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由于陆地环境差异很大,造成植被类型空间分化,形成多种多样的植被类型。读世界局部地区植被景观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图示①地植被类型____,并说出该植被类型的特征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②地植被树干粗大的作用及形成该现象的气候特点。
(3)图中③④两地植被类型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并简析该因素对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差异____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松嫩平原南部某地年平均降水量为427mm,集中在6—9月,年蒸发量约1600mm。该地某研究断面由沙丘、接合部及草甸三个部位组成,接合部距离沙丘约300m,草甸距离接合部约380m。接合部盐碱活动较为剧烈,主要植被为羊草;草甸盐碱化严重,主要植被为盐地碱蓬。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长,粮食需求量增加,部分草甸被开垦成农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左图为该研究断面各部位分布示意图,右图示意5—10月该研究断面不同部位0~300cm深度土壤含水率的垂直变化情况。

(1)指出该研究断面0~300cm深度各部位平均土壤含水率的大小关系,并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原因。
(2)从土质和植被角度,分析上层土壤(0~10cm)中接合部土壤含水率高于草甸的原因。
(3)指出该地部分草甸被开垦成农田对当地区域发展的益处。
2022-03-02更新 | 40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预测卷(二)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面积74.33万平方公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植被繁茂,但至今依旧地广人稀。岛的中间是山地,四周为平原。南部地势很低,成为大片湿地,很少有人进去,但有一些原始部落人住在森林里,有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不多。少数肥沃的火山地区以外,婆罗洲土地贫瘠。末次盛冰期(距今约19千年~23千年),岛屿周围海平面与现代海平面相比下降约123米。



(1)加里曼丹岛至今地广人稀的原因。
(2)简析该岛土壤贫瘠的气候的原因。
(3)推测地质历史时期大型动物到达该岛的途径,从水循环角度给出合理解释。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8月,亚马孙热带雨林发生严重火灾,起火次数7.3万次。雨林植被垂直结构复杂,物种繁多,但土壤贫瘠。过火之后,原生林植被基本全部死亡,经过漫长的演替,会形成次生林,土壤肥力随之发生变化。左图示意热带雨林系统的养分循环。右图为火灾前后该区域雨林土壤肥力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1)说明热带雨林植被垂直结构复杂的原因。
(2)据图分析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的原因。
(3)描述火灾后该区域雨林土壤肥力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土质松软,有机质含量高。近些年来,东北地区黑土流失、肥力衰退问题日益严重。当地农民用“免耕留茬、秸秆覆盖”的方法,治理东北地区日益严重的黑土退化和流失。

材料一:图一为东北地区略图及哈尔滨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二:图二为东北地区多年大风日数统计(东北地区多年日平均大风(≥7级)日数统计)

(1)东北天然黑土中的有机质含量高与当地独特气候密切相关。该地区夏季(气候特点)____,促使草甸植物生长,增加____来源;冬季(气候特点)____,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____
(2)从气候和植被角度,推测东北地区黑土流失最严重的季节为____。因为该季节气温____、降水少、多____,对土壤的____能力强;正值____季节,缺乏____对土壤的保护。
(3)简述“免耕留茬”对黑土修复和保护的作用。
2022-01-2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文)
6 .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攀枝花是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重要的芒果产区。攀枝花大多数芒果园地处丘陵山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差,加之果园土壤管理制度长期以来多采用清耕制,造成果园地表裸露、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养分不均衡、pH偏高等一系列土壤退化问题。某农业专家团队在试验芒果园推广紫云英覆盖模式,雨季生草覆盖,旱季刈割覆盖,对土壤改良起到重要作用(下表,土层取样深度0~60cm)。

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壤中固体颗粒的质量,单位:g/cm3土壤PH总孔隙度(%)饱和贮水量(土壤中全部孔隙可吸持、滞留的降水量,单位:mm)
紫云英1.29±0.077.84±0.0648.71±1.0597.42±1.52
清耕1.53±0.078.39±0.0544.97±0.5189..95±1.03

分析推广紫云英覆盖对当地土壤的改良作用。
7 .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演化形成的肥沃土壤。下图示意某优质黑土区。20世纪30年代以后,该区域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土侵蚀严重。20世纪60年代起,该区域采取了滴灌等一系列措施,黑土侵蚀明显减少。



(1)说明该地区气候条件对黑土形成的影响。
(2)分析20世纪30年代以后,该地区黑土侵蚀严重的原因。
(3)简述该地区土壤侵蚀减轻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2021-03-04更新 | 30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卷
8 . 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写图中数字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
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的;与干冷地区相比,湿热地区土壤形成速度较____,土壤黏粒比重较____
3)简述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____
9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道库恰耶夫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壤成土因素学说。该学说认为,土壤的形成取决于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五大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


(1)将下列部分成土因素、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通过直线连接。

(2)请对下面提供的观点判断正误(在括号内填正确或错误)。
观点一:形成土壤的五大因素对土壤的形成与发育单独影响,互不干扰。(     
观点二:森林生物量比草地多,所以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草地土壤。(     
观点三:土壤腐殖质层是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一般呈黑色。(     
2021-01-20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某企业承建了西非国家科特迪瓦的奥贝公路建设工程,该公路横穿科特迪瓦北那边疆,线路经过的区域地貌、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大量中国管理者、工程师驻扎营地,该营地距离科特迪瓦最大城市阿比让约800km,项目部从中国购买各类蔬菜的菜籽,在营地里开垦了约2000㎡的荒地,将打造“营地菜园”作为工程施工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营地附近土壤坚硬,难以耕作,项目部采用客土置换的方式更新土壤。经过项目部员工的共同努力,“营地菜园”已成型,各分组都认领了自己的菜地。下图示意该项目营地区位。


(1)说明项目部将打造"营地菜园"作为工程施工期间重要任务的原因。
(2)从气候角度,分析项目部员工打造"营地菜园"面临的困难。
(3)项目部利用工程弃土更换"营地菜园"所在地的土壤,试说明理由。
(4)部分员工表示,项目完工后,"营地菜园"应保留并实现转型。试指出"营地菜园"未来功能转型的合理方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