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岑参(715-77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6 道试题

1 . 送人赴安西

唐·岑参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注释】①陇头:指陕西箥陇县西北。陇北地区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②三边:幽、并、凉三州为汉时边郡,这里泛指边陲地区。③黠虏(xiá lǔ):狡猾的敌人。虏,古时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
1.下面对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诗是作者出使安西边疆时所做,体现了边塞诗独特的精神底色。
B.首联描绘了友人出征时的飒爽英姿,身着戎装,腰佩吴钩,跨上战马。
C.颔联“小来”两字,凸显友人从小就立志报国,其高尚情操甚为世人所敬佩。
D.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愿,期盼它早日驱逐外敌,平定边疆,还乡归家。
2.本诗颈联意韵深远,请简要赏析。
2024-05-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乙】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唐·岑参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碛()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②火山:又名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鲁番。③赤亭:地名。④祁连城: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⑤轮台: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⑥酒家垆:此代指酒店。
对下面两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写了朋友奔赴边塞,作者送别,鼓励朋友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
B.甲乙两首送别诗,首联分别写了朋友要去的目的地和途中经过的地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友谊不受空间的限制和阻隔,是永恒的。
D.“脱鞍暂入酒家,送君万里西击胡”作者直接提出西行“击胡”的使命,化惆怅为豪放。
2024-05-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在“家国情怀”古诗朗诵活动中,小龙选了岑参的《逢入京使》这首古诗来探究诗人情怀,请你一起完成任务。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东望”点明家的位置,“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B.“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C.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很矛盾,写出作者矛盾的心情。
D.全诗语言朴素自然,余味深长,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2024-05-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等2地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细节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若是有纸笔,诗人会写什么呢?
2024-05-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兴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甲]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乙]

送崔子还京

岑参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注释】①此诗作于西州。西州属于唐朝北庭节度使辖区。此诗应是诗人在北庭任职时所作。②交河:汉交河城,唐西州交河县。
1.请描绘甲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所展现的画面。
2.甲、乙两首诗都写到了“泪”,但流泪的原因不尽相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24-05-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对诗歌《逢入京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B.“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C.展开联想与想象,诗歌描绘了离开长安日久,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的情景。
D.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仅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就将生活中充满的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用朴素的语言真挚的表现出来。
2.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2024-05-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武冈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送崔子还京   

岑参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注释】①此诗作于西州。西州属于唐朝北庭节度使辖区,辖区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及托克逊、鄯善等县地。此诗应是诗人北庭任职时所作。②交河:汉交河城,唐西州交河县。
1.请品析“扬鞭只共鸟争飞”中“争”字的妙处。
2.本诗与《逢入京使》中的诗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中都写到了“泪”,但流泪的原因不尽相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24-05-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班级要制作“一代诗雄——岑参”的主题展板,请你协助。
【他的诗作】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英雄情怀和柔情交织】
点评:________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英雄情怀和柔情交织】
点评:不单单有对家乡的思念,更有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他的“粉丝”】

跋岑嘉州诗集(节选)

(宋)陆游

余自少时,绝好岑嘉州诗。往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睡,辄令儿曹诵之至酒醒或熟睡乃已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今年自唐安别驾来摄犍为,既画公像斋壁,又杂取世所传公遗诗八十余篇刻之,以传诗律者。

【崇尚“英雄情怀”】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陆游对岑参推崇备至:______________
【注释】①岑嘉州:即岑参。②胡床:一种坐具,也叫交椅。③儿曹:孩子们。④子美:杜甫。⑤唐安:地名。别驾:官名。摄:临时代理某官。犍为:嘉州别称。
【活动一】在布置展板的过程中,有部分同学对材料内容不理解,请你帮忙解答。
1.下列对两首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路漫漫”三字不仅陈述事实,且很自然地勾起“前途迷茫”这样的感触。
B.《逢入京使》整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用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
C.“强欲登高去”中“登高”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歌写作时间。
D.“无人送酒来”这一句,实际上写军旅生活凄凉,无菊可赏,更无酒可饮。
2.解释加点词。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绝好岑嘉州诗关联教材: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1)好:
熟睡乃已查阅词典:①停止。②已经。③语气词,同“矣”(2)已:
知诗律者结合语境。(3)知:

3.下列对展板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酒醒或熟睡/乃已B.至酒醒/或熟睡/乃已
C.至/酒醒或熟/睡乃已D.至酒醒/或熟/睡乃已
4.把展板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辄令儿曹诵之。
(2)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活动二】请你完成“他的诗作”展板。
5.请你借鉴对《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点评,完成对《逢入京使》的点评。
【活动三】请你继续完成“他的‘粉丝’”展板。
6.陆游对岑参“英雄情怀”的崇尚,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展板内容简要概括。
2024-05-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平潭第一中学教研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唐】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②一身:独自一人。③远使:诗人应边塞大将高仙芝之聘,离开长安赴安西任职。④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身”和“万里”相对,突出了诗人形单影只、边塞遥远的特点。
B.颔联“汉月垂乡泪”,不说自己因对月思乡而垂泪,却反说明月对己垂泪,将明月拟人化,来寄托诗人的思乡之情。
C.颈联主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意指要走到天地的尽头;通过沙漠时,觉得天也格外低矮了。
D.尾联中的“子”是诗人的朋友李判官,醉题家书的是诗人自己。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4-05-0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新余一中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
2024-05-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