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中“家”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有的家庭有自己传承多年的宗族祠堂,供奉着历代祖先牌位,每逢重大节日庆典要举行祭祀。在宗族祠堂里(     
①宗族血脉代代相传②宗族家风不断延续③精神文明不断积累④迷信思想适当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4-19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进入中学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和事,磨砺自己的同时还要珍惜朋友,尊重老师,孝敬父母,面对挫折,需要我们勇敢面对,这样才能绽放生命之花,活出生命的精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3年杭州亚运会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比赛中,产生了亚运会首枚金牌。“00后”亚运冠军邹佳琪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那遍布伤疤、老茧的双手见证着她的冠军之路。这告诉我们(     
A.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B.梦想终究是可望不可及的
C.坚持努力才有机会实现梦想D.梦想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2.近年来,微信成为很多人的“交友利器”,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有人利用微信造谣、传谣、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微信成了“危信”。为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②远离互联网,过健康文明的生活
③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区别对待网上交往和现实交友
④对于微信交友要慎重,理性选择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3.在中学我们会遇到不同风格的老师,有的老师温和,有的老师严厉,有的老师幽默……对此,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承认并接纳每一位老师的不同B.善于发现每位老师的优点
C.背后议论老师的缺点D.尝试和不同老师沟通交流
4.一般来说,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称为(     
A.家庭B.社会C.单位D.社区
5.“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两亲,并能顺其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殷商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孝”字。以上材料表明(     
①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在中国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③汉字“孝”出现以来,所有人都孝敬父母
④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3-1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张舜华秉承“孝悌忠信,自强精进”家训,躬身垂范引导子女熟读深究经典读物,坚持培养子女们勤学明辨、自强自立的品格,还经常带着孩子们去山上认药、采药。在她的严格教导和悉心启发下,五个子女都事业有成,在不同领域各有建树。由此可见(     
①家是人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②优秀家风家训是建设和谐家庭的精神支撑
③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④父母的教导对子女的事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4-03-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2024年春运期间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90亿人次。春运期间铁路、民航一票难求,但人们都会想尽办法回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铭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念头。完成下面小题。

1.春运现象的背后,是中国人浓厚的家庭观念。中国人心目中的家是(     
①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②居住的房子和地域
③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④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每到春节假期进入返程阶段,一些经典场面就会在全国各地再现。比如,亲人用各种家乡特产把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再比如,走出去很远之后发现,亲人还站在村口看着,久久不愿意转身……下列诗句体现的感情与此情境相同的是(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以月之圆喻人之团圆,承载着国人对团圆和睦的美好追求。有人说:“圆圆的月饼是思乡念家的喃语,是家人的一份牵挂。记忆中的中秋有颜色,有香气,更有家的味道!”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他曾在不同场合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和独特作用,并要求我们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挖掘和弘扬中秋节中的“孝”文化,发扬孝亲敬老、感恩父母的美德,也应该成为我们的自觉主动。

(1)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蕴含“家”文化特色的还有很多,请你再写出两个。
(2)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请你写出“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深厚意味和丰富内涵。
(3)“孝”作为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我们需要传承、 弘扬。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孝”的认识。(写出两点)
2024-03-0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2024年春晚小品《开不了口》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以下对“家”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B.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C.家只是一所房子地域D.家是代代传承的生活共同体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逢春节,回家是拥挤的,回家之路是辛苦的,可归程的游子不会把回家当作一种辛苦,他们的心里是充实而温暖的,家的呼唤和对家的期待,足以驱散任何一种艰难和劳累。什么也阻止不了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什么也阻止不了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的原因。

材料二   在上道德与法治课《家的意味》这一框题前,老师设置了问卷星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以下是小泉同学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家的意味》问卷调查
1.你平时在家会帮父母做什么家务?____(多选)(DE)
A.洗碗   B.拖地   C.洗衣服   D.很少   E.不做
2.你会关心父母的工作和生活吗?____ (B)
A.经常   B.偶尔   C.几乎没有
3.你和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有什么呢?____(多选)(AF)
A.学习成绩   B.家庭作业   C.做家务   D.交友干涉   E.生活习惯   F.玩手机游戏   G.代沟H.其他
(2)请根据小泉的调查问卷内容提出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合理建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手机,陪爸妈好好吃顿饭”“现在给爸妈打个电话”“走慢点等爸妈”……连日来,一组在微博上提醒孝亲的图片悄然流行,还被赋予“现代24孝”,在年轻一辈中引发共鸣。图片上的场景,完全没有“高大上”的感觉,透露出一股浓浓的人间烟火味,让人感觉这样的场景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材料二   很多人都说,学生好幸福,严寒酷暑都有老师陪伴着。可学生们也用青春陪着老师们慢慢沉淀,所以,双向的奔赴,教育才有了温度!


(1)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总结材料一带给你的启示。请你谈谈孝敬父母在道德和法律方面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为增添教育的温度,作为学生你准备怎么做?
(3)孝敬父母,尊师重道。从古至今,这样的典故不胜枚举,请你分别举出一例。
9 . “无论是千山万水,无论有千难万险,过年,一定要回家。看不到家中的炊烟,吃不到大年三十的饺子,在中国人心里,算什么过年呢?”这说明(     
①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③中国人把家看得太重
④家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10 . 家有一宝,清风永传。一枚勋章、一封家书、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份回忆……在你的家中,有没有那么一件老物件被视为“传家宝”?传家宝蕴含好家风,好家风是最珍贵的传家宝。这启示我们(     
①注重传承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风养成
②必须要有传家宝,有了传家宝一定会有良好的家风
③好家风提升良好社会风气,好家风激扬社会清风正气
④好家风涵养好作风,让好家风成为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