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2019年1月,受河道清淤和黄河上游来水量较少等因素影响,使得兰州段水位下降出现河床“露底”现象。许多市民纷纷踏入裸露的河滩拾捡黄河石,希望能从中淘到“黄河奇石”。甘肃的黄河奇石主要产于兰州附近的黄河河道,称兰州黄河奇石,人们对其收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兰州以上黄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冰川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大气降水D.地下水
2.下面不是黄河兰州段河道清淤的主要目的的是(  )
A.改善水质B.提高防洪能力
C.改善航运D.便于人们寻找黄河奇石
3.“黄河奇石”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内力作用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D.沉积作用
2020-05-18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2 . 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下图阴影地区为“7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区7月盛行风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无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原因相同B.天气状况基本相同C.气候特征相同D.气流垂直运动不同
2.关于丙、丁两地盛行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丙地盛行风越过赤道,形成东南信风B.丁地盛行风可能影响我国西南地区
C.在丙地盛行风作用下,形成赤道逆流D.丁地盛行风强弱与夏威夷高压有关

3 . 读我国某区域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①②两地冬季气温高低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①高于②、①地受海洋影响明显B.①高于②、①地北部山脉对冷空气阻挡作用明显
C.②高于①、②地河湖众多,湿度大D.②高于①、②地北部山脉对冷空气阻挡作用明显
2.关于①②③三地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①省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B.②省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油料作物为油菜
C.③省煤炭资源丰富,大数据产业兴起D.②省地形复杂多样,水能风能资源丰富
2022-02-23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问题。

(1)下列现象中,具有图中②环节作用的是____(选择填空)
A.塔里木河河水蒸发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C.影响我国的冬季风D.高山冰川融化
(2)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当前人类最容易施加影响的主要是____(填字母)
(3)按水循环原理,可使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以明显改变的措施是____(选择填空)
A.拦蓄和利用雨水B.跨流域调水C.修建水库D.铺设防渗膜
(4)图中①②③④环节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循环
(5)请同学为北京市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列举至少两项的可行措施____
2021-02-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盖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夜间经济”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名词,指发生在18:00到次日清晨6:00,以当地居民、工作人群及游客为消费主体,以购物、餐饮、旅游、娱乐、文化、影视、健身、休闲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目前,我国“夜间经济”在空间上具有围绕城市商务中心、自然或文化遗产、城市中心“边缘地带”分布的规律。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70年代英国城市中心区的夜晚“空巢”现象出现于(     
A.郊区城市化阶段B.再城市化阶段C.大城市化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2.受气候影响,我国传统的购物、餐饮等夜间消费活动比较旺盛的季节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目前我国倡导发展“夜间经济”,有助于(     
①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②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
③提高设施利用率,缓解交通压力④增加中心区人口数量,阻止流向郊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07-20更新 | 277次组卷 | 38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文)试题

6 . 人口的不断迁移流动带来文化的不断沟通、交流。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文化影响和作用与迁移规模大小、素质高低有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聚集五湖四海的人口,促进了地域文化与民族大团结,其饮食文化也受到影响。近年来,我国新招兵的学历逐步提高到本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迁移与迁入地的文化影响之间的关系(     
A.迁入人口越多,影响越大B.迁入人口少,则无影响
C.对男性影响大D.对知识分子影响小
2.到新疆建设兵团参军的各地军人的饮食特点(     
①独特性变大   ②不同地域的饮食逐步同化
③相互接纳   ④饮食文化变得无差别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01-01更新 | 573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3-14高一上·甘肃兰州·期末

7 . 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2.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A.地下水补给湖水B.跨流域调水
C.水库D.海陆间大循环
2020-10-10更新 | 470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石桥市二中高二4月考地理试卷
8 . 读某区域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AB.BC.CD.D
2.从图示和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与近地面比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
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
C.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
D.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9 . 长安河发源于秦岭南麓,该河中有一处河心洲,河心洲的附近有被当地人称为“犀牛背”的巨大岩石群。河心洲对岸地势较高的老城村经常遭遇洪水而河心洲却从未被淹。下图为河心洲与老城村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心洲堆积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老城村经常遭遇洪水而河心洲却从未被淹的主要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影响B.排水系统差异
C.地面硬化率不同D.“犀牛背”的分水作用
2020-07-20更新 | 387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读“南美洲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景观对应的自然带是左图中_______(填数字)。推断方法是从该地所处_________(位置),得知该地受_____________ 气压带控制,处于_________ 风带背风坡,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所代表自然带的分布比其它大洲更为狭长,一方面沿岸_____________(洋流)流经,起到______________作用;另一方面,受 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影响,分布被约束在沿海地区。
(3)自然带①→②→③的分布以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为基础,体现出_________________规律。
(4)该地沿海地区渔业资源丰富有世界著名的渔场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