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9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独”字好在哪里?
2023-05-05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东北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小语同学打算通过诗文名句和名著阅读来丰富内容,请你帮忙补充完整。
古诗文分类集册(1)
分类古诗文名句
生产、生活民俗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①_______
情感、婚恋民俗《诗经·子衿》:青青子佩,②_______
送别、赠言习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______________

古诗文分类集册(2)
【表现手法】起兴
【诗歌呈现】
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蒹葭采采,⑤_______。(《诗经·蒹葭》)
【赏析】河边水鸟不停的鸣叫,传说中它们雌雄形影不离,以此引出⑥_______。河边芦苇茂盛鲜明,清晨的露水还未干,以秋景起兴,引出伊人在水边。
【发现】
_______
【修辞手法】借代
【诗文呈现】
黄发垂髫,⑧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赏析】黄发垂髫借代⑨_______,他们都很快乐,可见桃花源是⑩_______
【发现】
借代往往用事物最具特征的部分代替整体,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2023-05-05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12中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诗文,完下面小题。

【甲】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甲】诗“淑女”的意思是;______【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唐宋八大家”之一。
2.对【甲】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物起兴,诗人借助眼前的景物以兴起后文君子对淑女的追求。
B.全诗重章叠句,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将热恋之情推向高潮。
C.全诗有声有色,诗文最后还描绘了鼓乐齐鸣、热闹非凡的婚礼盛况。
D.全诗感情真挚,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向往。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甲】诗划线句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主人公________;【乙】文划线句与前文“________”呼应,突出了环境的幽僻,表现了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023-05-05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4 . 【甲】

同题仙游观

(唐)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选自《唐诗三百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7月版)


【注】①本诗为游览仙游观的题诗。②宿雨:隔夜的雨。③丹丘:神仙居所。

【乙】

小洋(节选)

王思任

落日含半规,如胭脂初从火出。溪西一带山,俱以鹦鹉绿鸭背青,上有猩红云五千尺,开一大窦,逗出缥天,映水如绣铺赤玛瑙。

日益曶,沙滩色如柔蓝懈白,对岸沙则芦花月景,忽忽不可辨识。山俱老瓜皮色。又有七八片碎翦鹅毛霞,俱黄金锦荔,堆出两朵云,居然晶透葡萄紫也。又有夜岚数层斗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金光煜煜不定。盖是际天地山川,云霞日采,烘蒸郁衬,不知开此大染局作何制。

夫人间之色仅得其五五色互相用,衍至数十而止。焉有不可思议如此其错综幻变者!然所谓仿佛图之,又安能仿佛以图其万一也!嗟呼!不观天地之富,岂知人间之贫哉!

(节选自《历代山水小品》,蒋松源主编,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注】①小洋:溪水名。②大染局:比拟画家用多种多样的色彩。③人间之色:古人认为人间的正色只有青、赤、黄、白、黑五种。④图:描绘。
1.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又有/夜岚数层陡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
B.又有夜岚/数层陡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
C.又有夜岚数层陡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
D.又有夜岚数层陡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五色互用,衍至数十而止。
(2)不观天地之富,岂知人间之贫哉!
3.按照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1)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请从多感官角度赏析)
(2)上有猩红云五千尺,开一大洞,逗出青天,映水如绣铺赤玛瑙。(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
4.结合具体内容,比较分析【甲】诗和【乙】文不同的抒情方式和思想情感。
2023-05-05更新 | 3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5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日田园杂兴(其八)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睛。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注】①连枷:农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戏木条构成。使用时,操作者将连枷把上下甩动,使连枷拍旋转,来拍打敲击晒场上的作物穗头,使之脱粒。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善用比喻。收获的季节来了,家家都筑场、打稻。场是“新筑”的,平如“镜面”,这一比喻不仅突出了场地的光溜平滑,而且暗示了这是农民们精心整理的结果。
B.霜后放晴,秋高气爽,正是打稻的好时光。“家家打稻”,自有一番动人景象,第二句为三、四句作了铺垫。
C.作者采用了以声绘形、以声传情的艺术手法,乌云密布,轻雷滚动,描绘了农人们在阵雨来临时抢收粮食的繁忙场面。
D.这首诗描写田家打稻的情景,表现了农民们对收获的欢乐和劳动的愉快之情。
2.诗中农人秋季收获打稻的场景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2023-05-05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宁夏吴忠市盐池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鲍照(约414—466),祖籍东海(今属山东省),南朝宋文学家。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生活琐事。
D.本诗尾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2.小美发现李白《行路难》和本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体裁上都属于____诗;内容上“行路难”都暗指_________
3.清代沈德潜评价此诗说:“妙在不曾说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愁情”?
2023-05-05更新 | 64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7 . 昼梦

(唐代)杜甫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注释】①饶睡:贪睡。②不独:不仅。③昼分:正午。④春渚zhǔ:春水。
1.根据诗歌内容推测,此时作者的人生际遇最有可能的是(     )
A.青年意气风发B.壮年科考不第
C.战乱漂泊异乡D.战乱困于家乡
2.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尾联“安得”的表达效果。
2023-05-05更新 | 395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咏雪

姚合

愁云残腊下阳台,混却乾坤六出开。与月交光呈瑞色,共花争艳傍寒梅。

飞随郢客歌声远,散逐宫娥舞袖回。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


【注】①其那,其奈,无奈。
根据小文和小旅的对话,完成填空。

小旅:世人认为姚合诗歌“刻画景物亦较琐细”,这首诗歌中对雪的描写就是极好的印证。

小文:是的,这首诗从多角度描写了雪的美,其中首联“(1)_______”一词写出了雪的形状,颔联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2)_____(3)______来衬托雪的色彩,颈联的“飞随”“散逐”两词写出了雪花随歌声漫天飞舞的动态美,实乃咏雪佳作。

小旅:有人说诗歌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雪花”表达了作者对洒脱人生的赞美。你能结合尾联具体分析一下吗?

小文:(4)________

2023-05-05更新 | 3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9 . 【甲】

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①下塌:指留宿处。②行杯:浮杯,流筋。③回:回荡,摆动[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春和                    景:_____________     (2)沙鸥翔   集:____________
(3)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_____       (4)雁愁心去     引:______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甲文“皓月千里,浮光跃金”运用_____修辞手法描写洞庭湖美景;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
4.当代社会,你认为还需要具备范仲淹笔下的“古仁人之心”吗?请阐述你的看法。
2023-05-04更新 | 27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涡阳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
10 . 下面对《野望》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首联用典表达了诗人一种孤寂无依的愁绪,“望”字引出中间两联对景色的描绘。
B.颔联写染上金黄秋色的树林,在夕阳余晖中起伏的山峦,宁静、开阔、美丽。
C.颈联中牧人与猎马的特写使整个画面动了起来,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
D.尾联以“长歌”做结,在美丽的秋色中,诗人终于将自己满怀的愁绪排解殆尽。
2023-05-04更新 | 8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天津市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