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86 道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首词的上阕用“我欲”“_______”“何似”来体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情感起伏——从对月宫的 _______,到犹豫不决,再到对人间生活的不舍。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借月寄情,请简要说明两位作者在以上句子中,分别借“月”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2023-05-02更新 | 30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三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上阕中“悠悠”一语双关,既指________又指________
(2)末句“生子当如孙仲谋”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2023-05-01更新 | 2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23·广东深圳·模拟预测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云:“真宗东封还,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无有。惟臣妻一绝云:‘且休落魄贪酒杯,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命其子一官就养。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不觉失笑,予乃出。

(苏轼《书杨朴事》)

【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注释】①东封还:封泰山归来。②杞:今河南省杞县。③召对:召其应对诗歌。④断送老头皮:意为被斩首。⑤诏狱:奉皇帝命令拘押犯人的监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第二年被贬至黄州。⑥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⑦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奔走钻营,追逐名利。《庄子·庚桑楚》云:“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
2.请选出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A.无与为乐者B.少闲人
C.妻子送余出门D.长此身非我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无以语之,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
4.同样写夜晚之景,《记承天寺夜游》突出了夜(1)____的特点,《临江仙》突出了夜(2)____的特点,后者从(3)____、(4)____(填写文中词语)中可以看出。
5.三篇诗文都写于同一时期,都表现了苏轼相同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诗文内容,谈谈你对乙文的看法。
2023-04-30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7-【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深圳专用)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4 . 某校九年级开展“苏轼伴我成长”专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欣赏苏轼诗文的意境之美
(1)苏轼的诗文,语言凝练、意境悠远。从下列诗文中任选一句,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诗文所展现的画面。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水调歌头》)


【任务二】体味苏轼诗词的精妙之处
苏轼的词,字字珠玑、用典巧妙。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有人认为“千骑卷平冈”中“卷”字用的传神,为什么?
【任务三】感受苏轼的人格之美

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转任密州太守,处于仕途的低谷,写下《江城子•密州出猎》;在任密州太守时,政治失意,与其弟子由七年不见,中秋之夜写下《水调歌头》;因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写下《记承天寺夜游》……


(3)【结合上述材料和苏轼诗文,说说你心目中的苏轼是怎样一个人。(不少于50字)
2023-04-30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这句词是如何表现词人心情的?
2.秋瑾字“竞雄”,在本词中她的“竞雄”精神表现得尤为明显。请结合画线句进行分析。
2023-04-30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英文学校、全峰中学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6 . 阅读《定风波》,完成各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行”的意思是同僚,“何妨”的意思是不妨,“萧瑟”意谓萧条。
B.上片写雨中徐行时的心境,下片写雨后初晴的景色和感受。
C.这是一首即景感怀词,富有雅趣哲理,借对自然风雨的坦然面对实指对政治风雨的泰然处之,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D.整首词于简朴中见深意,内蕴丰富,景、情、理水乳交融,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2.下列诗句所写景、事与《定风波》属相同地区的是(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B.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D.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023-04-29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困难(0.15) |
7 . 【甲】

州宅堂前______

范成大

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乙】

卜算子·咏______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请在诗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花卉名称。
【甲】______
【乙】______
2.【甲】诗“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和【乙】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异曲同工,都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朗读下面两句诗,应分别用什么感情基调?
①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②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2023-04-29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找出词中具体描写“倾城随太守”的句子。
(2)词中用典处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3-04-28更新 | 2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本词托物写怀,风格清奇冷峻,为词中名篇。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诗人在诗中借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023-04-28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2-23九年级下·浙江·期中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10 . 【甲】

诉衷情

[南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乙】

陆游传

陆游,字务观,名游,山阴人。学诗于茶山曾文清公。尝从紫岩张公游,具知西北事。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自商费、仙释、诗人、剑客,无不遍交游。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北定书肆流传或得之以呈孝宗。上怜其才,旋除删定官。人谓公作歌诗,以恢复中原自期。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选自《四朝见闻录》,有删改)

【丙】

陆游家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注释】①踞鞍草檄:策马草拟檄文。②除:拜官,授职。③删定官:古代官名,负责修改审定律令。④简束:检点约束。
1.陆游善用动词表达情感,【甲】词上片一个“____________”字显示出词人当年坚定执着的追求:下片“谁料”一词,写出陆游____________的复杂情感。
2.根据提示,解释加点的词。
(1)知西北事[课内迁移法:答之(《桃花源记》)]
(2)上其才,旋除删定官 [查阅字典法:①怜爱;②同情;]
(3)贻后悔 [联系成语法:宁缺滥]
(4)其可虑之事,非一端 [语境推断法:根据语境释义]
3.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作为歌诗皆寄意北定节肆流传或得之以呈孝宗
4.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上怜其才,除删定官。(加点词“旋”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2)切须常加简束……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将“切须”改为“宜”如何?)
5.请结合上述诗文分析陆游的形象。
2023-04-2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初三下】【期中考】【317】【语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