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春的证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04 道试题
1 . 踏着青春的节拍,感受青春的力量,我们应该如何度过青春,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青春烦恼】

进入青春期以后,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

(1)化解青春期的矛盾和困惑,你有哪些好办法?(两点即可)

【青春变化】

青春期的我们思想和精神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青春交往】

在课上就“异性同学交往”等问题对全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问题渴望与异性同学交往认为异性同学交往是必要的能够主动大方地和异性同学交往
调查结果99.6%97.7%18.9%

(2)根据统计结果,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3)根据材料,运用所学,谈谈在与异性交往方面的正确做法。

【青春有格】

在课的最后,老师说:青春有格,要懂得“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4)请与同学们交流: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行己有耻”?(两点即可)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影响是深远的,榜样是早春时第一只开始歌唱春天的莺雀,春天就这样在莺莺燕燕歌声中到来了!

【榜样发挥力量】

雷锋,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始终是亿万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光辉榜样。他的生命只有22年短暂时光,向身边的人和社会传递出了情感正能量,赢得了社会各界崇高的敬意和持久的认同。61年前,从此,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
(1)请你说说,将雷锋树立为榜样的意义。(一点即可)

【榜样深入人心】

(2)请你说出一位你心中的榜样和理由。

【榜样倾情接力】

(3)你如何向榜样学习,追求“止于至善”这一精神境界?(两点即可)

【榜样引领成长】

【榜样人物:江梦南】主要事迹:江梦南从小失聪,却依靠读唇语考上清华大学的博士。因一场意外半岁时失聪,她不能像常人一样交流,学业无止境。对人生不服输的她,又考上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榜样群体:中国航天人】
主要事迹:嫦娥探月、天问问天、神舟逐梦、北斗环宇,中国航天追梦人让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他们将自己的浪漫与情怀洒向苍穹。中国航天人坚持不懈、勇攀高峰,把梦想化作现实。
(4)江梦南和中国航天人身上共同体现了何种优秀品质?这种品质对于青春的我们同样重要,请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某中学七年级同学准备开展“感悟青春,规划成长”的主题研讨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青春飞扬】

一个浑身充满正能量的同学小强在发言中说:我们要有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怀揣美好的梦想,插上翅膀,拥有飞翔的力量,助力青春成长。

(1)小强在发言中提到要有“自强的青春态度”。请问自强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青春·止于至善】

小正同学说: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2)请问“止于至善”的涵义是什么?

【青春·行己有耻】

小雨同学说: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规则不能违反,一些界限不能逾越,要做到行己有耻

(3)请问“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怎么做?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踏着青春的节拍,感受青春的力量,我们应该如何度过青春,奔向何方?某校七年级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描述青春】

在青春的词典里,很多词语都有特别的意义。小华整理出来了几个能够表达对青春理解的词语。

创造独立理想
(1)请你在上面空白处再补充两个对青春理解的词语。(不得与本题中涉及的关键词重复)
(2)小华把创造列在了第一位置。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请你简要谈谈青春的创造意味着什么?

【批判性思维】

接着,班长展示了搜集到的两则名言警句:

要破除思维方式的局限,就要用到批判性思维。

日常聊天的目的只是为了联络感情,千万不要在别人讲感觉的时候,煞风景的运用批判性思维说不对。

(3)两则名言启示青春的我们应该具有批判性思维和批判应注意的方法。请你分别谈谈对这两点的认识。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下列漫画符合“行己有耻”要求的是(     

①拒绝不良嗜好②熬夜玩手机③遵守交通规则④肆意散布谣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我们要使自己自强起来,就需要(     
①进取的精神②时时寻求别人的帮助
③坚强的意志④不懈的坚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你所在的学校召开了一场主题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青春力量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修身】古人云:修身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莫过于慎独。

(1)什么是慎独?
(2)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做到“慎独”,请你举两例说明。

【知耻】《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行己有耻”“不辱君命”这两项评判“士”的标准,对我们今天做人、做事分别有哪些启示?

【明德】《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作为社会公民,今天我们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个人成长方面需要“明了”和“遵守”哪些道德规范?请举例说明。
(5)“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朝向自己的理想,你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一份追求“至善”的行动计划,并注明落实的具体措施。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6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2024年4月23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聚焦“自媒体”无底线造热点蹭热点,制造以假乱真、虚实混杂的“信息陷阱”等突出问题,从严整治漠视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丧失底线的“自媒体”。此做法(     
①有利于青少年追求内在美,忽视外在美
②有利于网民做到行己有耻,树立底线意识
③说明我们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影响
④有利于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6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材料一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萧凯恩。她是一个90后,出生三个月因眼癌摘除眼球。多年来,即使身体残疾,她仍相信自己,有信心尝试与坚持,展现自己的优势与才华,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如今20多年过去了,她是首位考入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视障人士,20岁时她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她经常参加义演筹集善款,甚至不怕艰苦去贫困山区当义工。而她的梦想,是开一些可以包容不同学生的音乐学校,为祖国不同的孩子作贡献。即使生活在黑暗,也要为世界带去光明,她看不见这个世界,却始终笑对人生。

(1)萧凯恩身上具有哪些助力青春成长的优秀品质?
(2)萧凯恩的经历和故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也增长了我们的青春智慧。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是什么给我们插上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

材料二   点亮智慧火花:析名言

名言一: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名言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名言三:见贤思齐焉

(3)名言一启示我们要做到行己有耻的哪方面做法?名言二和名言三分别启示我们要做到止于至善的哪方面做法?除此外,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什么习惯?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对下列古语的理解和认识,正确的是(     
①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②慎独:在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启示我们要自立自强
④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④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