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1 . 冰川前进时会导致行进路径上的树木受伤甚至死亡,退缩后在其遗留的堆积体上,树木会重新生长。科研人员在某地由南向北倾斜的冰川末端槽谷中,沿某一剖面依次调查各垄状堆积体上的树木分布特征,调查中未发现受伤和死亡树木。下图为该剖面上各采样点最老云杉、杨树的树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该区域发生过完整的冰川进退事件的次数为(       
A.1次B.2次C.3次D.4次
2.同一堆积体上,杨树与云杉年龄存在差异,说明杨树(       
A.生长早、更耐贫瘠B.生长早、更耐严寒
C.生长晚、更耐干旱D.生长晚、更耐渍水
3.推测采样剖面在冰川槽谷中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分别是(       
A.谷底,南北向B.谷底,东西向C.谷坡,南北向D.谷坡,东西向
2024-01-24更新 | 1580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骆驼刺是一种落叶灌木,其典型特征是根系发达、叶片细小(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骆驼刺形态和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光照C.水热D.土壤
2.推测骆驼刺的生长习性为(     
①喜高温②耐干旱③抗风沙   ④需沃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骆驼刺最可能广泛分布于我国(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
2024-01-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3 . 银杏为眉山市市树,在我国分布广泛,每年春季发芽,秋季落叶。完成下面小题。

1.银杏属于(     
A.落叶阔叶树B.常绿阔叶树C.亚寒带针叶树D.热带雨林
2.银杏在秋季落叶的原因是(     
①减少蒸腾②光合作用减弱③呼吸作用增强④养分不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23年暑假,中学生小明随家人进行了为期15天的海上之旅。昼船时,小明发现船体上有几条水平刻度线,听船员介绍,了解到这是“吃水线”,表示该船在不同水域和不同季节所允许的满载时的“吃水深度”。图示意旅行路线和轮船吃水线。

(1)海水的性质中,与“吃水线”直接相关的是____。图中①、②分别表示同一海域冬、夏季的“吃水线”,其中表示夏季线的是____
(2)轮船航行在迪拜至苏伊士运河段时,小明观察到岸边陆地上的植被以荒漠为主,这与当地____的气候特征有关。
(3)游轮在进入红海海域时,小明给父母介绍说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父母要求他说明其成因。他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解释?

5 . 华北地区某学校学生在校园开展植被调查综合实践活动。该校园的梧桐树为同批次栽种,同学们以树围作为植株生长状况的主要指标,用皮尺对校内梧桐树在相同高度的树围进行测量,并分类整理(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当地,以梧桐树为主构成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2.梧桐树长势最好的区域位于(     
A.南教学楼南侧B.东教学楼西侧C.小路南侧D.小路北侧
3.导致该学校梧桐树长势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降水B.光照C.土壤D.地形

6 . 为适应西北地区极端的环境状况,胡杨树生长表现出对环境的极强适应性。庞大的根系可以深入到地下20多米,随着生长发育进程的递进,同一植株上会出现不同形态的叶片,且大致自下而上出现由“披针形叶—菱形叶—阔卵形叶”的渐变形态(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胡杨根系深入地下的主要目的是(     
A.稳固高大的树干B.防止冬季被冻伤C.储存生长有机质D.汲取更多的水分
2.从披针形叶到阔卵形叶的变化,体现了(     
①树叶的新老差异②年降水量的差异③光合作用的强弱④土壤肥力的差异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7 . 挪威南部某高寒地区的植被主要由地衣、小灌木等组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地区灌木向高海拔的地衣群落扩张,植被出现“绿化”现象(下图);夏季地衣下的土壤温度比灌木下的土壤温度高1.4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植被“绿化”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增多B.气温升高C.光照增强D.风力减弱
2.该地区夏季灌木下土壤温度低于地衣的主要原因是灌木下土壤(     
A.吸收太阳辐射较少B.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
C.反射太阳辐射较多D.释放地面辐射较多
3.随着灌木的扩张,该地区土壤(     
A.日温差变大B.厚度增加C.有机质减少D.生物多样性减少
2024-01-20更新 | 1325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四)期末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8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为53.7%,互花来草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可通过湖水选距离传播),主要分布在河口潮间带,生长密度大,1990年被引入黄河三角洲,如图为不同植被类型面积的年际变化图。


(1)与其他植被类型相比,说出互花米草2017年后面积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说明互花米草促淤造陆作用明显的原因。
(3)近年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互花米草治理工程,试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
方面①:维护生物多样性
方面②:改善保护区水质
2024-01-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达州市高考二诊地理试卷
9 . 祁连山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有一部分山地长有“阴阳脸”(图8),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据此完成小题。

形成“阴阳脸”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土壤D.水分
2024-01-1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10 . 骆驼刺属半灌木,最高可达40厘米。枝上多刺,叶小、长圆形,根系一般长达20米。下左图为骆驼刺景观图,下右图为其根系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



1.结合骆驼刺的形态特征,分析该植物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A.湿润B.干旱C.炎热D.寒冷
2.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当地蒸发加剧,骆驼刺的特征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C.地上部分叶片变大D.地下部分缩小
2024-01-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