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1 . 2022年11月17日—11月23日,今日头条共定位发现虚假谣言171起,针对此类有害信息共计处理图文、微头条、小视频等相关内容2611条,28个账号被依法封禁或禁言处置,376个账号被予以扣除信用分50分。这告诉我们(     
A.远离网络,千万不要惹祸上身B.一切自由都是道德之内的自由
C.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限制自由D.遵守法律规定,正确行使权利
2 . 下面内容警示我们要(     
一名高考落榜生的自诉:从学霸到学渣,我只用了半年时间。因为迷上了玩手机,沉浸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我的学习成绩才直线下降。仅仅半年时间,我的学习成绩从学校前五名掉到班级最后几名。280分的高考成绩,让我悔恨不已! 我的梦想是手机夺走的!
A.拒绝使用手机,远离网络游戏B.遵守道德和法律,不上网
C.增强自控能力,科学使用手机D.手机网络游戏有百害而无一利
3 . 下列表格是某中学八年级(6)班同学针对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结果(以概率表示)。请你阅读表格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小题。(调查对象为200名中小学 学生)
每周上网时间上午用途浏览过不健康网站去过网吧曾经被网络诈骗侵害过其他
8小时以上1-8小时其他学习知识网络聊天网络游戏其他35%20%9%11%
75%16%9%6%17%62%15%
(1)通过阅读上述表格,你发现青少年上网存在什么问题?
(2)请对青少年如何正确上网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4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工信部加大网络强国战略实施力度,以此振兴实体经济,并确保“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顺利推进。据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介绍,加大网络强国战略实施力度,将有针对性地出台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推进网络设施建设、5G研发、工业互联网创新等相关领域的重点任务和项目。

▲16岁的小强本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极其喜欢上网,自从在微信加了一个群,结识了一群电脑“高手”后,沉迷于网络,经常在网上浏览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后来在微信群通过“抢红包”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他不仅没有悔改,反而经常盗窃他人财物等,被公安机关拘留;最后,他伙同群里的“高手”,实施网络诈骗,因为涉及数额巨大,造成较大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五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人民币。

▲说好是全实木,结果消费者花了12万买回去,却发现其中7件使用大量板材,并非全实木。消费者李某与商家协商退款,双方多次交涉未果。最终,消费者李某将销售商告上法庭,请求退还非全实木家具7件,同时要求按这几件家具货款的三倍支付赔偿金104807.4元。对于与这几件家具配套的全实木家具,也要求退货。该市区人民法院审理后,支持了原告的诉请。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015·江西南昌·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有一天,我上着QQ、逛着淘宝、摇着微信,突然就有人发信息给我——说我中宝马了先要上税,孩子车祸交医药费…要你转账都是忽悠。”这一逗趣内容提醒网民要(     
①严格执法,建设和谐网络环境
②远离网络,以免自己受骗上当
③明辨是非,享受安全网络生活
④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
2023-10-03更新 | 44次组卷 | 73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三校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材料   《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有57.8%的青少年选择将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有41%的青少年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为自己的朋友,有59.4%的青少年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家人或朋友的照片,有37.1%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进行消费,高达69.6%的青少年相信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所有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1)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少年在网络时代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2023-09-2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练习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今天,我们身处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享受更多元的表达、聆听更丰富的声音,但同时也出现了无序的情绪宣泄和肆意的网络暴力。长此以往,不仅毒化网络风气、污染精神家园,而且极易给当事人带来精神压力和心灵创伤,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悲剧。

网暴他人与在现实中一样,都有可能构成侮辱、诽谤、寻衅滋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是保护公民权益的堡垒,是令网暴者付出代价的利刃。

治理网络暴力,需要你我携手同行,既要把控自己的言论边界,以身作则维护网络文明,又要保护自己的权利边界,避免在自身权益遭受侵害时手足无措。从留存网暴内容记录,到委托公证部门固定证据,再到向公安部门报案、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刑事自诉,以法律武器回击网络暴力,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必将得到遏制,还互联网一片清朗空间。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023-09-2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在网上造谣生事,情不可恕,法不可容!据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2021221日消息,220日,有群众向北京市公安机关举报,有网民在微信群中发布多条侮辱诋毁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言论,引发群内成员强烈不满。对此,警方迅速开展调查,之后,网民陈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海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而广大边防官兵就是这样一群在用生命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他们始终都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卫国戍边英雄们的事迹发布后立刻成为全网讨论的热点,在一片致敬声中标新立异的陈某,无论其动机如何,如此“蹭热点”“博眼球”的方式显然触碰了全国人民的底线。

▲英雄烈士的人格利益已经属于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护范畴。自20213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明确规定:“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最高人民法院早在2016年发布的依法保护“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等英雄人物人格利益系列案件的典型案例中明确指出,英雄人物的精神价值已经内化为民族精神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应当予以保护。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023-09-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2023年2月23日,湖南桑植某中学举行高考冲刺誓师大会,一名高三学生代表因励志言行遭受网暴,当地网信和公安部门介入调查此事,对散布负面信息的人员进行追踪和追责,这警示公民要(     
A.尊法守法,依法行使权利B.科学立法,完善法律法规
C.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D.恪守道德,拒绝使用网络
10 . “网络在生活中,而非在网络中生活”。这是某校贴在电脑教室的一条宣传标语。下列对这句标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网络
B.互联网无所不能,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中生活
C.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扩大了交往领域
D.网络不是生活的全部,不做网络的俘虏,要做网络的主人
2023-09-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高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