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隋唐作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这两首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古代文人志士有登高抒怀的传统,唐代陈子昂登黄金台遗迹和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诗就是很好的例证。
B.登高所见多为雄壮阔远之景,陈诗前三句细腻刻画时空的浩茫,王诗前两句直接描画出塔上高远的视野。
C.由登高引发的诗情往往会走向极致,陈诗以“独”“怆然”“涕下”显大悲,王诗则以“不畏”“自缘”显大志。
D.两诗都表达出有所作为的愿望,陈子昂因怀才不遇而思古代明君,王安石为破除阻碍而勇于攀登最高层。
2.请写出自己喜欢的两句登高抒怀的古诗句,并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诗句不能写本试卷中出现过的,原因写一条即可)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
2023-07-04更新 | 29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甲、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

度荆门望楚

(唐)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注释】①陈子昂,四川人,这首诗是他在唐高宗年间初次出川赴长安应试途经荆门时所作,此时的作者意气风发,即将走向人生的新天地。②章台: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③隈(wēi):山水尽头或曲深处。“白云隈”,即天尽头。④“狂歌客”是指春秋时期楚国隐士陆通,此人性格狂傲不 羁。
1.甲诗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的行程;颔联和颈联写景,颔联描写了景物_______的特点,颈联描写了景物 _______的特点;尾联寄寓了诗人的思想情感。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两首诗尾联在手法运用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2022-11-05更新 | 3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诗人先描绘了眼前所见的苍凉萧瑟之景,进而以“________”呈现一派温馨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突出了“断肠人”________的情感。诗人的视野层层拓开,情感随之变化,耐人寻味。
2.回顾学过的《枫桥夜泊》,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和《天净沙•秋思》都借秋景传达情思。不同的是:《枫桥夜泊》写的是夜晚之景,而《天净沙•秋思》写的是_______之景;《枫桥夜泊》除了描绘“月”“枫”“渔火”等景象,还从听觉角度写了“________”等,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心情。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登幽州台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材料二】

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陈子昂《郭隗》

燕昭郭隗,遂筑黄金台。

——李白《古风•其十五》


注释:①[幽州台]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②[隗]郭隗,战国时燕国人。 ③[黄金台]相传战国时代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④[燕昭]即燕昭王。 ⑤[延]聘请。
(1)阅读材料及注释可以推断,“幽州台”可能就是“黄金台”,它是燕昭王为招纳____(人名)所建。陈子昂借这一典故表达了渴望得到赏识的心愿。
(2)《登幽州台歌》表达了诗人登台的感慨。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久远,第三句登台远望,表达空间的①_____,“悠悠”与第四句的“②_____”字鲜明映照,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表达了诗人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的孤独与悲伤。
(3)中华文化底蕴深厚,许多诗文都与“登高远眺”相关。请默写任意两句。
2022-07-08更新 | 3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这两首诗皆在结尾表明诗人心志,但引出途径有差异。《塞上曲二首·其二》由“______”的场面描写引出诗人的壮志豪情;《过零丁洋》前三联将个人和国家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______之情,最后以磅礴的气势收束全篇。
2.有位已经在抗击新冠疫情前线奋战了几个月的医护人员,在别人劝他申请调回休息时,引用了《塞上曲二首·其二》中的“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两句诗来回应。他选用这两句诗是否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2-06-07更新 | 49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6 . 阅读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对上面两首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作品都是登高怀古之作。《登幽州台歌》没有对幽州台的描写,都是登台之后的感慨;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则由所见之景引发无限感慨。
B.《登幽州台歌》起笔一句,诗人俯仰古今,感慨人生。《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起笔一问,意在神州已非大宋所有,作者已是万念俱灰。
C.《楚辞》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登幽州台歌》化用此句,而意境更为苍茫遒劲,悲怆之感油然而生。
D.《三国志》记载曹操与孙权对垒时慨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借此表达了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2.古诗词中,“悠悠”常用来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请谈谈这两首诗词中的“悠悠”分别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2-06-02更新 | 100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甲】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②[栖迟]停留,居留。③[汉文]指汉文帝刘恒。④[吊]凭吊。贾谊曾在此作《吊屈原赋》。
1.李白空有绝世之才,百般努力却仍被“赐金放还”免除官职,所以诗人深感行路之难;刘长卿第二次被贬谪降职时,正好路过长沙贾谊故居,寒秋之景自然让他心生强烈感慨。这两首诗都是诗人在遭遇①_____的痛苦经历之后所写,一开始都表现出②______的情感,而【甲】诗在结尾处转向③_____的情绪,别创
一番境界。
2.下列关于这两首诗的认识和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均为唐人律诗,句式整齐,韵律协调,富有格律之美。
B.【甲】诗中诗人因不能做到悠闲地在碧溪上垂钓和乘着小船做白日梦而感叹“行路难”。
C.【乙】诗最后两句,诗人用“怜君”含蓄地透露出“自怜”之意。
D.“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两首诗都借写眼前古迹而发心中真情,完美地做到了情景交融。
2020-02-04更新 | 3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城阙辅三秦”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达的气势。
B.甲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分别时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乙诗中“丹阳郭里送行舟”交待了送别的地点(丹阳的内外城之间)和友人出行的方式(由水路乘船)。
D.乙诗中“一别心知两地秋”巧妙地运用拆字法,明写秋而隐写愁,耐人寻味。
2.甲、乙两诗均为送别诗,都表现了作者与朋友间的真挚情谊,但风格迥然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3.体会“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中“日晚”“寒鸦”在句中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
2019-07-17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06 古诗词鉴赏-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北京专用)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④,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九重:深宫之内。⑤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曾益所不能(      )
(2)行乱其所为(      )
(3)犹割以啖腹(      )
(4)若耽滋味(      )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人恒过,然后能改。
3.【甲】【乙】两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都提出了治国的观点,这些观点有何异同?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
2018-11-21更新 | 4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北京西城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古文比较阅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