诚信是公序良俗。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没有诚信这个,社会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散落一地。近年来,社会上各类失信现象屡屡发生,买东西怕挨宰,面对老人摔倒也因害怕被而不敢扶。因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社会诚信的要求更高,这也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⑤对国家而言,诚信是重要的软实力。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当前,中国在国际上说话分量越来越重,除了综合国力蒸蒸日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重情义、讲诚信。现在,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打造诚信中国,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

⑥人之信,诺千斤;国之信,重九鼎。加强诚信建设关键在于制度化。尽快将诚信转化和落实到制度中,完善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将诚信制度化、法治化,构建起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体制机制,那么,建设诚信社会、诚信国家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3.文章中③的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下面这则链接材料作为论据用来证明哪一段的观点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河南一家名为胖东来的超市,被誉为零售服务行业的天花板,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日前,胖东来商贸公司入选全国诚信兴商典型案例,并位居榜首。胖东来的成功离不开两个字——诚信。

2024-05-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5 . 白山莽莽,黑水汤汤。矫若游龙,气吞八荒。

这里是神州大地上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是神明遗落人间的宝藏,黑龙江。

夏日的镜泊湖,波光潋滟,微漾的湖面好似铺满了碎钻,银光闪闪。

雄踞纬度之巅,铁人精神,世代相传。他们舍身忘我,用生命践行无悔誓言。

天下粮仓,生态屏障,一条大江,让亿万人挂肚牵肠,无数人心驰神往……

以上是董宇辉小作文之黑龙江的部分内容,请阅读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请你给“宇辉小作文系列之黑龙江”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请你仿照小作文的内容,补写一两句,要求运用一种修辞,能够体现黑龙江的历史、自然、人文、物产、资源等方面。   
3.如果宇辉再次受邀来到黑龙江齐齐哈尔,与学生粉丝交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024-05-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求稳“上岸”, 求新“下海”》,回答小题。

求稳“上岸”,求新“下海”

王楚蘅

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下海”这个词风靡全国,一批又一批的人脱离传统工作,而转向开拓新的领域;而近年来,“上岸”却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做出的人生选择。为求稳而“上岸”也罢,为求新而“下海”也好,这两种选择本无高下之分,但在我看来,稳中求进,才能行稳致远。

②“上岸”意味着一个阶段的成功,也意味着下一阶段的确定性和稳定性。稳定,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温饱的生存基础,亦是精神上的安全感。而“下海”则意味着新的挑战与探索,也意味着不确定性,它带给人们的是崭新的机遇和改变人生的可能性,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促成灿烂的人生。

③为何当代年轻人如此渴望上岸?上岸就能“脱离苦海”吗?我认为,这或许源自于当下时代的不确定性,迫使人们追求安定。老舍曾说:“经验是生活的肥料。”在“内卷”的浪潮和同龄压力日渐严重的背景下,我们常常沉浮于成绩与生计的成败之中,长期的不确定性使人空前疲劳。此时,“上岸”让努力得到肯定,不失为内心满足感的一大来源。

④若用追求稳定的视角来看,当年的“下海”者无异于自投苦海,可事实并不尽然。敢于冲破束缚、勇闯未知领域的精神,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挑战,也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改革开放的浪潮让深圳这个渔村变为商业都市,也让很多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的普通人一夜“鱼跃龙门”。同时,追求心之所向,亦是“下海”的一大原因。正如余秋雨辞去上海戏剧学院的职务,去游历河山、书写华夏一样,打破一成不变的生活,不断挑战、不断尝试,才能让生命如源头活水般焕发生机。

⑤在当下的时代,自媒体的爆炸式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更多可能,老师可以直播讲题,博士也可以趣味科普……“上岸”的稳定为“下海”提供了丰富的资本,让我们抓住时代机遇,大胆突破,一头扎入充满不确定性的挑战之海,为仅此一次的人生开辟更多可能。

⑥人生,既要有咬牙坚持上岸的努力意志,又要有下定决心下海的勇气;既要有求稳的耐心,又要有求新的魄力。将二者有机结合,求稳“上岸”,求新“下海”,我们才能稳中求进,行稳致远。

——摘自《作文与考试》2024年第6期,选文有改动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写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每个括号只能写一种论证方法)
正如余秋雨辞去上海戏剧学院的职务,去游历河山、书写华夏一样,打破一成不变的生活,不断挑战、不断尝试,才能让生命如源头活水般焕发生机。(           )(             )
3.选文第①段中加点的“上岸”一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4.从选文内容来看,“上岸”能给当今社会的年轻人带来哪些好处?
2024-05-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滴血认亲的真相》, 回答小题。

滴血认亲的真相

   

①在很多以我国古代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中,我们能看到滴血认亲的情节。滴血认亲这种方法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有记载的历史就有将近2000年了,长期以来被古人奉为真理。古代滴血认亲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滴骨法,即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遗骸上,如果血能渗入骨头里,就说明有血缘关系;二是合血法,即把两人的血滴在同一个碗中,如果两人的血能融合,就是亲生骨肉。通常,我们在影视作品中所见的滴血认亲用的都是合血法。

②那么,这种传统的认亲方法科学吗?从科学角度来看,滴血认亲是不科学的,没有可信性。首先来看滴骨法。随着时间的流逝,死者骨骼表面的软组织逐渐分解,留下的是一堆白骨。白骨因为受到腐蚀而发酥,表层出现很多细小的孔,血液滴在上面,自然会渗入骨骼。如果骨骼还没有受到腐蚀,还比较坚固,这时不管滴上谁的血液也渗不进去。所以用滴骨法认亲一点儿也不科学。

③再看看合血法。我们平时说的A、B型血液不能互相输血,是因为会发生溶血反应。不过这个反应和滴血认亲中的“相融”完全没有关系。溶血反应必须是大量血液混合时才会发生,如果是两滴血的话,不论血型如何、是否加水,一定可以相融。

④我们或许在影视作品中会看到,滴血认亲的时候,如果往水中加入白矾(一种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就可以使两滴原本不相融的血融合在一起;如果往水里加入油的话,那么两滴血无论如何都不能相融。这两种方法都是无稽之谈。两人的血一起滴入水中,无论加不加白矾都会相融,白矾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使血液相融的速度加快而已。两滴血液进入含有油的水中时,虽然油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包裹住部分血液,使它们无法相互靠近,但是油的密度比水小,会漂浮在水面上,血液的密度比水大,会慢慢进入水中,最终还是能融合在一起的。

⑤由此可见,影视作品中滴血认亲的种种场景仅仅具有戏剧效果,并不科学。

——摘自《我们爱科学》,选文有较大删改

1.读完选文之后,王小红想尝试画出本文的思维导图,请你帮助她完成这一任务。

(1)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___(5)_______
2.分别写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每个括号只能写一种说明方法)
(1)滴血认亲这种方法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有记载的历史就有将近2000年了。(        )
(2)油的密度比水小,会漂浮在水面上,血液的密度比水大,会慢慢进入水中,最终还是能融·合在一起的。(        )
3.从选文内容来看,古人是如何用滴骨法来判断两个人是否有血缘关系的?
4.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为什么A型血和B型血的人不能相互输血,却可以滴血相融?
2024-05-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小题。

故乡,是那片我们曾经奔跑戏的土地,是我们天真 (     )时无忧无虑的天堂。无论它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宁静的乡村,故乡都记录了我们的欢笑、泪水和成长的足迹。故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灵魂的归宿。那里莽莽榛的林海、(     )的春光,都会永远 (     )在我们的心田。那些童年的欢声笑语、那些亲人的慈爱关怀,都会时刻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当我们远离故乡,身处异乡时,心中那份对故乡的思念,就会一直陪伴着我们。我们首回望,思念故乡的亲人,思念故乡的味道,思念故乡的风景。这些思念,让我们在异乡的生活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和依靠。

1.这段话中三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是(     
A.xǐ             zhēn          qiàoB.xī            zhēn          qiáo
C.xǐ             zēn            qiáoD.xī            zēn            qiào
2.在文段的这三个括号中,应该填入的书写正确的词语是(     
A.烂漫            花团锦簇            萦绕B.烂慢            花团锦簇            盈绕
C.烂漫            花团绵簇            盈绕D.烂慢            花团绵簇            萦绕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应该改成(     
A.那些亲人的慈爱关怀、那些童年的欢声笑语,都会时刻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B.那些童年的欢声笑语、那些亲人的慈爱关怀,都会常常回荡在我们的耳畔。
C.那些童年的欢声笑语、那些亲人的慈爱关怀,都在我们眼前心中荡起涟漪。
D.那些童年的欢声笑语、那些亲人的慈爱关怀,都是我们心中最宝贵的记忆。
4.家乡,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每位漂泊的游子踏上归途。下面情节发生在人物返乡途中的一项是(     
A.保尔与团员一起修筑铁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祥子在曹家被孙侦探敲诈                         (《骆驼祥子》)
C.武松在快活林醉打蒋门神                         (《水浒传》)
D.唐僧在通天河落水湿经书                         (《西游记》)
5.你所在的班级从外地新转来一名同学,她到了新的环境总是会思念家乡。看到这种情况,你想要劝导她,下面说法最为合适的一项是(     
A.你那个破家乡有什么好想的呀?咱们这的各种条件不都比你那家乡强多了吗?你就是刚开始不适应,过两天你就知道我说的对了。
B.你刚刚到一个新的班级肯定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果有什么困难,你就跟老师和同学们说,大家都会尽力帮助你的,别担心。
C.人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会不断地更换所处的环境,慢慢适应这个城市之后,相信你也会爱上这座城市,并把它当成你的第二故乡的。
D.我特别理解你,其实这个破城市我也早就待够了,你看你的家乡多好呀!要不你还是转学回到你的家乡吧,我都想跟你一起转过去。
6.在选文横线处填上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故乡又是我们永远的牵挂B.故乡又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C.故乡又是我们文化的源头D.故乡是我们新征程的起点
2024-05-2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以美育人 向美而行》,完成下面小题。

以美育人 向美而行

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美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征程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各种美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思辨力、鉴赏力、表现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使审美教育成为一种育人自觉?面对这道时代考题,我们要以美育人,向美而行。

②以美育人,向美而行,应坚持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构建“以美立德、以美启学、以美冶情”的美育育人体系。

③以美立德。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美既涵养道德,也引领道德。要将新时代美育贯通在学校、家庭、社会各个场域,让广大青年学子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④以美启学。要扎根时代生活,注重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把美育融入校园生活。例如,在学校,学生们多次以恽代英广场为舞台,推出沉浸式主题教育话剧展演《你好,恽代英》,铭记革命烈士恽代英等人的光辉事迹与革命精神。此外,还要推动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协同发展,以美育浸润学生,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

⑤以美冶情。要着力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一方面,要以美育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审美素质、发展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为目标,提升师生对美育的了解和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的全面认知。另一方面,要加强经典艺术教育,将美育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融入校园生活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让审美体验浸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青年学子自觉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⑥以美育人,向美而行,使审美教育成为一种育人自觉。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1月 17 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③~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一粒米的旅程》,完成下面小题。

一粒米的旅程

迟子建

①在广袤的龙江大地上,有一种花朵最具济世之心,一直开到人心头,那是粮食结出的花朵。而我印象最深的三种粮食花儿,是小麦、玉米和大豆。

②我童年在北极村时,家家住着木刻楞房子,房前屋后有自留地,主种蔬菜。而远离居民区的黑龙江畔,每户还有一两片大地,种的多是麦子。麦子播种后几乎不用管它,很快就出苗了,在春风中噌噌长了起来。麦子什么时候悄悄怀胎结粒的呢?也许就在清晨鸟儿婉转地鸣叫的时刻,在正午阳光照彻心扉的时刻,在黄昏被薄雾给披上轻纱的时刻,在夜露温柔地滑过脸颊的时刻。总之麦子悄悄抽穗了,你经过麦田时,麦芒伸出带刺的舌头,调皮地刮你的手了。家中的园田快罢园的时候,江畔的绿麦穗变成黄麦穗了,这时小孩子们喜欢掀麦穗烧麦子吃。若是大人允许,可把麦穗带回家,在晚炊的余火中大大方方烘烤,待香味飘出,捻出麦粒放入口中,又软糯又筋道,还有股清甜气,实在是好享受。若大人们心疼麦子,觉得不收割就吃实在是糟蹋,只好在野地偷着笼火烧麦子,吃得胆战心惊的,但美味的诱惑总会战胜恐惧,所以秋天的麦田尽头,哪家不遗留着一两摊笼麦子的灰烬呢,那是我们留给童年的鬼脸。

③玉米可种在家门口,也可种在大地。它是脾性好的作物,喜光,耐旱,对肥料依赖度不高。它们疯长时,就像遮阴的树,是我们藏猫猫的好去处。夏日你躺在玉米地的垄沟里,空中的老鹰找你都难。玉米结穗后歪着脑袋生长,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吐出的花丝因品种不同,有雪白的,有橙黄的,还有金红的。那些牙口不好的人家,很早就掰嫩玉米吃了;而喜欢老玉米的人家,会等到玉米皮被秋风吹得跟纸一样干脆了,再掰了吃。老玉米香,就是费柴火。烀玉米的日子,只炖个菜就是了,所以从小我就知道,玉米是粮食。那些籽粒饱满的玉米,总会选个一二十穗,一些留作来年作籽,另外一些等过年时,搓下玉米粒嘣爆米花,那是节日的小点心。而啃过的蜂窝眼似的玉米棒,也能派上用场,晒干后可当痒痒挠。

④我们那儿的大豆,准确地说是黄大豆,也多种在大地上。黄豆很皮实,出苗后除了铲草,似乎不需特别打理。它们开的花儿素雅,紫色或是白色,花落后英果就现身了。黄豆的英果附着细密的绒毛,像一把把小刀垂吊着,一派武林气息。晚夏时节,豆荚长得肥大了,很多人家就卤煮毛豆吃,这也是男人们下酒的好菜。待到深秋干脆的豆荚裂开了,就得赶紧将它们收回来,不然豆子会嘣出来,滚进垄沟,对农人来说,那相当于丢了金子。黄豆打回来会摊在院子晒得更干一些,然后用木棒捶打,金黄的豆子疼得受不了,瞪着眼咕噜噜地跳出来了。收获了的黄豆装入麻袋,放进仓棚,会一天天地矮下去。主妇们常舀了豆子,去豆腐坊换豆腐吃,而小孩子们时不时地盛上一碗,炒豆子吃。到了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就是豆子的天下了,家家烀酱豆,捣碎后码成长方块,用报纸包裹了,扎上纸绳,放在被架子上,让它们在时光中长出云一样的菌丝,待到农历四月十八或二十八,取下酱块捣碎,放进缸里,兑上盐和水,大酱便踏上了发酵的旅程。到了春末,菜园的蘸酱菜下来时,它们修成正果,金黄透亮地登堂入室,成为餐桌的主角。

⑤一粒米从胚芽到成熟,要历经风雨雷电的洗礼,历经旱涝和霜冻的考验,所以每粒米都是天赐之物,要格外珍惜。都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粒米又何尝不是一个世界呢。我们永不背弃这个世界,人间烟火才会生生不息。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7月17日,有删改)

1.结合语境,品味文章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麦子播种后几乎不用管它,很快就出苗了,在春风中噌噌长了起来。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的画线句。
金黄的豆子疼得受不了,瞪着眼咕噜噜地跳出来了。
3.本文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与链接材料在结构方式、描写顺序和抒情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点?(任选两点回答即可)
链接材料:

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起。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选自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4.故乡的一草一木令人留恋,令人难忘。故乡的什么景致或事物令你魂牵梦绕、难以忘怀?请写出来,表达你对故乡的怀恋之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