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集中分布在南极海域。海冰、盐度、水温及环流方式等都会影响磷虾的分布,其中洋流及海水的垂直交换为南极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及渔场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

南极磷虾因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世界各国专门派出船只赴南极海域竞相捕捞。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列。下左图为南极磷虾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南极生物链示意图。

(1)从海水运动角度分析大西洋海域南极磷虾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3)分析我国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2022-01-18更新 | 1462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2018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但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就是具体表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冬雪对越冬作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     
A.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作用
B.冬雪覆盖地面时可以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
C.冬季部分积雪融化,缓解了一年中主要的旱情
D.覆盖的冬雪融化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雪后寒”的成因(     
①积雪融化放热;②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③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
④新雪对大气辐射的反射率大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3 . 开都河是新疆著名的一条内流河,该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河段呈现出“九曲十八弯"的优美形态,两岸人口相对稠密。在每年特定时间太阳较低时,可在波光粼粼的河曲水面上倒映出九个太阳的自然奇观。下图为开都河"九曲十八弯"位置示意和九个太阳的自然奇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形成“九曲十八弯”河道形态的原因(     
①流经草原地形平坦②流水的下蚀作用③流水的侧蚀作用④冰川的堆积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2.游客在甲地拍摄图示照片的时间最可能是(     
A.10-4月日出B.5―9月日出C.5―9月日落D.10―4月日落
3.该河段河道弯曲但没有实施裁弯取直工程的原因主要有(     
①洪水危害小,航运价值低②维护河流的生态调节能力③保留自然奇观,发展旅游④自然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2022-10-28更新 | 110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4 .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计划从山东烟台至辽宁大连,以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或桥梁隧道结合的方式建设直达快捷通道,对联通的山东半岛与辽中南两大区际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中(a)(b)分别表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前、后区际城市群的物流联系通道。完成下面小题。

1.渤海通道建设后对两大区际城市群之间的物流联系产生的影响,错误的是(     
A.“单通道双向流”向“双通道双向流”演变
B.济南对辽中南城市群物流联系通道选择增多
C.陆上门户城市的流通作用增强
D.通道门户城市的辐射范围扩大
2.渤海通道建设对两大区际城市群发展的意义(     
①促进了两大区际城市群协同发展②带动了两大区际城市群相关产业
③导致了该地区经济重心向西移动④提升了该地区国防军事安全需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1-19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下图示意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情况。据此完成问题。



1.该地可能是(     
A.撒哈拉沙漠B.刚果盆地C.北美五大湖区D.巴西高原
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③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④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2-16更新 | 32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挥沿黄地区大中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是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托西安、宝鸡、天水等城市国家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构建西北产业集聚带,该经济区战略区位重要。

材料二:图为黄河流域主要城市分布和辐射范围图。

   

(1)指出影响沿黄地区城市辐射范围的主要因素。
(2)简述“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区位优势。
(3)从区域联系和协作角度,为黄河流域经济和生态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7 . “一颗印”为中国民间的一种建筑形式,流行于安徽、云南等地。它由正房、耳房(正房两侧的小房子)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狭窄天井,俗称“一颗印”。“一颗印”建筑外墙多采用厚厚的夯土结构,高墙小窗或无窗,中间有小天井,布局紧凑,空间小巧。下图为典型的“一颗印”民居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一颗印”民居说法错误的是(     
A.建筑外墙厚厚的夯土结构可以保暖隔热
B.耳房向内坡面面积大,主要作用收集雨水
C.布局紧凑,反映出当地用地紧张
D.高墙小窗或无窗,利于防风和防火防盗
2.与安徽山区等地相比,云南的“一颗印”民居往往天井更小,主要是(     
A.纬度更低,太阳高度更大B.雨水较多,有利于防涝渍
C.夏季高温,有利通风散热D.地势崎岖,建筑用地有限
3.昆明市区的“一颗印”古建筑近年来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质灾害频发B.城市化的发展
C.古建筑自身破旧D.居住习惯改变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超大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空间组织形态,具有强烈的虹吸效应和辐射引领作用。其中“虹吸效应”是指区域中心城市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将弱势地区城市的人口、资源等吸纳到自己的圈子当中。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功能最全、集聚辐射力最强与综合价值最高的区域,主要核心城市有上海、武汉、重庆等。推动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协调,是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从劳动力资源角度,简析虹吸效应对中小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2)在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背景下,上海对长三角城市群甚至长江流域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请说出具体表现。
(3)简述推进长江经济带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2024-02-28更新 | 743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9 . 北京市附近的小海坨山海拔2199米,属于半湿润的温带气候区,对应的土壤类型为褐土。下图示意自然环境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森林植被的主要特点(     
A.有茎花、板根的现象B.主要为桦树、棕榈树
C.树冠浑圆、四季常青D.叶片呈纸质、宽而薄
2.关于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在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中发挥作用
B.苔藓繁殖增强岩石内部的风化,促进土壤形成
C.生物的类型和更新周期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D.动物活动可改变土壤孔隙度,增强土壤透气性
2024-02-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10 . 尘卷风是指由于地面局部强烈增温,在近地面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小旋风,它可以把尘土和一些轻小物体卷扬到空中,形成一个尘柱(左图)。这些进入大气中的沙尘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气溶胶带来的“阳伞效应”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右图为我国某地一天中尘卷风强度(%)与地表温度(℃)、太阳辐射强度(10W/m²)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现象可能发生在(     
A.青藏高原10月B.四川盆地7月
C.东北平原10月D.塔里木盆地7月
2.气溶胶形成“阳伞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减弱B.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
C.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减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