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46 道试题
1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每个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被烙上了时代的【甲】__________。□,我们并非只能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浑浑噩噩地前行。面对变幻莫测的时代,人们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两弹一星元勋们兀兀穷年,至死不懈;抗疫卫士逆行出征,挺身而出;戍边战士宁洒热血,不失寸土;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呕心血。他们开创了不一样的时代。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聆听时代回音,弘扬时代精神。青年人【乙】__________,应勇担使命,追求卓越,以青春力量书写时代篇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裹(     )(A.xiè   B.xié)                      ②呕心lì血(     )(A.沥   B.励)
(2)结合语境,为【甲】【乙】两处选择正确的选项。(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_(A.印记   B.印象)               【乙】__________(A.悲天悯人   B.任重道远)
(3)文中“□”处应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所以B.但是C.虽然D.因为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悲欢离合”中有两组反义词。
B.“他们开创了不一样的时代”中“他们”“开创”“时代”的词性分别是代词、形容词、名词。
C.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的手法。
2024-03-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第八中学、白山市第九中学、白山市第十六中学、白山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
2 . 请在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论语·为政》)
(2)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无以寄托的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在《秋词》中直接表达秋日胜春朝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第八中学、白山市第九中学、白山市第十六中学、白山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3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书中所谓的“小说”,是指一些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与现代小说意义相去甚远。直到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他也认为小说是小知、小道,( )从另一角度触及了小说讲求虚构、挂根于生活的特点。中国小说的起源,首先是神话传说,其次是言和史传。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店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这两种小说形态,在中国都源远流长。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琐(     )                      ②浅(     )
(2)给文中拼音填写汉字。
①追sù(     )                  ②yù(     )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成语不能够用下面的哪项替换(     
A.截然不同B.黑白分明C.大相径庭D.天差地别

(4)文段中画横线句不连贯,在括号里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下列选项最合适的一项是(     
A.虽然……但是……B.不是……就是……C.因为……所以……D.不但……而且……
2024-03-2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第三中学、白山市第五中学、白山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
4 . 请在下面横线上号里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①中原乱,____________ ?(朱敦儒《相见欢》)
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③晏殊《浣溪沙》词中,借花、鸟的凋零与迁徙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的两句词是:_______ _____
④李清照《渔家傲》词中,与《红楼梦》中薛宝钗词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
2024-03-20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第三中学、白山市第五中学、白山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5 . 学校准备举行以“文明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一些城市正在提倡使用公筷,推行分餐制。不少餐厅积极响应、完善服务流程规范。请你补全下面对联,作为推广使用公筷,推行分餐制的推广宣传语。(宽对即可)
上联:使用公筷树新风;
下联:_____________
(2)你认为班级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开展活动?请你根据已有的活动形式,再设计两项。
活动形式一:召开“文明伴我行”主题班会
活动形式二:______________
活动形式三:______________
(3)为响应“共建文明社区”号召,班级开展了“志愿者进社区”活动,你在一家超市做志愿者时,有一位中年男士因为超市严格执行“禁塑令”不提供塑料袋而大发雷霆,你会怎样劝说他?
2024-03-2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八中学、抚松县第九中学、抚松县第十中学、抚松县实验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6 .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每一项巨大科技成果的问世,离不开敏锐的科学洞察力,更依靠科学家们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荣誉可以成为继续前进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影响前行的重负。对待荣誉的态度,能看出一个人的精神高度和思想境界。因而,对于奖杯□奖牌、奖金,要看重又不能太看重,那是对我们工作成就的肯定,是人生的点,很美丽也很珍贵,但绝不能为其所累,更不能成为(     )我们前进的(     )。

古人云□“名利最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袁隆平、钱学森、邓稼先、彭桓武等,便是那自古至今的“几人”。正 【甲】 如凤毛麟角, 【乙】 就更显其珍贵,也更令人景yǎng 敬重。


(1)给语段①②处填写正确的拼音和汉字。
①点(     )       ②景yǎng(     )
(2)给语段括号里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束缚   枷锁B.牵挂   号角

(3)给语段中“□”处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顿号   句号B.顿号   冒号C.逗号   句号D.分号   问号

(4)给【甲】【乙】两处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但是B.只有……才C.即使……也D.因为……所以
2024-03-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八中学、抚松县第九中学、抚松县第十中学、抚松县实验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
7 . 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③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④秋瑾《满江红》中,写作者突破家庭牢笼,思量过去八年生活况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024-03-2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八中学、抚松县第九中学、抚松县第十中学、抚松县实验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
8 . 下面是小敏同学整理的以“品宋词,观人生”为题目的古诗文学习心得,请你在阅读时完成下面题目。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①秋瑾的“莽红尘何处觅知音?_____”让我们感受到词人慨叹知音难觅的情感。
②朗诵苏轼的“______________,射天狼”,可感受洒脱的豪迈之气,坚定的报国之志。
③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向我们展现了无心睡眠,鬓发斑白,伤感落泪的将军形象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
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作者收复失地的雄壮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024-03-2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第二中学校、镇赉县第四中学校、镇赉蒙古族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9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初三生活开始了。也许,是时候应该告别喧嚣的心境了。曾经的几许怒不可遏的对生活的挑剔,曾经的几多心无旁鹜的对玩乐的追求,也是时候应该如一颗残星般陨落风化了。你们的世界应该是深邃而又圆润,ruì智而又流通的,而不应该是僵硬的停滞的。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①挑(     )   ②ruì智(     )

2.找出文中的错字并改正。
3.文中先后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A.:   B.,   C.:   D.,   
4.分析文中画线句子,属于下列哪种复句类型(     
A.承接复句B.递进复句C.并列复句D.转折复句
2024-03-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10 .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原名是《______》,作者是______(国籍)著名记者______(人名)。
2024-03-2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大安市第三中学校、大安市第四中学校、大安市第五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