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人是一本书。看人如读书。

人的外表,是封面。人的内心,是内容。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

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xiù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绘出美丽的插图。

如果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

(1)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
①扉页________       ②xiù________
(2)语段方框内应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分号B.句号C.顿号D.逗号

(3)文中画线句子的复句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4)“人是一本书”运用的是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024-02-0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
2 . 请在相应的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1)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行路难》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是: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的是:

(4)《岳阳楼记》中,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3 .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大家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学校准备举办“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了增加活动气氛,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以下列举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全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是(       
①泰山 ②龙门石窟 ③川剧变脸 ④黄河 ⑤春节舞龙灯 ⑥岳麓书院 ⑦梁祝传说
A.①③⑤B.③⑤⑦C.②④⑥D.①②⑥
(3)为了保护祖先所创造的灿烂文化,请你仿照示例,写出一条保护建议。
示例:借助媒体宣传,强化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建议一:                        
2024-01-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
4 .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早春时节,廊下的燕子衔泥筑巢,窗外莺啼清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望》中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5 .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科普巨著,行文活泼,语言诙谐。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道家学派的作品,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史记》共一百三十篇,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D.《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咏史诗。
2024-01-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下面例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B.尽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也要完成任务。
C.为了防止这类事件的不再发生,相关部门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
D.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2024-01-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不(zhuì) 责(jié) 殚精竭虑B.刻(juān) 红(fēi)   鹤立鸡群
C.热(zhì) 首(qiáo) 卓有成就D.退(kuì) 甲(zhòu) 正襟威坐
2024-01-1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的秋天

①_____________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有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②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③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进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节选自老舍《济南的秋天》

1.下列哪句话最适合填入第①自然段的横线上?(       
A.济南的秋天是静谧的。B.济南的秋天是温和的。
C.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D.济南的秋天是虚幻的。
2.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①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睡着了”的表达作用。
3.如何理解第②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可以从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思考。
4.济南的秋天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简要分析。
2024-01-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下面几篇《朝花夕拾》中的文章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五猖会》
C.《阿长与<山海经>》
D.《琐记》
2024-01-1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有剩骨(             )          (              )
3.请你写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句子。
4.请你谈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请你列举出两个与狼有关的成语。
2024-01-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