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中的碳元素含量,有机质残体多,透气性好,温度在25〜30℃之间的土壤更利于有机碳的生成。下面甲图示意安徽省各地形区分布,乙图示意1980〜2010年安徽省1m厚度土层的土壤中有机碳密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徽省各地形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丰富的是(     
A.江淮丘陵台地B.淮北平原
C.沿江平原D.皖南丘陵山区
2.1980〜2010年安徽省1m厚度土层的土壤中有机碳密度变化(     
A.不断下降B.明显递增
C.北增南减D.保持稳定
3.影响1980〜2010年安徽省1m厚度土层的土壤中有机碳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人类活动B.降水C.气温D.基岩厚度
2020-08-1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某地是我国最主要的盐碱土分布区,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某科研团队选择当地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盐碱土改良实验。图为“试验区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中含盐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河套平原B.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D.东南丘陵
2.种植牧草对土壤含盐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是(     
A.增加当地降水总量B.减少地表水分蒸发C.促使盐分向下运移D.降低区域地下水位
3.该研究对治理盐碱地的启示是(     
A.尽量减少林木种植B.施有机肥作用不大C.农耕利于表土脱盐D.自然恢复效果最佳
2022-11-18更新 | 1622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图为某大气成分随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大气成分最可能为(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臭氧
2.在大气中,该大气成分(     
A.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中B.对地面保温作用强
C.浓度越高,越利于人体健康D.体积分数占比最小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有机碳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成正比,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下图为内蒙古省区图(图中阴影部分示意该省区草原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其中甲位于东部大兴安岭山地,降水较多,森林茂盛,乙位于中部,草原广阔,丙位于西部干旱地区,沙漠面积较大。

(1)说出内蒙古草原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
(2)指出丙地区地表植被的特征。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甲地和乙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2024-02-05更新 | 3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北京2021年11月逐日最高与最低气温(℃)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日为该月白天气温最高的一天,其主要原因是(       )。
A.热岛效应增强,气温升高B.单一暖气团影响,持续升温
C.气流越过燕山,下沉增温D.云层较厚,大气保温作用强
2.关于11月份北京天气的推测,可信的是(       )。
A.以冷锋天气影响为主B.主要受高压系统控制
C.出现两次强沙尘天气D.经历了两次暖锋过境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皮下到题,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关系,往往降水越丰富的地区,土壤的淋溶层越厚。秸秆还田,为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轩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秸秆还田的方式有多种,如秸秆粉碎还田、养畜过服还田、秸秆沤肥或覆盖还田等,下图为我国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土壤剖面示意图。



(1)选填出甲、乙、丙地区主要植被类型:甲:____;乙____:丙:____
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②温带草原③荒漠植被
(2)丙地区常采用覆盖还田的方式进行秸秆还田,试分析其原因。
(3)现我国仍有部分地区采用秸秆焚烧还田的方式,试说明秸秆焚烧还田对土壤的有利影响。

7 . 下图是尼加拉瓜示意图,图中L湖数万年前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因自然作用,与海隔绝而成,湖水通过圣胡安河流入加勒比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四地,年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影响该国中部地区等级较高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运输B.地形条件C.气候条件D.自然资源
8 . 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_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_
(2)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3)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________ ;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________
12-13高一上·辽宁本溪·阶段练习
9 . 以下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太高
B.臭氧能够防止紫外线对地表生物的危害
C.夜晚多云比白天多云气温高
D.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2016-12-12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本溪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10 .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该市计划新建居住地、公路各一处,图中B1、B2表示拟建居住地,L1、L2表示拟建公路,规划新建的居住地和公路组合有B1、L1和B2、L2两种方案,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是____,并描述该城市的地势特征____
(2)新建居住地和公路的组合方案较合理的是____,说明理由____
(3)图中工业区的布局较____(填“集中”或“分散”),结合盛行风向说明这样布局的好处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