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4 道试题
1 . 【文段】

①袁枚作诗以“性灵说”为主张,认为诗直抒心灵,表达真意,这一主张也融合到了饮食中:他认为在烹饪之前要了解食材、尊重物性,注意食材间的搭配和时间把握;他反对铺张浪费,提出“肴佳原不在钱多”,食材之美更在于;他将人文主义引入饮食,宣扬“物为人用,使之死可也,使之求死不得不可也”;他强调烹饪理论的重要性,以为中国烹法完全依厨人经验不利于传承,为了给后世食客厨人树立典范,又煞费苦心撰写出了《随园食单》这部南北美食集大成之作,再一次为中华美食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纪元。

②《随园食单》之前,中国历代亦不乏饮食著作,但关于制法的记述,如《食经》《烧尾宴食单》之类甚至流于“报菜名”。宋元以后,饮食著作中记述的烹饪方法逐渐明晰,但亦停留在“形而下”的层次。而《随园食单》则完成了饮食文化从经验向理论的最终蜕变。如“须知单”“戒单”中梳理了物性、作料、洗刷、调剂、搭配、火候、器具、上菜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上菜须知”中的“盐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等,都是对中国千年烹饪经验一次开创性的总结与编排。

③在袁枚和他的《随园食单》之后,中国饮食文化在“形而上”的饮食思想文化层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之后的百余年里,帮口菜渐渐发达,“四大菜系”“八大菜系”逐渐成形。直到清朝国门被坚船利炮强行打开时,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依然能够自信地写下:“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现代汉语词典》中“成”的主要义项有:①完成,成功;②成全;③成果,成就;④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根据词典释义及文段内容,下列对文中加点词“集大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集中精力,整理完成集体的成果。
B.集中大家的力量,成全大家的愿望。
C.集中某类事物的各个方面,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
D.收集各种材料,集中大家的智慧,形成很多成果。
3.《随园食单》完成了饮食文化从经验向理论的最终蜕变。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生活经验与人生哲理相互印证的一项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小题。   

扬州二分明月楼zuò落于扬州市广陵区广陵路,建于清代中叶,环境 A.幽雅/B.优雅),风格清丽。园中有山林一区、长楼7间,楼上悬清代钱咏书题二分明月楼匾额。步入园门,有一平廊,廊壁是六方古朴的砖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徐凝的《忆扬州》等唐诗刻于其上,与园内的画意      A.相辅相成/B.相得益彰)。平廊中建一亭,集金农墨迹伴月悬横匾。亭柱挂一联, ,营造出一种静美好的意境。平廊尽头为爬廊,循之可登楼。楼上悬有迎月匾额,此即为迎月楼。楼前有一集句联 ,意境优美而阔大。登上明月楼,清风拂面,皓月当空,令人不由吟出             的古诗句。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zuò (     )               (     )
(2)根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空缺处。   
①处的词语是______,②处的词语是______
(3)根据语境,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恰当的对联,将序号填在横线空缺处。   
③处的对联是______,④处的对联是_____
A.留云笼竹叶,邀月伴梅花。       B.朗抱开晓月, 高文激颓波。
(4)请你在文段末尾的空缺处默写两句符合情境的古诗句。   
登上明月楼,清风拂面,皓月当空,令人不由吟出“_________”的古诗句。
今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3 .

当象征中华文化的龙图腾遇上天文星宿,会碰撞出什么样的创意作品?为庆祝甲辰龙年,一     )来自汉代的《飞龙星象图》,在博物馆展出,绘就了古人对苍穹的无限遐想。

汉画是一种原始的艺术形式,源于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与想象,主题涵盖社会百态、天文星象等,其中作为重要的符号,承载古人对风调雨顺、万事吉xiáng     )的期盼。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请模仿“风调雨顺”的短语结构,写两个带“龙”字的成语。   
3.结合上面的文本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拓片为何把龙和星宿联系在一起。
链接材料一:

《礼仪》中有土龙致雨的记载,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遇大旱用土龙招雨,为祈雨主神。

链接材料二:

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

昨日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4 . 校报将对学校近期开展的活动进行专题报道。请你以校新闻社记者的身份,整理,修订,编辑专栏稿件。
专栏一:新闻快递
有同学投稿了一则消息,你对新闻稿进行审查和编辑。

——

5月6日下午,校园里热闹非凡,别开生面的劳动周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在紧张复习的间隙,初三同学对教室进行大扫除,场面__①__。他们分工明确,有的反复擦拭,让黑板 huàn然一新;有的细心清扫,让地面和讲台一尘不染;还有的认真摆放,让课桌椅变得井然有……同学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在食堂,大厨们开设了烹饪课堂,初二同学参其中。他们学习和面、擀皮,包出像元宝一样的饺子;他们学习切菜、拍黄瓜,制作清爽可口的凉菜……同学们__②__,做出了一道道美味佳肴。

初一同学则热情高地投入到种植劳动中。他们在生物老师的带领下,在校园实验田里施肥,除草,精心呵护幼苗。同学们在劳动实践中学习生物知识,以劳增智。


1.你为这则消息补写标题,并抄写在方格内。(不超过12个字)
2.你对消息中带拼音的字形与加点字的字音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因为形容的是“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所以写作“换然一新”。
B.因为形容的是“有条理有秩序的样子”,所以写作“井然有序”。
C.因为表示“参加”的意思,所以“参与”中的“与”读作“yù”。
D.因为表示“升高”的意思, 所以“高涨”中的“涨”读作“zhǎng”。
3.你修改完善文段,认为在横线处应当填入的成语是(     
A.①水深火热     ②各司其职B.①水深火热     ②各行其是
C.①热火朝天     ②各司其职D.①热火朝天       ②各行其是
专栏二:人物专访同学采访了学校劳动老师。你对采访记录进行整理和完善。

同学: 老师好,请问①_____?

老师:学校举办劳动周活动,旨在用丰富的活动激发同学们的劳动热情,提升同学们的劳动技能,培养同学们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劳动品质。我们都知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从小处说,劳动不仅强身健体,还能培养能力和品格【甲】从大处说,劳动能促进家庭和谐,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类发展。

同学: ②_____?

老师:劳动周活动将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日常生活劳动,如清洁、收纳、烹饪等;二是生产劳动,如种植农作物,制作传统木艺,体验3D打印技术等;三是服务性劳动,如利用周末去社区做公益服务。

同学:本次活动,您对同学们有什么期待【乙】有什么话想要对同学们说吗?

老师:中华民族有勤劳敬业的优良传统,希望同学们能多参加劳动周活动,在劳动中勇于担当,追求卓越。我想对同学们说,劳动最光荣!

4.采访记录中提问缺失,根据老师的回答,你认为补全提问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劳动周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②劳动周将开展哪些活动
B.①劳动对个人成长有何意义                    ②劳动周课程有哪些特点
C.①劳动对个人成长有何意义                    ②劳动周将开展哪些活动
D.①劳动周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②劳动周课程有哪些特点
5.在甲、乙两处填入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逗号   【乙】逗号B.【甲】逗号   【乙】问号
C.【甲】分号     【乙】问号D.【甲】分号     【乙】逗号

专栏三:招募倡议
根据计划,学校将安排周末去社区做志愿服务,校团委要发布招募启事,你负责校对工作。

招募启事

亲爱的同学:

为促进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学校组织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现面向全校同学招募志愿者,期待你的加入!

活动时间: 5月12日9点——11点

活动地点:社区老年活动中心

活动内容:打扫卫生,整理图书,与老人交流互动,为老人表演文娱节目等。

报名方式:5月10日9点前,在本班团支书处报名。

校团委

2024年5月6日

6.你发现画线句表达欠妥,作出修改。
7.校团委发起倡议,鼓励同学们积极承担家庭劳动,根据下面的家务清单,你补全横线上的内容。

家务清单

做两菜一汤

清理灶台

洗碗

种植盆栽

洗衣服

拖地

组装书架

整理衣橱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

勤劳是一种美德。承担家庭劳动,有助于提升生活能力,培养责任感。承担家庭劳动,能收获清理灶台后的洁净,能收获____,能收获___ ……为家长减轻负担,为家庭营造和谐。在此,团委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让我们积极承担家庭劳动,助力个人成长,共创美好家庭!

校团委

2024年5月6日

昨日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5 . 2024年4月27日,以“科学梦想创造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在首钢园一高炉启幕。学校组织大家到那里开展研学活动,活动结束后,你将展示本组的研学日志。现在请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
1.请你用正楷字书写“为科学梦想插上翅膀”九个字作为标题。

第一部分   活动概述

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是集科幻创作、产业发展和科技交流于一体的一次盛会,为公众带来了一场“科技+想力”的视觉盛宴。大会了《2024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和《科幻产业发展倡议》,了高校科幻盟和科幻影视产业研究所建设工作,了中国自主打造的首个国际性综合科幻奖项——科幻星球奖,名中外、成绩然的研究者交流探讨科幻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创新成果。

2.彩排时,小组同学对加点字的书写、读音产生了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想像力”的“像”应写为“象”B.“连盟”的“连”应写为“联”
C.“驰名中外”的“驰”应读为“chí”D.“成绩斐然”的“斐”应读为“fēi”
3.检查文段后,你认为下列选填词语与文段内容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颁发②吸引③发布④启动B.①发布②启动③颁发④吸引
C.①颁发②启动③发布④吸引D.①发布②吸引③颁发④启动

第二部分   活动掠影

本次研学活动,最让我心醉神迷的是“首都青少年科幻教育空间”主题展览。不必说参观了解千回百折的中外科幻发展历程,也不必说科幻阅读、科幻绘画、科幻影视等深度体验,单是看到《圆圆的肥皂泡》中能够包裹整个城市的巨型泡泡,就令人胡思乱想了!我仰起头,看着屋顶悬挂着大大小小的肥皂泡,在多种光线的映衬下,显得光怪陆离。将眼睛从屋顶转向正前方,是充满科技感的城市剪影,拼接着铮亮的镜面,让我们在现实与虚幻中来回切换。

4.你检查后发现,下列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心醉神迷B.千回百折C.胡思乱想D.光怪陆离

第三部分   发展思考

研学中我们了解到,中国科幻产业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2024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中国科幻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快,增长量大,业态不断丰富。

如何进一步加速中国科幻的崛起呢?不仅要发挥科幻对科技创新的催化作用,激发人们学好科学、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还要发挥科幻对文化价值的导向作用,要保有孩童的好奇心,自觉遵守科技伦理;同时,发挥科幻在世界交流互鉴中的桥梁作用,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思想传播给世界,共同探索人类未来的发展之路。只有充分发挥科幻的催化作用、导向作用,中国科幻产业才能创造真正的辉煌。

5.本部分文段的第一句摘抄自研学手册,你想弄明白“方兴未艾”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艾”的主要义项有:①停止;②年老的;③美好,漂亮。根据词典释义及文段内容,下列对“方兴未艾”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甲】中国科幻产业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停止。
【乙】中国科幻产业已经独占鳌头,而且尚未年老。
【丙】中国科幻产业刚刚萌芽兴起,一切都很美好。
6.作为总结句,你发现画线的句子存在问题,对此句作出修改。

第四部分   心得感悟

你的科学梦因何启迪?是一板一眼的教科书,还是引人入胜的科幻故事?恐怕大多数人的回答和我一样,是后者。②这次科幻研学之旅,赐予我一双翅膀,带我在科学梦中翱翔。我深深地感受到,③科幻是现实与虚拟的对话,是科学与艺术的交汇,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通过本次研学,④我不仅开拓了视野,更学会了在宏大的叙事背景中认知世界,思索人生。

7.文段中的画线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昨日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6 . 班级拟拍摄“‘燃’青春,向未来”毕业短视频,请根据任务要求,对脚本进行完善。

“‘燃’青春,向未来毕业短视频脚本(草稿)

【序幕】

画面:大幕徐徐开启,有火光在黑暗中摇曳升腾,映照着一个个奔跑腾跃的身影。

旁白:燃,是青春的宣言,也是青春的样。刚步入青春期的我们,如朝日,如初春,如百萌动。辩论中的慷慨激盎,操场上的纵情奔跑,无不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在这流光益彩的青春年华,我们要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当不让,奋楫争先。

【第一幕】热血铸梦

【黑暗散去,主角的身影渐次出现,镜头与旁白同步切换】

镜头一:杜甫一袭青衣,在泰山脚下,矫首仰望。

旁白:生在盛唐,年轻的杜甫梦怀天下,望泰山而涌起      (《望岳》)的豪情。

镜头二:1919年5月4日,无数青年学生涌上北平街头……

旁白:生逢乱世,年轻的他们以天下为已任,怀着             (《岳阳楼记》)的使命感走上街头,为救国之梦抱薪添火。

镜头三:浙大超导量子计算团队的90后科学家们,在深夜的灯火中埋头实验。

旁白:这支年轻的团队以           (《登飞来峰》)的信念,屡次刷新量子计算关键指标的世界纪录,为科技强国之梦增砖添瓦。

镜头四:飘扬的五星红旗下,一群中学生面向国旗肃立。

旁白:生逢盛世,年轻的我们更要保持           (《行路难》)的乐观自信,为实现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而勇往无前。

【第二幕】破茧成蝶

【镜头切换,旁白响起】

画面:宋濂冬夜抄书、在风雪中负重跋涉、缊袍敝衣专心学习,海伦·凯勒搓捻花叶、拿着布娃娃拼写“doll”、用手感受水的流动学习“water”

旁白:但追梦之路坎坷不平,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_____

【第三幕】青春启航

【镜头切换,旁白响起】

画面:朝霞,海面日出。一艘尚未扬帆的船只停于海面,画面中心青春启航四个大字熠熠生辉。

旁白:青春是帆,载梦远航。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即将踏上新的旅程,请带上老师和同学们的祝福,勇敢启航——

【尾声】

画面:____________

旁白:回望初中三年,我们一路走来,有过笑,有过泪,有你争我赶,有温暖相伴,更有从未泯灭的梦想。骊歌一曲,告别过往,让我们高举青春的火把,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1.序幕旁白中加点的字音易读错,请标上正确读音。
(     )               (     )
2.画横线的两个成语中有错别字,请把正确的成语完整写下来。
__________        __________
3.请根据镜头和旁白,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古诗文名句。
4.请依据画面内容,将旁白补充完整。要求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
5.请仿照老师的寄语,任选一个学科,结合学科知识,为同学们创写一则祝福寄语。
6.如果要选择一个集体生活场景放在尾声,你会选择怎样的场景?请简要描述。要求:与旁白匹配,描述具体,语言简明,80字左右。
昨日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二模语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淄博城市地标海岱楼耸立在齐盛湖公园湖心岛,她采用汉代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大气雄伟,地上地下共十层、七十二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独特的(zhuāng)饰和设计,展现出古代建筑的魅力和风貌。①海岱楼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文化爱好者的朝圣之地,许多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

海岱楼钟书阁被誉为中国最美书店,(róng)合齐国故都、陶瓷琉璃、天然溶洞等淄博诸多元素,一层一特色、一角一文化,已成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让人们感受到齐文化的深厚底蕴。③这里不仅仅是书店,文化互动也是绝佳场所,④秉持着钟书阁连锁而不复制的理念,业态结构尤为生动丰富。店内包含茶文化空间、城市书房、稷下学堂、艺术空间、儿童乐园、威士忌图书馆、海岱大讲堂等不同板块空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综合体。

淄博城市地标海岱楼与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的诗意牵手,无疑将为深化文化赋能、打造书香淄博、提升城市品质推波助澜

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耸立”,高高地矗立,指物高而突出地立着,“耸”应读作“sǒng”
B.“zhuāng饰”是对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进行艺术加工的手法,应写为“妆饰”而非“装饰”。
C.“róng合”是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应写为“融合”,而非“熔合”。
D.“稷下”是指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齐国曾在此设立我国古代最早的官办大学“稷下学宫”, “稷”应读作“jì ”。
2.文段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脍炙人口B.美轮美奂C.名副其实D.推波助澜
3.文段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①句B.②句C.③句D.④句
4.“钟”字之意经历了演变发展,你认为文段中“钟书阁”的“钟”是哪一意项(     
A.“钟”始见于西周金文,古字形从金、童声,本义为一种打击乐器。
B.“钟”本义也指一种酒器,泛指酒杯或茶杯,此义后写作“盅””。
C.“钟”为酒器,“酒自钟倾之而入尊,自尊勺之而入解”,故“钟”引申为“聚集、集中”的意思。
D.“钟”是古时报时之器,引申指计时器,又引申为钟点、时间。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

8 . 风沙也是北京春天最常见的。

冰心写道: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地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

曹太洲在《老北平的风沙和雾霾》中提到:冬春季节刮起风来,往往就要连续三天才肯作罢夹杂着沙尘的七八级大风很常见。

【甲】春天的风沙【乙】给人们带来种种不适,但风沙平息之后的春色却依然撩人。正如郑振铎在《北平》中所写:太阳光真实地黄亮亮地晒在墙头,晒进窗里。那份温暖和平的气息,立刻便会鼓动了你向外跑跑的心思。

1.文段中①②两处标点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B.①。②,C.①!②!D.①!②。
2.文段中画线句前后两个分句形成转折关系,将语意推进一层。据此判断“虽然”“尽管”这类词语应放在第一个分句的______处。
A.【甲】       B.【乙】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星星们像钻石镶嵌在夜mù①______________之上,它们离我们那么远,却仿佛又在眼前。我趴在南岸,从草叶的缝xì②______________往河里看——星星在洗澡、在悠游、在串门,而一颗空中落下的鸟粪吓跑了河里所有的星星……观星使人感觉自己是近视眼,看不清它们,而它们又确凿(A.záo     Bzuó)地存在着。星星没有老,是人老了。人到老,对星星的了解也就是这些。印裔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比我们知道得多一些,说星星也会变瘦、变矮。群星疏lǎng③______________,它们身后的银河如一只宽长的手臂,保护它们免于坠入无尽的虚空。

(选自鲍尔吉原野《银河的手臂》)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夜mù_____________       ②缝xì_____________       ③疏lǎng_____________
(2)为文中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读音。(       )
(A.záo     B。zuó)
(3)结合下图“白”与“自”的字形演变流程,推测“自”的古代字形像人体的(     ),后假借作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

A.嘴巴B.鼻子C.眼睛D.耳朵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初中名校发展共同体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10 . 初三年级组织“与你相约,续梦前行”毕业季系列展示活动。语文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了戏剧表演和诗歌朗诵两个专题活动,邀请你参与到活动筹备与总结的工作中,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筹备】
“成长有‘戏’”戏剧表演
1.同学们为自己表演的剧目《范进中举》设计了海报,请你协助完成下面的任务。

(1)在海报的方框里用正楷字书写“与你相约,续梦前行”八个字,补上毕业季系列展示活动主题。
(2)将海报上关于作家的相关信息补充完整。
(3)同学们要在海报上加入原著中范进的一句话,与画面相配。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甲】是了。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名。

【乙】噫!好!我中了!

2.下面是同学们根据《孙权劝学》改编的课本剧剧本,请帮助作出选择。

孙权劝学

时间 建安十五年的某天傍晚
地点 孙权府邸
人物 孙权、吕蒙
(孙权不停地踱步,时而摸摸胡子,时而背手低头沉思,神色严肃)
吕蒙 (轻步上前,向孙权行礼,神态恭谨)主公,有何吩咐?)
孙权 (面对吕蒙,言辞恳切)尊君如今已是吴国掌事之人,不可以不学习呀!
吕蒙 (     )可是,实在是军务繁忙,学习……这,再等等吧。
孙权 (     难道是想让你精研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只是希望你粗通文略,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比孤还多?孤常常读书,自感获益良多啊!
吕蒙 (躬身行礼致谢)诺!
(1)剧本中有两处舞台说明尚待完成,选出设计最贴合角色特点的一项(     )
A.吕蒙   面露难色       孙权     轻哼一声,语含失望
B.吕蒙   面露难色       孙权     轻叹一声,语重心长
C.吕蒙   面带疑惑       孙权     轻哼一声,语含失望
D.吕蒙   面带疑惑       孙权     轻叹一声,语重心长
(2)孙权与吕蒙的对话中使用了多种称谓,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主公   B.尊君   C.臣     D.孤
“青春如诗”诗歌朗诵会
3.下面是某同学为诗歌朗诵会创作的一首散文诗,请你帮助完成以下工作。

梦想是一片云彩,在天空中飞翔,这飞翔化作了曼妙的情思。                       

梦想是一泓清泉,在山野流淌不息,这流淌带你奔向广阔的天地。

在这如诗的青春年华里,我们生逢其时,朝气满怀。

同学们,①阳光正当时,让我们尽情逐梦,在逐梦中拥有属于自己的②阳光

(1)诗歌还需要补写一个诗节,来表达对梦想的理解。仿照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①②处加点“阳光”都使用了比喻义,选择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
A.①美好的未来       ②太阳的光辉     B.①美好的未来       ②大好的时代
C.①大好的时代       ②美好的未来       D.①太阳的光辉     ②美好的未来
【活动总结】
4.在语文专题活动结束之际,宣传小组撰写了一则广播稿,请协助完成相关文字工作。

近日,我校初三年级举办了与你相约,续梦前行毕业季系列展示活动。其中,语文老师策划的戏剧展演和诗歌朗诵活动脍炙人口。

戏如人生,展现世间百态;青春如诗,激扬少年梦想。戏剧展演活动中,同学们将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化身剧中人物,通过生动的表演,再现经典场景,演绎别样人生。同学们还将青春的热情、梦想的豪情挥洒在文字里,写下一串串青春的诗行。朗诵会上,他们意气风发,那清脆响亮的声音应和着优美动人的弦音,吟诵出一首首激情飞扬的青春赞歌!

本次语文活动展示了同学们初中三年学习的部分成果,也给我们的初中岁月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青春记忆。与你相约,你相约,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徜徉在语文的天地里,采撷缤纷的花朵,汲取成长的养分,为美好的青春梦想锦上添花。

(1)请对文段中加点字词的字形、读音作出判断,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因表达的是“典型而影响较大”之意,所以“经典”中有一个错字。
B.因表达的是“吸取、吸收”的意思,所以“汲取”中有一个错字。
C.“应和”中“和”是多音字,此处指“和谐地跟着唱”,应读“hé”。
D.“弦音”一词中的“弦”字,与琴弦、弓弦有关,“弦”应读“xián”。
(2)选出上面文段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脍炙人口       B.耳熟能详       C.意气风发     D.锦上添花
7日内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海淀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