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46 道试题
1 .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君子文化内涵的认识,班级组织开展“君子文化大家谈”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活动一】追根溯源知君子
下面是一位同学以“《论语》中的君子”为题所做的读书笔记。请帮他修改笔记内容,做好汇报准备。

“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主要指有身份或地位的人。到了春秋末期,孔子重新定义了君子的概念,赋予其新的内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善于学习,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哪怕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感到怨恨和失落,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在孔子看来,君子需心态平和,具备宽厚豁达。“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在贫困艰苦的情况下仍自得其乐。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应安贫乐道,重视道德修养,保持纯粹的生活。正是在《论语》多视角的琢磨和刻画中,君子形象逐渐清晰,成为一种典范的人格模式

1.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字音作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表达的是“彼此理想、志趣一致”的意思,所以“志同道合”中有错别字。
B.因为表达的是“纯正无杂”的意思,所以“纯粹”中有错别字。
C.“琢磨”在句中是“不断加工使之精美”的意思,所以应读作“zhuó mó”。
D.“模式”在句中是“使人可以仿效的标准样式”的意思,所以应读作“mú shì”。
2.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做出修改。
【活动二】借助花木识君子
下面是某小组一位同学的演讲稿节选。请参与小组成员对稿件的讨论。

一直以来,梅兰竹菊因品性独特,常常成为文人雅士寄情言志的对象,被称为“花中四君子”。①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②清华其外而淡泊其中——梅兰竹菊如此,人中“君子”不也如此吗?

③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中,“花中四君子”傲然挺立,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④千百年来,其高洁、坚强、无畏的品格,犹如一泓清泉,滋养着一代代国人的心灵。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更应悟其精髓,使君子之风不断传扬。

3.该同学对于文稿中两个加点词语是否应该使用引号产生了疑问,有同学查到了引号的几种基本用法(见下面“小贴士”)。你根据语境作出的判断是:两处都应该使用引号,因为“君子”的引号表示【甲】,“花中四君子”的引号表示【乙】。(【甲】【乙】两处填写序号)

小贴士

引号的几种基本用法:①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②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③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4.有几名同学对文稿中四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发表了看法,你认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四个句子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梅兰竹菊人格化,使语句的表达更生动形象。
B.第①句还同时运用了排比的修辞,交代了梅兰竹菊得名“花中四君子”的原因。
C.第②句还同时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强调梅兰竹菊的特点正是君子应具备的品格。
D.第③④句还同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先后把梅兰竹菊比作文化符号和一泓清泉。
5.筹备小组准备了以多种植物为背景图案的书签,请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植物,用正楷在书签上题写两句与该植物相关且能表现“君子”特点的诗文。(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

【活动三】演说轶事赞君子
一位同学准备讲述“君子之争”的故事,请帮他完善文稿。

北宋时期的范镇与司马光不仅同朝为官,而且是至交好友。一次,他俩都奏请皇帝颁布乐律度尺的法令。因为见解不同,两人各执己见,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二人都是博学大才,各有各的傲气难平。如何解决争端呢?他们没有意气用事,最终决定用下棋来决胜负。结果司马光负,二人暂缓争论。

时隔21年,范镇带着之前讨论过的八篇《乐论》到洛阳看望司马光。这一次,他们又锋芒毕露,争论数天,仍无结果,便以投壶定胜负。司马光胜出,欢呼道:“大乐还魂矣!”

像范镇与司马光这样,虽然见解不同,但    ,就可称为“君子之争”。

6.你检查文段,发现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各执己见B.面红耳赤C.意气用事D.锋芒毕露
7.根据你对文段中“君子之争”的理解,从下面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将横线处补充完整(       
A.以下棋或投壶的方式决定胜负
B.坚持自己立场的同时相互尊重
C.考虑到彼此的关系而暂缓争论

【尾声】
8.活动结束时,大家纷纷在“班级论坛”上发表了活动感言。请用上“了解”“理解”“行动”三个词,写出你参与活动的感想。
2024-06-0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①路名,不仅是城市的环境要素,也是城市的文化标识。云南昆明的“金碧路”,既蕴藏金马碧鸡的当地典故,也合乎金碧交辉的天像奇观;走进江苏南京的“乌衣巷”,会让人想起“乌衣巷口夕阳斜”的名句;穿行于武汉的“首义路”,武昌首义的历史风雨恍惚间重现眼前 ……这些风格迥异的路名,植根于深厚的文化,穿越了漫长的历史,展现着一个城市独待的气质和魅力。

②不只是有着历史文化韵味的道路, 一些听起来有些“土味”的路名,同样生长于城市的发展脉络之中。在不少城市里,都有以“村”“庄”命名的道路,保留着农耕时代难以磨灭的        ;一些城市的道路名字还有“塘”“湾”等字样,      了这里曾经是清浅水塘或回转河流;有的以“厂”“店”“市”等为名,仍看得见工商业活动的      ;而屡屡可见的“航天”“科技” “高新”等字样,则是时代发展的 人行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就如唱针划过唱盘,演绎出一段城市空间中“光阴的故事”。

③ 一个城市的路名,不仅是独待的“文化遗产A】更是新鲜的活的传统B】可以说【C】于社会生活,路名是坐标、是方位【D】于文化建设,路名是记忆、是传承。城市的路名,是导航上纵横交错的回家之路,也是心灵中源远流长的归乡之路。不仅能带着我们回到亮着灯光、飘着饭香的小家,也能带着我们回到历史之河、传统之脉的家园。 路名串联起空间与时间,对接着历史与生活,为城市精神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底色。

④上海许多路名来自全国各地地名,甚至方位、区域也暗合,形成空间的对位;湖北武汉的“司门口”“户部巷”“粮道街”等,保留下制度和职权的称谓,也留下了历史和文化的底蕴;陕西西安“未央路”,往西有“阿房路”“凤城路”,往东有“开元路”“贞观路”,串起秦汉唐。 路名可以新造,文化难以复制,立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找到创新的命名思路,才能让路名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B.故 (diǎn)C.天D.恍 (hū)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烙印   见证   缩影   折射
B.烙印   折射   见证   缩影
C.缩影   见证   烙印   折射
D.缩影   折射   见证   烙印
3.下列序号处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一个城市的路名,不仅是独特的“文化遗产”【A】更是新鲜的“活的传统”【B】可以 说【C】于社会生活,路名是坐标、是方位【D】于文化建设,路名是记忆、是传承。

A.,B.。C.,D.,
4.下列画线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些风格迥异的路名,植根于深厚的文化,穿越了漫长的历史,展现着一个城市独特的气质和魅力。
B.人行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就如唱针划过唱盘,演绎出一段城市空间中“光阴的故事”
C.路名串联起空间与时间,对接着历史与生活,为城市精神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底色。
D.路名可以新造,文化难以复制,立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找到创新的命名思路,才能让路名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
5.将下面的句子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城市道路的命名,关键在于如何体现出历史传承、生活接续,呈现出当地的文化特性。

A.第②段结尾B.第③段开头C.第③段结尾D.第④段开头
2024-06-0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等三地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
3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之所以被称为诗国□不是因为我们人人都写诗□而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崇尚读诗、崇尚诗教的民族传统。我们在诗歌中共同体味中华诗词的温馨和浪漫□灵趣和哲思,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

A., ; ,B.? ; 、C.? , ,D., , 、
2024-06-0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4 . 实验中学开展“慎用手机,不做屏奴”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与此同时,青少年患手机瘾者日益增多,过分依赖手机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A.学习时,注意力轻易被手机的通知消息和弹窗勾走,甚至冒出许多与学习无关的想法,吃饭时,边吃饭边辗转于各个群聊,已是常态。B.手机出现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沟通,然而手机瘾者因过度使用手机,内心反而变得更加孤独。对于青少年而言,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视频、聊微信、玩游戏等,扰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影响了学习、生活。

(1)上面是小语搜集到的一段资料,其中A处标点不当,B处有语病,请分别提出修改意见。
(2)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定一条标语。(不超过20字)
(3)小武这段时间沉迷于手机游戏,有一次玩得过了头竟没完成作业,他妈妈一怒之下摔碎了他的手机,为此母子俩大吵一场。请你试着劝劝母子中的一人。
2024-06-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发射的梦天和问天两个实验舱看起来就像孪生兄弟。它们都拥有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其工作舱和资源舱的造型几乎差不多别无二致。如何从外形上快速辨别出两兄弟呢(       )它们的气闸舱都具有独特构型,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外方内圆,梦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则设计得更浑圆、流畅。______,两兄弟的气闸舱还各怀绝技,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是航天员出舱的主要通道,梦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则是专供货物进出的重要枢纽。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其资源舱和工作舱的造型几乎差不多别无二致
B.其工作舱和资源舱的造型差不多几乎别无二致
C.其工作舱和资源舱的造型几乎别无二致
D.其工作舱和资源舱的造型差不多接近别无二致
2.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B.!C.?D.。
3.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A.不过它们的“身材”不同B.除了“身材”不同
C.由于它们的“身材”不同D.可见它们的“身材”不同
2024-06-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小文找到了下面的资料,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问题。

①丝路精神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的生动写照。②丝路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航天精神……等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谱系。③回望历史,我们的先辈不惧艰辛向西而行,劈波斩浪跨海而出,闯出的        是一条和平交往之路,        是一条精神交融与精神成长之路。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②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请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
2024-06-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多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所以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商西周三代,乃至秦汉以后的历代王朝的国都几乎也都建立在黄河流域,黄河文明成为每个时代的最高文明。这就决定了黄河文化在国家形成之前,属于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重要的主导性文化;而自国家诞生之日起,黄河文化就是国家文化。从黄河流域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到邦国文明的诞生,到作为文化基因的正统观和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到礼乐文明与理性人文基因的养成,再到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充分展示了黄河文化的丰富nèi hán及其历史意义。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血脉,是中华民族之根。②千百年来,奔涌不息的黄河水哺育着炎黄子孙,孕育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和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滔滔黄河雄亘中原,奔流至今(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天汶口文化,黄河孕育的璀璨文明,传承至今;bǎi zhé bùnáo、自强不息,黄河锻塑的民族品格,坚守至今。继往开来,让我们在保护和传承中,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nèi hán                      bǎi   zhé      náo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

【养成】yǎng chéng①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吕氏春秋·本生》:“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②教育。宋代曾巩《筠州学记》:“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於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 ”

【甲】礼乐文明与理性人文基因的养成
【乙】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线句①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B.“黄河流域”“文化基因”“历史意义”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C.画线句②中“哺育”“孕育”的词性都是动词。
D.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逗号。
2024-06-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8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一日,小秦带表弟参观了秦岭生态保护区,看到现场有一块宣传牌,上面写着:开展环保督察回头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关系经济发展质量,       攸关每个人的生活品质。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提取第③句的主干。
(2)第②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下列关于语段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是并列复句。
B.“生态环境”“绿水青山”都是并列短语。
C.第①句“回头看”的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
D.语段中加点的三个词语,在本题语境中的词性不相同。
2024-06-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三模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为了引导同学们珍惜青春时光,树立远大理想,班级拟举办“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主题班会。准备过程中,主持人请你帮忙完成以下任务。
(一)下面是主持人的开场白,请你帮助完善。

历史的星空,因众多杰出人物的涌现而熠熠生辉。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甲】决胜千里的军事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乙】他们的独特经历、越才华、非凡气,总能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2.填入文段【甲】【乙】两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顿号     【乙】句号B.【甲】顿号       【乙】省略号
C.【甲】逗号     【乙】句号D.【甲】逗号     【乙】省略号
(二)以下是某一小组准备的发言,请你帮助检查。

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志存高远”的杰出青年。东晋祖逖年轻时胸怀大志,夜半听到鸡鸣,便起床练剑。这就是家喻户晓的“闻鸡起舞”。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断齑画粥”的故事却鲜为人知。生活如此清苦,范仲淹却不以为然,常自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手不释卷,发愤苦读。彭德怀十八岁的时候,为反抗反动政府的欺侮,同一些有血气的青年一道砸了贪官污吏的“堤防局”,怀着为穷人打天下的雄心壮志,弃农从戎。自青少年时代起,周恩来就立志要“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认定“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因此,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

3.你检查后发现,下列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家喻户晓B.鲜为人知C.不以为然D.雄心壮志
4.下面是同学们发表的感言,其中修辞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确实应该想想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方向的人生不就像没有方向盘的列车吗?那可是很危险的。
B.我觉得个人的理想应该和国家的需要联系起来,就像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涸。
C.我非常热爱天文学,在天文学的海洋里攀登,实在是乐趣无穷!希望我将来能成为一名天文学家!
D.青春,如诗,如画,如酒。我们如果停下奋斗的脚步,岂不辜负这流金岁月、青春时光?
2024-06-0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拟开场台词】

初中生活史即是阅读史,每一次阅读都成为初中这首诗里美丽纷飞的章节。阅读,可以让我们观赏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草长(yīng)_______飞、大雁迁()_______的事理□阅读,可以让我们追古人的情思,使自己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让我们以书籍为石,阅读为脚印,来铺就人生的闪光之路。

1.请你给语段中的拼音选出正确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鹰   徙sù   B.莺   徒shù   C.莺   徙sù   D.鹰   徒shuò   
2.给语段方框处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     
A.; ; 。B., , 。C., , ……D.; ; ……
3.画线句子存在着搭配不当的语病,请加以修改。
2024-06-0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